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咸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信息系统
  • 5篇土地利用
  • 4篇遥感
  • 3篇沙漠化
  • 3篇城市
  • 2篇地理信息
  • 2篇地理信息系统
  • 2篇信息化
  • 2篇植被
  • 2篇生态脆弱性
  • 2篇生态脆弱性评...
  • 2篇水稳性
  • 2篇水稳性团聚体
  • 2篇土壤
  • 2篇团聚体
  • 2篇环境问题
  • 2篇环境问题分析
  • 2篇共和盆地
  • 1篇大学生
  • 1篇地籍

机构

  • 30篇咸阳师范学院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3篇国土资源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咸阳师范专科...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1篇李晓华
  • 13篇封建民
  • 3篇王彦丽
  • 3篇郭玲霞
  • 3篇南小康
  • 3篇庞小笑
  • 2篇苏英
  • 2篇马驰
  • 2篇赵敏宁
  • 2篇桑广书
  • 2篇董莉丽
  • 1篇陈益娥
  • 1篇张军利
  • 1篇杨波
  • 1篇包富华
  • 1篇莫兴国
  • 1篇莫淑红
  • 1篇许晓婷
  • 1篇孟艳

传媒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5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经济论坛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理教育
  • 1篇咸阳师范专科...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测绘技术装备
  • 1篇河南商业高等...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新丝路(下旬...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景观格局的榆阳区生态脆弱性评价被引量:16
2016年
为了定量评价榆阳区生态脆弱性的空间差异,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选取景观分维数、破碎度、连通性和优势度4个景观格局指数,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地形指数、景观与荒地的邻接度,从生态系统压力度、敏感性和恢复力3个方面出发构建生态系统脆弱度评价模型,对榆阳区主要的生态系统及各乡镇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综合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各生态系统中,水体的生态脆弱性最高,为0.319 3,草地和林地次之,分别为0.095 9,0.068 4,耕地最低,为0.047 4;24个乡镇中,小纪汗乡、榆阳镇、鱼河镇和鱼河峁镇最高,分别为0.056 6,0.058 8,0.057 5,0.059 9,岔河则乡最低,为0.019 8;空间上,生态脆弱性由中部向东、西两个方向逐渐减弱;从区域上来看,生态脆弱性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过渡区>风沙草滩区;景观分布格局,地形,矿区、居民点等人为干扰是影响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
封建民郭玲霞李晓华
关键词:生态脆弱性
浅谈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所需图件的技术要求
2005年
结合咸阳市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实践,阐述了土地勘测定界图件的技术依据与勘测内容,重点论述了测量与成图方法,科学地提出了搞好土地勘测定界及制图工作的一些建议,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谈了一些切身体会。
南小康李晓华
关键词: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土地登记
“数字咸阳建”设对城市现代化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李晓华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全球信息化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综合实力现跨越式发展
近30年来西安市城市用地扩展时空变化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前,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引起城市用地扩展时空演变加速,由此而引起的大规模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格外引人关注。以1977、1988、1998和2008年MSS/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在对西安市城市用地信息提取的基础上,应用GIS空间叠加技术,选择扩展强度指数、紧凑度、分形维数、重心转移指数等景观结构和变化指标,系统地分析了西安市城市用地扩展模式与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977—2008年间西安市城市扩展总面积达312.85km2,年平均扩展速度达9.92km2,平均扩展强度指数为1.14,呈快速增长态势;城市用地扩展总体格局表现为非紧凑、不稳定性增强、近同心圆扩展与方向分异十分明显的特征,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展城市效率有降低的趋势。
封建民赵敏宁李晓华
关键词:城市用地扩展
近40年来五陵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1964年、1988年、2005年和2010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对五陵原地区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并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利用程度变化和土地类型的转移角度,对近40a来五陵原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五陵原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研究时段内水体和荒地的面积正在逐渐减少,但其减少的速度较为缓慢;耕地由于受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面积大幅度减少;而果园、城乡建设用地、道路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果园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加的速度最快;林地是近40a来该区最为稳定的土地利用类型,其面积基本不变。从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矩阵来看,五陵原地区各种土地类型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转换,例如耕地主要的转出方向为果园和城乡建设用地,转入部分主要来自果园;耕地、果园和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最为频繁;建设用地大量增加,主要通过侵占耕地实现。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土地利用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
庞小笑封建民李晓华桑广书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土地利用
数字咸阳的发展建设研究
2005年
数字化建设是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热点,在我国尤其在西部地区受综合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一项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文章阐述了建设“数字咸阳”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数字咸阳”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及对策。
李晓华
关键词:数字城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系统
退耕还林背景下黄土高原蒸散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归因被引量:1
2023年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几十年黄土高原地表环境和水碳通量发生显著变化,对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系统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基于植被界面过程(VIP)遥感蒸散发模型,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蒸散量(ET)时空变化格局进行模拟研究,揭示了近20年黄土高原水碳通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黄土高原ET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倾向率为3.77 mm/a,其中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ET增长最为显著,而陕西关中平原东部、宁夏银川平原南部等农业区则呈显著下降趋势,倾向率为-5.68 mm/a;(2)气候变量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ET显著上升区的区域平均贡献分别为14.7%和78.6%(其中人类活动贡献为70.5%),而对ET显著下降区的区域平均贡献分别为-58.4%和-31.5%(其中人类活动贡献为-31.6%),表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分别主导了ET显著上升区和ET显著下降区的蒸散变化;(3)在气候变化主导区域,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为能量受限区和水分受限区ET增加的主导气象因子,而气溶胶浓度升高导致的日照时数和地表风速下降对作物碳同化和蒸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成为农业区ET下降的主导气象因子。
白萌莫淑红莫兴国邢东兴李晓华封建民郭玲霞许晓婷
关键词:黄土高原蒸散发偏最小二乘回归
基于RS的五陵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对五陵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在五陵原土地覆被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应用1964,1988,2005,2010年4期遥感影像,分析近40 a间五陵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园地、城乡建设用地、道路的范围在扩大,耕地、水体、未利用土地的范围在缩小,林地面积变化不大;耕地、园地与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最为频繁,大量耕地转变为园地和城乡建设用地。结合五陵原社会经济资料对其变化驱动因素加以分析,认为其主要驱动因素是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形式改变以及政府政策的导向。
庞小笑桑广书李晓华封建民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遥感驱动力
咸阳市城区土地定级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因素因子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科学地建立适合本区域的土地定级影响因素因子体系,对土地定级及评价、分等估价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切合实际地解决了咸阳市这一问题。
李晓华王彦丽
关键词:规划区地理信息系统
地热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分析
本文分析论述了地热水资源开发引起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主要类型:地震、地面沉降、地热资源衰竭、地热水有害成分污染、空气污染、热污染等,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马驰李晓华
关键词:环境保护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