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慧

作品数:45 被引量:254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2篇建筑科学
  • 3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23篇悬索
  • 23篇悬索桥
  • 22篇自锚
  • 22篇自锚式
  • 22篇自锚式悬索
  • 22篇自锚式悬索桥
  • 10篇有限元
  • 9篇桥梁
  • 8篇斜拉
  • 7篇斜拉桥
  • 6篇独塔
  • 5篇桥梁工程
  • 5篇大桥
  • 4篇徐变
  • 4篇有限元法
  • 4篇收缩徐变
  • 4篇线形
  • 4篇力特性
  • 4篇空间缆索
  • 4篇缆索

机构

  • 34篇东南大学
  • 26篇南京林业大学
  • 9篇北京建筑大学
  • 8篇中铁第四勘察...
  • 2篇南京市市政设...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长江公...
  • 1篇铁道第四勘察...

作者

  • 45篇李建慧
  • 28篇李爱群
  • 8篇端茂军
  • 6篇李喜平
  • 5篇袁辉辉
  • 5篇周广盼
  • 4篇王立彬
  • 3篇冯东明
  • 3篇黄新
  • 3篇贺星新
  • 3篇夏志远
  • 3篇李国芬
  • 3篇郭彤
  • 2篇杨光
  • 2篇缪长青
  • 2篇费庆国
  • 2篇魏洋
  • 2篇罗世东
  • 2篇李兆霞
  • 2篇王浩

传媒

  • 5篇东南大学学报...
  • 4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桥梁建设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建设科技
  • 2篇铁道科学与工...
  • 2篇林业工程学报
  • 1篇森林工程
  • 1篇公路
  • 1篇工业建筑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工程力学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江苏建筑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苏州市职业大...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鞍座的精细化模拟方法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准确考虑鞍座对自锚式悬索桥缆索体系的影响,提出鞍座的精细化模拟方法,并建立了全桥有限元模型,对精细化模型和解析程序的计算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鞍座模拟精细化程度对主缆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鞍座精细化模拟方法能准确反映缆索体系受力状况,体系转换计算时无需人为修正鞍座与切点位置,计算结果与解析程序吻合度高。鞍座对主缆线形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计算时不可直接用理论交点代替。
端茂军李建慧索小灿周广盼
关键词:自锚式悬索桥鞍座有限元分析
桥梁支座双向耗能钢阻尼器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设计了一种新型桥梁支座双向耗能钢阻尼器,该阻尼器利用折角钢曲梁的弯曲弹塑性变形进行耗能.提出了该阻尼器简化力学模型,基于钢材简化本构模型推导了其耗能核心参数的理论公式,并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其在单调加载及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钢阻尼器耗能段首先进入弹塑性,之后塑性变形集中于耗能段中部,受力合理,符合阻尼器设计意图;且理论公式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近,能有效地反应阻尼器的工作性能;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其滞回曲线饱满,初始刚度大,耗能能力强.
李爱群贺星新李建慧刘贝
关键词:桥梁滞回性能
“月牙形”独塔曲线斜拉桥成桥计算及结构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研究独塔单索面单侧拉吊曲线斜拉桥结构受力性能,以一种新型而特殊的"月牙形"独塔曲线斜拉人行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计算其合理成桥状态。针对主梁局部存在截面转角相对较大的问题,提出3种解决方案:合理布置水平斜撑的"被动"方案、设置拉压杆预应力的"主动"方案和联合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将主塔塔顶横向位移作为主要设计目标,按斜拉索对主塔的施力方向对斜拉索分组,辅以刚性支承连续梁法、影响矩阵法对该桥进行成桥索力计算较为快速和合理;通过合理布置桁架结构和引入预应力,可在满足规范要求、减轻结构整体重量的同时减小局部截面转角较大的问题,提高结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斜拉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李睿智王立彬李建慧
关键词:曲线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有限元法拉压杆斜撑
新型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关键施工及要点改进被引量:1
2019年
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施工因其工作量小、效率高、低成本和节能环保等优势,相关技术在将来有着较强的应用潜力。本研究分析了新型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预制加工、安装等关键施工过程,并通过案例应用来验证该新型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实践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助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李新龙王新楠李建慧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
广珠城际西江特大桥主桥空间受力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准确模拟预应力混凝土独塔斜拉连续刚构组合桥型的空间受力特性,以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为平台,采用相应的建模策略和二次开发技术,建立三维空间精细化基准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分析研究西江特大桥主桥独塔斜拉和连续刚构2种体系在组合结构中的受力性能及其作用.对比分析了其主梁考虑预应力和不考虑预应力2种情况下组合结构的自振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独塔斜拉刚构体系整体表现出刚构的受力特性,斜拉索作为安全储备可对结构的"刚度保持"起到重要作用;主梁预应力效应改变了组合结构的刚度体系,对组合结构的自振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李建慧李爱群罗世东刘振标
关键词:铁路桥组合结构空间受力分析
自锚式悬索桥静力随机分析与可靠度评估被引量:10
2012年
为了对复杂结构进行随机分析及可靠度评估,提出一种复合算法。使用拉丁超立方抽样选取样本点拟合神经网络,基于显式化的神经网络解析式,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利用一次二阶矩与重要抽样蒙特卡罗法进行可靠度评估,最后采用该算法对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进行了静力随机分析及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可靠度评估。计算结果表明:与大跨地锚式悬索桥静力受力行为不同,对于中等跨度自锚式悬索桥,主梁抗弯惯性矩是活载作用下主梁挠度最为敏感的因素;荷载的随机性是影响正常使用状态下结构可靠度的最敏感因素。
李建慧李爱群
关键词:桥梁工程自锚式悬索桥可靠度评估人工神经网络
南京江心洲大桥吊索张拉施工控制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的吊索张拉是最复杂的施工工序,也是区别于地锚式悬索桥的一个施工控制难点。结合实际工程对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了吊索张拉的施工计算。分析张拉过程中各吊索的受力状态、鞍座位移、塔顶变形等,确定了合理的吊索张拉方案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李照众王立彬李建慧
关键词: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施工控制
超宽混凝土主梁斜拉桥收缩徐变效应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为了研究收缩徐变参数对超宽混凝土主梁斜拉桥的影响,根据工程实际建立全桥空间梁格模型,基于AEMM-FEM法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结构收缩徐变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收缩徐变参数变化时超宽混凝土主梁负弯矩区的截面应力与弯矩变化沿横向分布不均,超宽主梁收缩徐变的空间效应显著.提高主梁混凝土加载龄期、抗压强度和环境相对湿度会引起跨中斜拉索应力松弛,同时加重梁端附近斜拉索的索力负担.由灰色关联度序列可知,主梁加载龄期是影响超宽主梁线形的最敏感因素.
黄新贾烊李建慧王涛
关键词:斜拉桥收缩徐变有限元法
独塔斜拉与连续刚构组合桥梁动力特性及参数影响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为分析国内首座独塔斜拉连续刚构组合结构体系铁路桥梁的动力特性,以Midas/Civil 2006为平台,介绍其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模策略;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对这种独特的组合体系进行动力特性分析,给出了前10阶频率和相应的振型;同时,分别计算了恒载集度和弹性模量2种主要结构参数变化对动力特性的影响,并对其规律作出了讨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斜拉刚构组合结构振动特性兼有斜拉桥和刚构桥的特点,受恒载集度和弹性模量等结构参数变化影响较大。
冯东明李爱群李建慧杨光
关键词:独塔斜拉连续刚构有限元模型动力特性
Spatial structural analysis of main saddle for single tower spatial cable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2009年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of the Jiangxinzhou Bridge in Nanjing, issues related to the spatial main saddle of the self-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are studied. The refinement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the general finite element program, and a reasonable load pattern is used in its spatial structural analysis, by which its path of force transference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are obtained. Matched with the spatial main cable, the tangency point correction method is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teral wall stress of the saddle groove is higher than the stress within the wall due to the role of lateral forces in the finished bridge state; the horizontal volume force of the main cable can generate a gradient distributed vertical extrusion pressure on the saddle clamping device and the main saddle body; the geometric nonlinear effect of the self- anchored suspension bridge cable system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be reflected in the spatial tangent point position of the main cable with the main saddle changes a lot from free cable to finished cable.
李建慧李爱群袁辉辉李喜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