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阳
-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果糖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 2001年
- 李宇阳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辅佐治疗果糖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胎儿期及新生儿期的非造血作用被引量:6
- 2006年
- 李宇阳孙晶刘正娟
- 关键词:造血作用新生儿期胎儿期特异性作用糖蛋白激素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24例小于胎龄儿(SGA)和28例适于胎龄儿(AGA)血中EPO浓度进行定量检测,末梢血涂片经瑞氏染色计数100个白细胞中含有的有核红细胞数(NRBC/100WBC),并根据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数计算出有核红细胞的绝对计数(NRBC)。同时检测动脉血pH、BE和HCO3^-等指标。生后3~5d进行头部CT检查,以确定神经系统病变情况。结果(1)体重、EPO、NRBC/100WBC、NRBC、pH、BE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RBC、HCO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经过相关性分析,SGA组的体重与EPO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470(P〈0.05);AGA组的体重与EPO无相关性,r值为0.128(P〉0.05)。(3)EPO分别和NRBC/100WBC、NRB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2(P〈0.05)和0.595(P〈0.05);EPO分别和BE、HC03呈负相关,r值分别是-0.434(P〈0.05)和-0.487(P〈0.05)。(4)在SGA组中高水平EPO的患儿预后较差。结论EPO是反映SGA慢性缺氧的理想指标,与预后密切相关。
- 李宇阳韩晓雷刘正娟吴红敏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有核红细胞宫内生长发育迟缓
- 促红细胞生成素、外周血有核红细胞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受限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测定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血中的EPO、有核红细胞、血气分析的变化,找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与EPO、有核红细胞、血气分析之间的关系,以期待为临床找到一种反映SGA慢性缺氧的理想指标。方法:采用ELISA法对24例SGA和28例AGA血中EPO浓度进行定量检测,末梢血涂片经瑞氏染色计数100个白细胞中含有的有核红细胞数(NRBC/100WBC),并根据血常规中的白细胞数计算出有核红细胞的绝对计数(NRBC)。同时检测动脉血pH、BE和HCO^3-等指标。生后3—5天进行头部CT检查,以确定神经系统病变情况。结果:①SGA组和AGA组的体重分别是(1463.83±273.73)g和(1925.8±309.91)g;EPO值分别是(109.4±51.36)mIU/ml和(13.99±6.54)mIU/ml。NRBC/100WBC数分别是(56.67±24.75)个和(8.57±4.28)个;NRBC数分别是(5.627±3.14)×10^9/L和(0.98±0.506)×10^9/L;RBC数分别是(4.486±0.446)×10^12/L和(4.61±0.333)×10^12/L;pH值分别是(7.297±0.1163)和(7.36±0.0525);BE值分别是(-4.616±5.048)mmol/L和(-1.82±2.047)mmol/L;HCO3^-值分别是(22.81±5.246)mmol/L和(24.725±2.38)mmol/L。其中体重、EPO、NRBC/100WBC、NRBC、pH、BE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RBC、HCO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经过相关性分析,SGA组的体重与EPO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470(P〈0.05);AGA组的体重与EPO无相关性,r值为0.128(P〉0.05)。③EPO分别和NRBC/100WBC、NRBC呈正相关,r值分别是0.642(P〈0.05)和0.595(P〈0.05);EPO分别和BE、HCO3呈负相关,r值分别是-0.434(P〈0.05)和-0.487(P〈0.05)。④SGA组根据预后两组颅内出血7名,包括死亡2名,缺氧缺血性脑病3名。头部CT正常的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率的比较,P〈0.05,差�
- 李宇阳吴红敏刘正娟
- 关键词:小于胎龄儿促红细胞生成素有核红细胞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和保护作用,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缺氧性心肌损伤的新生儿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EPO治疗。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并进行心电图(ECG)检查。观察患儿呼吸急促消失、精神状态好转和ECG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CK、CK-MB和肌钙蛋白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K、CK-MB和肌钙蛋白Ⅰ分别为(198.26±69.04)U/L、(26.9±9.56)U/L、(0.16±0.38)μg/L,均低于对照组[(242.30±103.41)U/L、(37.40±12.30)U/L、(0.54±0.1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和Ret%分别为(171.52±20.83)g/L和(3.55±0.65),均高于对照组[(155.43±21.42)g/L、(2.51±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CG异常率为19.05%,低于对照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急促消失、精神状态好转时间和ECG恢复时间分别为(1.28±0.14)、(2.56±0.21)、(5.32±0.40)d,均低于对照组[(2.86±0.32)、(4.05±0.41)、(7.38±0.7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对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症状或体征,减少症状改善时间,改善预后。
- 汤晶晶李宇阳李志飞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心肌损伤新生儿缺氧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脑损伤神经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早产儿脑损伤保护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发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脑损伤的早产儿(男25例,女17例)随机分为EPO治疗组(22例)和常规治疗组(20例),治疗组于生后3—5d予以EPO治疗4周。所有患儿于纠正胎龄40周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测(NBNA),随诊至6个月,定期行头颅影响学检查、脑电图检查,3、6个月时分别进行发育商(DQ)测定。结果治疗组患儿NBNA评分及DQ评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PO能促进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对脑损伤的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有促进作用,可改善预后。
- 李宇阳李玖军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脑损伤早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