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红玉

作品数:50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0篇胰腺
  • 33篇胰腺癌
  • 33篇腺癌
  • 27篇肿瘤
  • 26篇细胞
  • 25篇胰腺肿瘤
  • 25篇腺肿瘤
  • 15篇癌细胞
  • 14篇胰腺癌细胞
  • 14篇腺癌细胞
  • 13篇蛋白
  • 11篇基因
  • 9篇信号
  • 8篇胰腺癌细胞株
  • 8篇通路
  • 8篇细胞株
  • 8篇癌细胞株
  • 6篇信号通路
  • 5篇蛋白质
  • 5篇免疫

机构

  • 50篇第二军医大学
  • 5篇赣榆县人民医...
  • 3篇赣榆区人民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50篇吴红玉
  • 38篇李兆申
  • 33篇金晶
  • 28篇龚燕芳
  • 25篇高军
  • 25篇满晓华
  • 10篇屠振兴
  • 9篇孙运良
  • 8篇许国铭
  • 7篇郭杰芳
  • 7篇杜奕奇
  • 7篇金震东
  • 6篇李淑德
  • 5篇许爱芳
  • 4篇徐灿
  • 4篇刘岩
  • 3篇张玉琦
  • 3篇刘军楼
  • 3篇徐岷
  • 3篇高道键

传媒

  • 18篇中华胰腺病杂...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胰腺病学
  • 3篇胃肠病学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重庆医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胰腺癌编码SUFU蛋白的新剪接体
2013年
目的分析人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Hedgehog信号通路主要成员SUFU蛋白的剪接体。方法用反转录和3’cDNA末端快速扩增(3’RACE)法扩增suppresseroffused(SUFU)片段,测序发现一个新的外显子,应用RT—PCR方法扩增全长含新外显子的SUFU(nSUFU)。采用脂质体法将nSUFU及SUFU转染SWl990细胞,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Wl990细胞及胰腺癌组织新剪接体编码的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通过3’RACE法的第二轮巢式PCR扩增产物约600bp,经测序并将其序列与NCBI网站Blast序列对比分析发现,在SUFUmRNAisoforml(NM_016169.3)的第10外显子和第11外显子之间插入了一个长为126bp的新外显子。通过对SWl990细胞的验证,包含新外显子的完整的新剪接体片段长约1400bp。转染nSUFU的SWl990细胞强表达nSUFU蛋白,胰腺癌组织既表达SUFU蛋白,又表达nSUFU蛋白。结论人类胰腺癌组织和细胞中存在一种新的可以编码SUFU蛋白的剪接体。
徐清满晓华高军李兆申龚燕芳吴红玉金晶
关键词:胰腺肿瘤HEDGEHOG信号通路剪接体SUFU
胰腺癌组织中PTCH蛋白免疫组化检测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分析胰腺癌组织中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的PTCH分子异常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及癌旁胰腺组织石蜡标本,利用EnVision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和癌旁胰腺组织PTCH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其阳性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转移的相关性。结果:20例胰腺癌中PTCH阳性表达11例(55%),20例癌旁胰腺组织中无阳性表达病例;PTCH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的大小、淋巴及远处转移无关。结论:PTCH异常表达与胰腺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高分化肿瘤组织中其表达率较高,检测其表达有助于胰腺癌的诊断。
邵建国许国铭屠振兴高军龚燕芳许爱芳满小华吴红玉金晶
关键词:胰腺肿瘤PTCH
RNA干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调控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沉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基因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阴性对照siRNA组(予以30nmol/L阴性siRNA)、siRNA1组(予以15nmol/LHDAC1siRNA)和siRNA2组(予以30nmol/LHDAC1siRNA)。siRNA转染48h后,用相对实时定量RT-PCR法和West-ernblotting检测HDAC1基因表达情况;相对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p21、Bcl-2、Bax的表达;WST-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转染HDAC1siRNA48h后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中HDAC1mRNA表达量在siRNA1组和siRNA2组分别为46.1%±6.1%和32.3%±1.4%,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00.0%±3.4%)和阴性对照siRNA组(87.4%±28.3%,P<0.05)。Westernblotting显示HDAC1蛋白表达量亦明显下降,以siRNA2组表达量最低(P<0.05)。WST-8法检测显示4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17.1%、87.1%±5.0%、68.7%±4.7%、61.6%±2.0%,siRNA1组和siRNA2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上述4组胰腺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0%±0.95%,4.59%±1.26%,10.09%±1.36%,11.19%±6.07%,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siRNA1组和siRNA2组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siRNA1组和siRNA2组p21、Bax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Bcl-2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HDAClsiRNA能特异、有效地抑制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HDACl的表达,同时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21、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有关。
高道键徐岷张玉琦李雅洁满晓华吴红玉金晶
关键词:胰腺肿瘤RNA干扰细胞增殖
超声内镜探头引导下乙醇瘤内注射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探头引导下乙醇瘤内注射治疗胰腺癌的疗效。方法原位胰腺癌裸鼠20只随机表法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95%乙醇注射治疗,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24h血清淀粉酶变化。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行超声内镜探头测量肿瘤大小,计算相对肿瘤体积和相对肿瘤增殖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肿瘤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治疗后24h血清淀粉酶出现轻度增高[(2873.5±958.9)U/L比(2004.3±402.0)U/L,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24h的[(2066.1±396.6)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实验组治疗后第7天相对肿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0.45±0.08)比(1.25±0.06),P〈0.01)],相对肿瘤增殖率为36%。治疗1周后实验组病理组织学显示肿瘤坏死变性严重,有大面积凝固性坏死;而对照组仅见少量坏死。结论95%乙醇瘤内注射可造成肿瘤坏死,在裸鼠原位胰腺癌模型中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张文颖吴红玉郭杰芳郭妍刘晓龚艳芳高军金震东李兆申
关键词:胰腺癌内窥镜超声检查乙醇注射动物实验
Toll样受体-4与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被引量:7
2012年
背景与目的: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与多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然而其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TLR4与胰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并分析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9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及30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TLR4、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分析TLR4、MMP-9蛋白表达与胰腺癌主要临床病理参数以及TLR4、MMP-9之间的相关性。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MP-9蛋白表达。结果:胰腺癌组织TLR4、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和69.5%,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TLR4蛋白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MP-9蛋白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TLR4表达与MMP-9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经LPS作用后,PANC-1细胞的侵袭数目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1)。经LPS作用6、12和24 h后,PANC-1细胞MMP-9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TLR4蛋白表达与胰腺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与促进MMP-9蛋白表达有关。
孙运良满晓华王丽华吴红玉李淑德
关键词:胰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
编码hsp60和IL-2的幽门螺杆菌减毒沙门菌核酸疫苗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构建含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hsp60基因和细胞因子IL2的核酸疫苗,体外转染COS7细胞,并鉴定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体内检测其免疫保护作用。方法以H.pylori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hsp60基因,从pCIneo IL2扩增小鼠IL2基因,检测hsp60及IL2的核苷酸序列;通过酶切、连接反应把hsp60和IL2同时克隆入pIRES;通过脂质体法将pIRES hsp60IL2转染COS7细胞,SDS PAGE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表达蛋白的免疫性。重组载体转化入LB5000,抽提质粒,再转化入SL7207,反复传代,鉴定重组核酸疫苗菌的稳定性。以该疫苗菌接种小鼠,4周后H.pylori攻击,再4周后鉴定感染状况。结果成功扩增出长约1640bp的hsp60基因和510bp的IL2,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出的hsp60基因与H.pylorihsp60序列一致,IL2序列和小鼠的IL2序列一致。PCR和酶切鉴定结果证实hsp60和IL2基因克隆入载体pIRES,成功构建了含hsp60基因和IL2基因的幽门螺杆菌核酸疫苗pIRES hsp60IL2,并且Western印迹法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0hsp60蛋白和14000的IL2蛋白条带。体内实验显示pIRES hsp60IL2及pIRES hsp60疫苗接种组分别有79.9%、62.5%小鼠获免疫保护。结论成功构建了编码hsp60和IL2基因幽门螺杆菌减毒沙门核酸疫苗,体外实验验证了其免疫原性。
徐灿李兆申杜奕奇屠振兴龚燕芳金晶吴红玉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疫苗HSP60白细胞介素2
MHCⅡ类转激活因子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2009年
目的构建含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类分子激活物(CⅡT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回收CⅡTA的PCR产物插入pUC57中,用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U—Gene凝胶回收纯化3300bp目的基因片段。用EcoRⅠ和SalⅠ双酶切质粒载体pShuttle—GFP—CMV,用T4DNA连接酶将上述目的基因片段与pShunle—GFP—CMV片段连接,得到穿梭质粒pShuttle—GFP—CMV—CⅡTA,并经KpnⅠ单酶切及测序鉴定。Ⅰ—CeuⅠ/Ⅰ—SceⅠ双酶切处理,回收目的片段,将pAdxsi载体片段和插入片段进行酶连接,得到腺病毒质粒pAdxsi—GFP—CⅡTA,经XhoⅠ酶切鉴定后转染HEK293细胞并培养出毒。扩增、纯化重组腺病毒AdCⅡTA,并测定病毒滴度。结果重组穿梭质粒pShuttle—GFP—CMV—CⅡTA经KpnⅠ单酶切及测序分析,证实与GeneBank中公布的小鼠CⅡTA(NM_007575)序列完全相符。重组腺病毒pAdxsi—GFP—CⅡTA构建成功后在HEK293细胞中包装产生的重组腺病毒AdCⅡTA对HEK293细胞有致病作用。经多次重复感染并纯化后,病毒滴度达2.0×10^11PFU/ml。结论含小鼠CⅡT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已成功构建。
张敏敏杨骅金晶吴红玉李兆申
关键词:胰腺肿瘤基因基因疗法
胰腺癌中GLI1、PTCH1 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检测胰腺癌组织中GLI1、PTCH1 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5例胰腺癌组织及27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GLI1、PTCH1 mRNA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组织GLI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12~3.65,中位数为1.19;PTCH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82~4.36,中位数为2.36.癌旁正常胰腺组织的GLI1 mRNA相对表达量为0.23~2.76,中位数为0.87;PTCH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11~2.17,中位数为0.58.癌组织GLI1、PTCH1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P<0.05),且GLI1 mRNA与PTCH1 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32,P<0.05);GLI1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GLI1、PFCH1基因参与胰腺癌的发生;GLI1的表达与胰腺癌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郭杰芳高军李兆申龚燕芳金晶满晓华吴红玉
关键词:胰腺肿瘤肿瘤侵袭肿瘤转移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沉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基因对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胰腺癌PaTu8988细胞株,设空白对照组(未予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予30nmol/L阴性小干扰RNA(siRNA)]、HDACl低剂量组(予15nmol/LHDAC1s.RNA)和HDACl高剂量组(予30nmol/LHDAC1siRNA),siRNA转染48h后,分别采用相对实时定量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HDAC1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沉默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法检测siRNA干扰前、后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干扰前、后细胞凋亡变化。结果转染HDAC1siRNA48h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中HDAC1mRNA表达率分别为46.1%±6.1%和32.3%±1.4%,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00.0%±3.4%)和阴性对照组(87.4%±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HDAC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余两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HDAC1低剂量组和HDAC1高低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17.1%、87.1%±5.0%、68.7%±4.7%和61.6%±2.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0%±0.95%、4.59%±1.26%、10.09%±1.36%和11.19%±6.07%,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HDAC1siRNA能特异、有效地抑制人胰腺癌PaTu8988细胞HDAC1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高道键徐岷张玉琦杜奕奇高军龚燕芳吴红玉许国铭李兆申
关键词:胰腺肿瘤RNA干扰
TLR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份胃癌组织及30份正常胃组织标本中TLR4蛋白表达;采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TLR4蛋白表达、MVD与胃癌主要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TLR4蛋白阳性率和MVD分别为76.9%和32.5±8.3,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TLR4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者TLR4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者(P<0.05)。MVD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TLR4蛋白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TLR4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为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孙运良满晓华吴红玉朱明
关键词:TOLL样受体4胃肿瘤胃癌CD34微血管密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