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青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普林斯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普氏野马
  • 2篇放归
  • 1篇行为节律
  • 1篇性别差异
  • 1篇野化
  • 1篇有蹄类
  • 1篇散养
  • 1篇散养条件
  • 1篇水源
  • 1篇年龄
  • 1篇年龄组
  • 1篇啮齿
  • 1篇啮齿动物
  • 1篇自然保护
  • 1篇自然保护区
  • 1篇为害
  • 1篇林地
  • 1篇卡拉麦里山
  • 1篇华南虎
  • 1篇防控措施

机构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新疆师范大学
  • 2篇普林斯顿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阿勒泰地区林...

作者

  • 4篇曹青
  • 4篇胡德夫
  • 2篇张永军
  • 1篇初红军
  • 1篇姚圣忠
  • 1篇季荣
  • 1篇张峰
  • 1篇周娜
  • 1篇陆军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河北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沽源县林地啮齿动物种类及为害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沽源县是京津周围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点区域,近年来,随着造林绿化成果的不断扩大,啮齿动物的为害也日益突出。该项研究选择沽源县有代表性的林地开展了林地啮齿动物种类组成及为害现状的研究。查清了沽源县林地啮齿动物种类,共获得啮齿动物8种,分属5科8属,均为古北界物种。调查表明啮齿动物主要对新造林和未成林造林地构成为害,成林和天然林无为害;提出了林地啮齿动物的防控措施。
姚圣忠胡德夫曹青周娜宋淑霞翟金玲崔建军
关键词:啮齿动物为害防控措施
散养条件下华南虎不同年龄组行为节律的比较被引量:7
2009年
从2005年3月到2006年2月,应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目标动物取样法对福建省上杭县梅花山华南虎繁殖与野化研究中心3个年龄组的9只散养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进行了400余小时的行为观察,对行为发生的时间分配、日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体、亚成体和幼体的行为节律差异显著。时间分配上,3组别间运动行为、休息行为和摄食行为相关性不强,而社会行为、玩耍行为和其它行为差异显著。日行为节律上,运动行为的发生总是伴随着社会行为和摄食行为,尤其是成年虎,但成年虎的运动行为中刻板行为占了很大比例;年龄等级序列在日节律中表现为年轻个体的社会行为受压抑;摄食行为的发生明显受人为控制;幼体玩耍行为的发生与摄食行为和其它组社会行为的发生趋势一致。曲线特征上,成体组曲线整体平滑,而亚成体和幼体曲线则变化较为剧烈。研究认为散养条件使虎个体还原了部分关键的野生虎行为,但人为干扰与空间不足仍对野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曹青胡德夫陆军黄兆峰傅文源
关键词:野化散养行为节律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水源现状及水质分析——以普氏野马放归区为例被引量:5
2014年
水是干旱区野生动物所依存的重要生态因子,野生动物的生存与可利用水源和水质息息相关。为科学评价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KNR)放归普氏野马活动区域水源的水质,对KNR野马野放区现存的3种水源:自然水源(NW)、改造水源(RW)和遗弃水源(AW)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取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和离子色谱(IC)分析水质。结果显示:F-、SO2-4和水中Na元素超标率较为严重,分别为60%、24%和28%。永久性自然水源中,Na元素和SO2-4浓度较高,超标率为100%。临时性自然水源中的多数离子/元素浓度低于永久性自然水源,但F-超标率达80%,显著高于其他水源。除Mg和Fe元素外,改造水源大多数离子/元素浓度与永久性自然水源相近。与遗弃水源相比较,除F-外,改造水源其他离子浓度均降低。总体上,离子浓度的趋势为遗弃水源>自然水源≈改造水源。本研究表明,3种水源中,临时性水源水质F-含量过高,在今后的改造中,应该注意除氟工作。改造水源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改善,为野生动物利用的重要水源。因此,改造水源是有利于野生动物的,但应该由传统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减少遗弃水源的形成。
张永军张峰曹青胡德夫初红军
放归普氏野马粪便含水量及颗粒大小的季节变化及性别差异被引量:1
2014年
粪便含水量(WC)和平均颗粒大小(MPS)反映了有蹄类动物体内水份平衡状况及咀嚼效率和消化率,是有蹄类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对策的重要体现。放归普氏野马如何适应干旱环境,是重引入项目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采集到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内春、夏、秋季共65份放归野马新鲜粪样,测定粪便含水量和粪便颗粒大小(湿筛法),并比较了这2个指标的季节和性别差异。结果表明:总体上,野马MPS在春季(3.98±0.08mm)显著高于夏季(3.65±0.05mm);春季头马MPS显著高于雌马(t=2.784,P=0.015),但夏、秋季两者无明显差异。春(73.17±1.05%)、夏(70.56±0.99%)、秋(68.12±0.79%)三季野马粪便WC依次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头马的WC在春、夏、秋三季均高于雌马,在春季达极显著差异水平。研究表明:放归野马粪便MPS和WC的季节和性别差异,与环境中可用食物和水源优劣度及不同性别在家族群中承担的角色有关。
张永军胡德夫季荣曹青初红军
关键词:普氏野马放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