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莹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科技厅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药理
  • 2篇万寿菊
  • 2篇超临界
  • 1篇多靶点
  • 1篇学成
  • 1篇药理活性
  • 1篇药理学
  • 1篇药食
  • 1篇药食同源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杀虫
  • 1篇杀虫活性
  • 1篇肾衰胶囊
  • 1篇提取物
  • 1篇炮制品
  • 1篇紫杉
  • 1篇紫杉醇

机构

  • 9篇哈尔滨商业大...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9篇刘莹
  • 2篇王宝庆
  • 2篇尚明
  • 2篇吕邵娃
  • 2篇郭玉岩
  • 2篇李国玉
  • 2篇吕春艳
  • 1篇张翠
  • 1篇崔琳琳
  • 1篇张乔
  • 1篇张帅
  • 1篇薛宝玉
  • 1篇王正平

传媒

  • 4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正相色谱法分离纯化紫杉醇工艺过程的研究
2003年
紫杉醇是一种具有独特抗癌机制的天然产物,介绍了正相色谱法分离纯化紫杉醇工艺的全过程.该工艺分离纯化过程以正相色谱分离纯化为主要过程、由正己烷固液萃取、碱洗、一次层析、一次结晶、溴加成、二次层析和二次结晶7个单元操作过程组成.紫杉醇纯化全过程的总收率为收率69%.纯度99.07%
刘莹王正平尚明王少清
关键词:紫杉醇分离纯化层析
超临界CO_2萃取罗勒挥发油的工艺参数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的方法,研究确定了白花罗勒叶中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以萃取率为指标,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原料颗粒度、解析压力、二氧化碳流量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其最佳工艺参数为:16MPa、45℃、2h.
刘莹薛宝玉尚明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参数唇形花科香精
中药网络药理学最新进展被引量:42
2021年
传统中药治疗往往基于单一靶点,具有局限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多学科交叉的快速发展,网络药理学应运而生。网络药理学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的概念不仅符合中医药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机制也符合中药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的治疗特色,可以达到提高药物疗效,减轻毒副作用。本文将对中药网络药理学的现状与前景、数据的获取和常用数据库进行概述,主要从网络药理学在中药领域的运用,包括寻找中药药效物质基础,阐明药理作用机制,合理设计新方,获得安全有效药物等方面进行阐述。
袁甜崔琳琳王莹李洋刘莹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多靶点系统生物学
白簕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五加科五加属灌木植物白簕具有特别突出的药用与食用功效,近年来国内外关注较多。该研究对白簕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相关内容进行了文献整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白簕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酚酸、多糖、萜类、皂苷、挥发油等多种类型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抗疲劳、抗菌、降血糖、美白、抗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该研究从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2个方面着手,探讨了白簕的价值,以期对白簕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深入地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王宝庆郭鑫磊刘莹练有扬张乔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药食同源鸡内金的红外检测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以药食同源鸡内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分析研究,主要进行了一维FT-IR光谱检测,二阶导数光谱处理,稳定性检测实验,同时完成鸡内金标准品和不同炮制品的红外检测和谱图对比分析.通过对FT-IR谱图的分析,可以得到鸡内金红外光谱图的主要特征峰的峰位及其强度如下(其中红外检测波数范围是4 000~400 cm^(-1),绝对阈值为0.39,灵敏度为50):在1 653.56 cm^(-1)处的特征吸收峰的强度为0.607,在1 533.43 cm^(-1)处的特征吸收峰的强度为0.525,在3 300.01 cm^(-1)处的特征吸收峰的强度为0.521.通过对鸡内金的一维红外谱图,二阶导数对比谱图,及其稳定性检测结果的分析,表明了红外检测为鸡内金及其相关食品和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后续鸡内金在食品和中药材质量研究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验基础.
王宝庆练有扬杨娜刘莹郭宇莲张帅
关键词:鸡内金炮制品
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超临界提取黑龙江类叶牡丹果实中脂溶性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其组成,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方法:应用超临界-CO2法提取类叶牡丹果实,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成分分析测定,对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采用微量二倍连续梯度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平板转种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共鉴定出了40个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占总离子流成分的94.24%,脂肪酸酯类占38.707%,其中甲酸异戊酯(isopentyl formate)相对含量最高,达到了22.536%,脂肪酸类化合物占36.88%,脂肪醇占8.005%,烷烃占5.51%,尚含醚、酮类、烯烃类、生物碱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对各菌株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结论: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CO2提取的脂溶性成分脂肪酸酯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本方法为类叶牡丹果实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分析提供了一种选择,且提取物对4种菌株均有抑制和灭活作用。
朱丹丹张午寅程伟刘莹吕春艳
关键词:抗菌作用
抗肾衰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被引量:3
2001年
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抗肾衰胶囊中的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其结果测得样品含量为9.12%,平均水样回收率为102.6%,精密度为1.31%,实验证明此方法可靠、准确、操作简便,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张翠刘莹
关键词:抗肾衰胶囊大黄素薄层扫描法
万寿菊根中一个新的双取代丁二酸酯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等技术从万寿菊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利用波谱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基-甲基-丁二酸酯(1)、5,7,3’-三羟基-3,6,4’-三甲氧基黄酮(2)、丁香酸(3)、5,7,4’-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4)、万寿菊素-4’-甲氧基-7-O-β-D-葡萄糖苷(5)、万寿菊苷(6)、5,3’-二羟基-3,6,4’-三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7)、2,2’-二联噻吩-5-醇(8)和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9)。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8为首次从天然来源分离得到,化合物2、4、5、9为首次在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通过测定比较不同化合物对大豆胞囊线虫的生物活性及毒力,测得化合物1~8对大豆胞囊线虫均具有毒杀作用,化合物3和7的ED50均为0.008μg·mL^-1,表现出更强的毒杀作用。
李国玉吕鑫宇菅计苹朱丹丹刘莹吕春艳郭玉岩吕邵娃
关键词:万寿菊杀虫活性
万寿菊的显微鉴别及5个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通过显微鉴别的方法对万寿菊的根、茎、叶等显微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测定不同部位主要成分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及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显微鉴定法观察万寿菊的显微结构特征;采用YMC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B)-0.1%甲酸水溶液(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7 nm;柱温为室温;流速为1.0 mL/min;供试品溶液进样量为10μL。结果5,7,3′-三羟基-3,6,4′-三甲氧基黄酮(1)、5,7,4′-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2)、万寿菊苷(3)、5,3′-二羟基-3,6,4′-三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4)和5-羟甲基糠醛基-甲基-丁二酸酯(5)5种化合物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2.7957X-0.1385、Y=2.7951X-0.1163、Y=0.1740X-0.0231、Y=0.9006X-0.1242、Y=0.1815X-0.0916,相关系数为0.09992~0.09995,加样回收率在96.43%~101.17%,RSD在0.13%~1.75%。万寿菊根茎中均有此5个化学成分,且除化合物5外,其余4种化合物在茎中的含量均高于根中。化合物5在万寿菊茎部的含量最高,达2.5%。结论本研究首次对万寿菊的根、茎、叶进行有效的显微鉴定及5种重要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万寿菊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吕邵娃菅计苹谭美微刘莹吕鑫宇郭玉岩李国玉
关键词:万寿菊显微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