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作品数:20 被引量:10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开滦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术前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静脉全麻隐睾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术前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静脉全麻隐睾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隐睾固定术患儿40例,年龄5~7岁,体重18~26 kg,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儿在术前60 min静脉单次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为10 min;对照组患儿在术前60 min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给药30 min后对二组患儿与父母分离表现进行父母分离焦虑量表(PSAS)评分;入室时对患儿进行镇静情绪评分(Ramsay)。麻醉诱导时,二组患儿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芬太尼4μg/kg,所有患儿均在睫毛反射消失后给予顺本阿曲库铵0.1 mg/kg后4~6 min完成气管插管,然后麻醉机机械控制通气,潮气量控制在8~10 ml/kg,呼吸频率控制在16~20次/min,吸入氧流量2 L/min,吸呼比1∶2,调整呼吸参数维持PETCO2于30~35 mmHg。麻醉维持采用静脉微量泵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min)和丙泊酚5 mg/(kg·h)。在手术结束时停止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手术结束后患儿由麻醉医生送至麻醉恢复室(PACU),苏醒期进行儿科麻醉谵妄量表(PAEDS)评分。结果患儿PSAS评分情况,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儿麻醉期间,未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二组患儿麻醉苏醒期,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并发症共6例,其中观察组1例,对照组5例;40例患儿中8例出现麻醉苏醒期谵妄(占20%),其中观察组1例,对照组7例,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的用量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入手术室前60 min,对患儿进行单次静脉缓慢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注射时间10 min,对减轻小儿术前焦虑无明显作用,但可以有效降低苏醒期谵妄发生机会及严重程度,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彭晓静 刘海 张树波 张辉 王太 郭平选 闫镝 李金秋 孟伟 张建新 张永生 鄂慧良关键词:静脉麻醉 术前焦虑 内毒素吸附剂SPV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内毒素吸附剂SPV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0.5 mg多黏菌素B、5 mg维生素B6、0.3 g蒙脱石散溶于生理盐水中制成5 ml溶液,即SPV低剂量;中、高剂量药物成分为低剂量的2、3倍。取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SPV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通过股动脉插管放血术复制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建模前30 min SPV各剂量组大鼠ig相应剂量的SPV。复苏后1、4、8、16 h,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SPV高剂量组大鼠肠黏膜细胞特征和损伤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黏膜细胞出现坏死的病理现象,血清中NO、DAO、内毒素和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SPV中、高剂量组大鼠复苏后1、4、8、16 h肠黏膜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血清中NO、DAO、内毒素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毒素吸附剂SPV能够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大鼠血清中NO、DAO、内毒素及TNF-α水平,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引起的肠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刘海 赵剑秋 彭晓静 郭平选 王太 张建新 张辉 席文娟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 内毒素 二胺氧化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94例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麻醉药物为依托咪酯,对照组使用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3 d认知功能、脑部氧代谢及血清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术后3 d,观察组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人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指标低于对照组,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1指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患者中使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降低脑氧代谢,对患者大脑发挥保护作用。 蔡立松 王蕊 郭平选 韩庆波 席文娟 王太 张辉 刘冰冰关键词:麻醉药物 神经功能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扁桃体手术围术期麻醉术后躁动临床评价 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围术期麻醉预防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拟行扁桃体手术的患儿129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A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B组)、对照组(C组),各43例。3组患儿均予全身静脉麻醉,A组、B组患儿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2,0.4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C组患儿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然后进行手术。结果B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肌力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C组(P<0.05);A组、B组患儿躁动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可明显减轻患儿的躁动程度,改善术后认知功能,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小剂量应用即可起效,不影响麻醉苏醒时间;大剂量应用时躁动抑制效果并未明显增强,反而会延长麻醉苏醒时间。 张辉 彭晓静 鄂慧良 李金秋 蔡立松 郭平选关键词:小儿 扁桃体手术 围术期 麻醉效果 术后躁动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术前焦虑和苏醒期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在儿科手术过程中,麻醉效果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儿科麻醉与成人麻醉在心理、生理和药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如术前焦虑就是儿科手术麻醉中较常见的问题,包括术前与父母分离困难、麻醉面罩佩戴欠配合等,严重的术前焦虑可导致术后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苏醒期谵妄(ED)是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0%~30%,给患儿带来痛苦,甚至危及其生命。 彭晓静 刘海 张辉 王太 郭平选 刘冰冰 赵剑秋 张建新 韩庆波关键词:麻醉苏醒期 术前焦虑 谵妄 小儿 儿科麻醉 儿科手术 单次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在妇儿全身麻醉的临床研究 彭晓静 高建超 岳海龙 曹立瀛 郭平选 王太 刘海 蔡立松 张辉 张建新 赵剑秋 刘宝军 该研究得出结论:小儿隐睾手术前60min予单次剂量为0.5μg/kg右美托咪定对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可以明显减轻术后谵妄表现,以0.5μg/kg为基本用量单剂量注射对小儿是安全的。妇科手术麻醉诱导前单次缓慢(10min...关键词:关键词:全身麻醉 单次静脉注射 内毒素亲和吸附剂对失血性休克大鼠NO、SOD及MD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内毒素亲和吸附剂(SPV)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和药物组各25只。模型组和药物组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药物组造模前采用SPV进行灌胃。复苏后1、4、8、16 h,对所有大鼠的血清NO、SOD、MDA、内毒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复苏后1、4、8、16 h,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大鼠血清NO水平较低,血清SOD水平较高,血清MDA、内毒素、TNF-α水平较低(均P<0.05);结论 SPV能够明显降低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NO、MDA、内毒素及TNF-α水平,提高SOD活性,对失血性休克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有保护作用。 刘海 赵剑秋 彭晓静 刘洋 王太 席文娟 张建新 张辉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丙二醛 七氟烷麻醉下瑞芬太尼后处理对肝癌切除术患者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七氟烷麻醉下行肝癌切除术患者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处理后对细胞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肝癌切除术男性患者40例,年龄45~65岁,体重指数20~26 kg/m2,ASAⅠ~Ⅱ,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与瑞芬太尼后处理组( B组),每组20例。常规监测心电图、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中吸入七氟烷2%~4%,维持BIS在40~60。患者均用Pringel法阻断入肝血流。A组实施常规肝门阻断与开放;B组开放前先给予瑞芬太尼2μg · kg-1· min-1持续输注5 min、间断5 min、反复3次药物后处理,之后再行完全开放。并且及时记录术中晶体量、胶体量、肝门阻断的时间和手术时间;在肝门阻断前、肝脏恢复血流灌注后1 h各切取楔型肝组织1块检测ICAM-1表达;术前、术后第1、3、5天肝功能检测。结果 ICAM-1在B组的表达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检测指标与术前相比均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B组术后第5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瑞芬太尼后处理可减轻肝癌切除术患者ICAM-1的表达,对于肝癌手术患者术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脏器保护作用。 张辉 李超关键词:ICAM-1 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芬太尼 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中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对比 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对中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在45~60岁的中年患者60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600例,随机分为D、E、F三组,每组200例,A组和D组患者全麻以单纯静脉丙泊酚维持,B组和E组患者以单纯静脉依托咪酯维持,C组和F组以丙泊酚+七氟醚静吸复合维持,所有入选对象均于手术前1 d,术后1、3、7 d、1个月、1年做MMSE测试,记录分值。结果六组患者术前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术后3 d,B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A组、C组(P<0.05),E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D组、F组(P<0.05);术后7 d,A组、B组、D组、E组患者的MMSE评分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依托咪酯相比较,丙泊酚以及丙泊酚+七氟醚静脉麻醉均会增加中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障碍,对远期认知功能障碍无明显影响,依托咪酯对中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 蔡立松 王蕊 郭平选 韩庆波 席文娟 王太 张辉 刘冰冰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中老年患者 麻醉药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对扁桃体摘除术患儿镇静效果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滴鼻对扁桃体摘除术患儿镇静效果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扁桃体摘除术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D1组(2μg·kg^(-1) Dex滴鼻)、D2组(1μg·kg^(-1) Dex滴鼻)和C组(生理盐水滴鼻)各30例。采取斜卧位,在父母协助下两侧鼻孔分别使用不带针注射器,D1、D2组患儿分别滴入0.3 mL的2μg·kg^(-1)、1μg·kg^(-1)的Dex,C组患儿两侧鼻孔滴入0.3 mL生理盐水,鼻腔给药30 min后与父母分离进入手术室,进行全麻扁桃体摘除术。入室时依据改良耶鲁术前焦虑评分标准(mYPAS)评估焦虑情况;在滴药后10、20、30 min依据镇静评分标准(Ramsay评分)评估镇静效果;记录滴药前(T_0)、气管插管后(T_1)、拔管时(T_2)、拔管后(T_3)呼吸(HR)、血氧饱和度(SpO_2);插管前(t_0)、拔管即刻(t_1)、术毕12 h(t_2)采集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滴药后30 min,D1、D2组患儿mYPAS评分低于C组,D1组患儿mYPAS评分低于D2组(P<0.05);滴药后10、20、30 min,D1组、D2患儿Ramsay评分高于C组患儿,D1组患儿各时间点Ramsay评分高于D2组患儿(P<0.05)。T_1、T_2、T_3时D1、D2组患儿HR低于C组患儿(P<0.05),D1、D2组患儿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D1、D2组患儿IL-6、TNF-α低于C组患儿(P<0.05),D1组患儿IL-6、TNF-α低于D2组患儿(P<0.05)。结论 Dex术前滴鼻能够提高扁桃体摘除术患儿镇静水平,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围术期炎性因子的释放,提高患儿围术期安全性,且2μg·kg^(-1)剂量较1μg·kg^(-1)剂量镇静及抗炎效果更好。 张辉 彭晓静 李金秋 鄂慧良 蔡立松 郭平选关键词: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