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霞
- 作品数:50 被引量:40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咸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2000-2021年泾河流域植被NDVI变化及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了解近20多年来泾河流域植被时空变化情况,探析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为科学评估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建设成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1年NDVI、气温、降水、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对泾河流域NDVI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1)2000-2021年,泾河流域NDVI呈增加趋势,全区平均增速为0.059/10 a。(2)气温、降水与NDVI总体均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有利于植被改善,且降水变化对NDVI的影响大于气温的影响。(3)人口密度变化与NDVI变化趋势呈负相关,流域人口密度的减小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改善。(4)土地利用类型内部变化是NDVI变化的主要原因。NDVI显著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关中平原耕地NDVI的减小,而NDVI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草地、林地以及黄土丘陵区、黄土残塬区耕地NDVI的增加。[结论]研究时段内,气候变化对泾河流域植被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同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生态移民、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等政策的实施是植被覆盖上升的重要因素。
- 封建民郭玲霞刘宇峰文琦
- 关键词:NDVI气候变化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泾河流域
- 干旱区农户作物选择及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以甘肃省高台县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对甘肃省黑河流域中游下段的高台县60个村578户农业户进行参与式调查,采用决策树分类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索干旱区农户作物选择的影响机制,模拟不同水资源供应情景下的作物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影响作物选择的首要因素是作物所需的灌溉次数,其次是预期收入、预期成本以及灌区;2作物种植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水资源相对充足的灌区种植结构单一,以收益较高的制种玉米为主,山区及灌溉用水不足的灌区,以低耗水作物和套种模式为主;沿黑河干流向下游套种比例逐渐增多,高耗水作物逐渐减小;3情景模拟结果显示,若水资源供给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比例将会下降,中、低耗水的作物种植比例将会增加;大田种植减少,套种模式增加。
- 郭玲霞张勃封建民董莉丽
- 关键词:水资源决策树
- 张掖市生态足迹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本文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利用生态足迹理论,计算了张掖市1995-2004年的人均生态足迹,研究建立了人均生态足迹时间序列作为模型因变量,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变化的作用机理选择了7个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指标为自变量,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最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检验结果比较理想。结果表明:(1)张掖市人均生态足迹从1995年的1.449增加到2004年的2.321hm2,而生态承载力变化微弱,致使生态赤字日趋严重;(2)各因子与人均生态足迹相关性在置信水平α=0.01时均为显著,其中与二、三产业比重和人均GDP的相关性最大,分别达0.981和0.962,人均生态足迹是社会经济各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 张勃郭玲霞
- 关键词:生态足迹主成分分析
- 一种寒区山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信息采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寒区山地水文信息采集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底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机架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可转动的水平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接有齿轮,所述安装孔内壁一侧竖直开...
- 杨军军郭玲霞
- 文献传递
- 中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被引量:10
- 2023年
- 基于2001—2020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定量分析中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且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具有“东高西低”的特征。②中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协调水平呈现“中级协调—良好协调”的演进态势,各省区分布不平衡,耦合协调类型呈现“濒临失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的演变趋势。③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正的空间自相关,空间集聚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东部沿海地区表现为“高—高”类型集聚,西部地区表现为“低—低”类型集聚,“高—高”类型和“低—低”类型的分布范围均表现出明显的收缩态势。
- 郭玲霞刘宇峰封建民
-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
- 一种适用于防洪的水文遥感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防洪的水文遥感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水泥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侧壁安装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为弧...
- 白萌刘宇峰郭玲霞
- 张掖市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根据张掖市1949年以来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土地概查、土地详查分析和研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近55年来的耕地变化态势及总人口、城市化水平、粮食单产水平、工农业总产值、人均GDP、财政收入等影响耕地资源变化的主要动因进行了探讨。应用SPSS进行逐步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与张掖市耕地资源变化最密切的因子为总人口、城市化水平以及人均GDP。
- 郭玲霞张勃张华
- 关键词:耕地
- 陕北生态脆弱区农民环境感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分析陕北生态脆弱区农民环境感知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解决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退化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对榆林市靖边县288户农户进行参与式调查,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陕北生态脆弱区农民环境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结果]3个内生变量之间存在显著且重要的路径关系。感知对意识的路径系数为0.50(t=3.31),感知对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59(t=3.35),意识对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59(t=2.82)。[结论]农民对于区域环境变化的感知度较高,满意程度较低,农民的居住时间、受教育程度、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是影响其环境感知、意识和行为的主要因素。
- 郭玲霞封建民孙铂
- 关键词:农民环境感知生计资本
- 中国西北地区植被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32
- 2010年
- 利用GIMMS/NDVI数据分析了1982~2006年我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25 a来,中国西北地区年均植被NDVI增速为0.5%/10a,7月、8月和10月份增加趋势最显著。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青海的中东部等地区植被覆盖显著增加;青海的格尔木至玉树一线、陕西的南部地区、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吐鲁番、塔河、托里等地区植被退化。植被覆盖与气温、降水的年际关系都呈弱的正相关。但年内关系则都呈显著的线性关系,植被覆盖随月均温升高而增加,当月均温超过20℃时,植被NDVI呈下降趋势;月降水量在0~100mm之间,植被NDVI随降水呈线性增长,当月降水量超过100 mm之后,不再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 戴声佩张勃王海军郭玲霞王亚敏
- 关键词:植被NDVI气候变化
- 基于个案研究的农民用水者协会水资源管理绩效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农民用水户协会是农村参与式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实施载体。以行政村为研究尺度,构建水资源管理绩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黑河中游末段张掖市高台县西大村(山区)和胜利村(平原区)农民用水户协会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对比分析2000年与2010年水资源管理绩效变化。结果显示:用水者协会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普遍性,山区协会更加注重供水设施建设,平原地区则在水资源供给和日常灌溉管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郭玲霞
- 关键词:水资源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绩效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