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玻璃体
  • 2篇眼内
  • 2篇视网膜
  • 2篇手术
  • 2篇网膜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眼内容炎
  • 1篇眼内注射
  • 1篇眼球壁
  • 1篇眼球病变
  • 1篇眼外科
  • 1篇眼外科手术
  • 1篇摘除
  • 1篇视网膜脱离
  • 1篇视网膜脱落
  • 1篇手术治疗
  • 1篇内注射
  • 1篇切除
  • 1篇切割器

机构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戴为英
  • 5篇王文吉
  • 4篇陈钦元
  • 1篇倪逴
  • 1篇邱孝芝
  • 1篇汪素萍
  • 1篇胡土荣
  • 1篇王少华
  • 1篇陈荣家

传媒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眼科学报
  • 1篇实用眼科杂志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感染性眼内容炎被引量:13
1992年
感染性眼内容炎是严重的内眼疾病,虽采用大量抗生素治疗,仍常以失明乃至眼球丧失而告终。自开创玻璃体切割治疗眼内容炎以来,大大提高了眼内容炎的疗效,使75—85%的眼球得以保留,半数病例可望恢复有用视力。本文拟通过23例感染性眼内容炎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该病的效果。
陈钦元王文吉戴为英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眼内容炎感染性
显微手术治疗眼球壁及其附近病变
1990年
本文报道三例4只视网膜下猪囊尾蚴,1例视网膜下性质不明的囊肿,11例眼底周边部近球壁的非磁性异物及1例视乳头上方嵌入球壁异物,采用间接眼底镜定位后,在手术显微境下逐层切开球壁,取除病变,除1例外均获成功。摘除视网膜下猪囊尾蚴,显微镜下被切开的球壁组织依次为白色的巩膜、黑色无结构的脉络膜上腔色素层、淡棕色布有白色血管纹的脉络膜。切开脉络膜后即见半透明乳白色的囊虫突出于切口中,逐步自动挤出切口外。如为死虫,则要用显微镊、剪,将囊虫与周围脉络膜、视网膜完全分离后再取出。摘除近球壁的非磁性异物有二种情况,异物周围无炎症反应的,切开球壁组织与液化玻璃体流出的同时,异物也被带到切口处,只需将其夹出。异物引起炎症反应的,切开球壁流出液体后,见到白色或黄白色的粘脓样玻璃体,局部脉络膜颜色变深,失去弹性,在最稠厚的脓液或机化物中可找到异物。异物取出后,切口四周冷凝,局部作外加压或加环扎、或玻璃体内注氧。术后无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并保持较好的视力,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王文吉陈钦元戴为英
关键词:眼外科手术显微外科手术眼球病变
家兔眼内注射硅油的实验研究
1993年
报导34只家兔(59眼)眼内注射国产甲基硅油的实验研究。经临床、光电镜、角膜内皮镜及ERG等观察,早期对玻璃体及视网膜功能无影响,有较久顶压网膜裂孔等优点。结果表明国产硅油可应用于临床。文章对硅油理化性质和对眼组织引起的改变进行讨论。后期它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建议注油后半年最好取出硅油。
胡土荣王文吉陈钦元戴为英李朝鲜陈荣家倪逴邱孝芝汪素萍
关键词:甲基硅油注射视网膜脱落硅油
玻璃体内猪囊尾蚴
1989年
本文报道用玻璃体切割器摘除4例玻璃体内猪囊尾蚴。本方法是摘除玻璃体内囊虫的最好方法,具有有效、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囊虫一般都是就地就擒,但过小的囊虫在灌注水流冲击下,会在眼内飘流而难以捕捉。应在手术时暂停灌注。切破囊虫不致引起严重眼内反应,因囊虫逸出的物质及时被吸除眼外。
王文吉戴为英
关键词:玻璃体猪囊尾蚴切割器摘除
国产全氟三丁胺的动物实验与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6年
目的:观察国产全氟三丁胺液对眼的毒性作用,以及在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顶压治疗作用。方法;20只免眼分为前房组和玻璃体组,注入全氟三丁胺液观察其毒性作用,并对50例(50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了眼内顶压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视网膜复位率出院时为86%,2个月后降为72%,其中43只术眼的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全氟三丁胺对视网膜有毒性损害,在视网膜复位手术中只能作为压平视网膜的一种液体工具。
陈钦元王文吉王少华戴为英吴祎玮沈祥妹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