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玉岩

作品数:101 被引量:552H指数:14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药理
  • 10篇皂苷
  • 8篇液相色谱
  • 8篇色谱
  • 8篇配伍
  • 8篇青藤碱
  • 8篇相色谱
  • 8篇马钱
  • 8篇类叶牡丹
  • 8篇高效液相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8篇甘草
  • 7篇体外
  • 7篇青藤
  • 7篇中药
  • 7篇马钱子
  • 7篇活性
  • 6篇性关节炎
  • 6篇药理作用
  • 6篇体外释放

机构

  • 96篇黑龙江中医药...
  • 9篇哈尔滨商业大...
  • 6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黑龙江护理高...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职业技...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开封市中心医...
  • 1篇黑龙江民族职...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制药有限责任...
  • 1篇齐鲁医药学院

作者

  • 96篇郭玉岩
  • 61篇吕邵娃
  • 40篇李永吉
  • 37篇孙爽
  • 18篇杨大宇
  • 13篇匡海学
  • 12篇李国玉
  • 9篇王锐
  • 8篇方芳
  • 7篇顾媛媛
  • 5篇管庆霞
  • 5篇肖洪彬
  • 4篇王艳宏
  • 4篇苏红
  • 4篇孟令超
  • 3篇孟涛
  • 3篇马艳春
  • 3篇高宏伟
  • 3篇赵权涛
  • 3篇孙凌

传媒

  • 9篇现代中药研究...
  • 8篇中国实验方剂...
  • 7篇中医药学报
  • 6篇哈尔滨商业大...
  • 5篇中草药
  • 5篇河北中医药学...
  • 4篇中国中医药信...
  • 4篇中医药信息
  • 4篇针灸临床杂志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中成药
  • 3篇中国药房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11篇2020
  • 6篇2019
  • 12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1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忍冬藤胶囊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制备忍冬藤胶囊,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以休止角、吸湿率、堆密度为指标,制备忍冬藤胶囊。然后,TLC法定性鉴别绿原酸、马钱苷,HPLC法测定绿原酸、马钱苷含有量。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微晶纤维素与淀粉比例3∶1,吸湿率10.7%,选用1号胶囊。TLC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马钱苷分别在10.2~306、7~52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98.67%,RSD分别为1.79%、2.41%。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忍冬藤胶囊的质量控制。
徐英辉申茹郭玉岩
关键词:绿原酸马钱苷TLCHPLC
藤黄酸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藤黄酸是藤黄科植物藤黄树Garcinia hanburyi Hook.f.的主要活性成分,可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其溶解度低、半衰期短、稳定性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了改善上述缺点,提高藤黄酸的生物利用度,已有较多研究采用共价结合和物理包封法获得了具有靶向性、高渗透性、稳定性、生物兼容性、体内长循环等性质的新型藤黄酸给药系统,如聚合物前药递送系统、缺氧型前药递送系统、磁场响应型前药递送系统、多环境敏感型前药递送系统、仿生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等。本文对以上藤黄酸的新型给药系统及其特点进行综述,结果显示,药物载体的设计,较大程度地改善了藤黄酸的自身缺陷,藤黄酸药物载体中引入更多的响应基团可能会使其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
吕邵娃苏发丽郭玉岩李孟赵洋张欢李建民
关键词:藤黄酸给药系统生物利用度
穿山龙药理及临床研究被引量:29
2018年
穿山龙的主要成分为薯蓣皂苷,具有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现代已作为甾体激素药物和抗冠心病皂苷类药物的重要工业原料。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炎、平喘、抗肿瘤、降低血糖、降血尿酸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糖尿病等。
方芳顾媛媛顾媛媛郭玉岩马艳春周海纯周海纯郑文韬田明田明
关键词:穿山龙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平喘作用抗肿瘤作用
类叶牡丹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类叶牡丹(Caulophyllum robustum)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MCI gel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数据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类叶牡丹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刺囊酸(1)、齐墩果酸-3-O-β-D-葡萄吡喃糖-(1→2)-α-L-阿拉伯吡喃糖苷(2)、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阿拉伯糖苷(3)、常春藤皂苷元-3-O-β-D-葡萄吡喃糖-(1→2)[β-D-葡萄吡喃糖-(1→3)]-α-L-阿拉伯吡喃糖苷(4)、3-O-β-D-葡萄吡喃糖-(1→2)-α-L-阿拉伯吡喃糖--28-O-刺囊酸-α-L-鼠李吡喃糖-(1→4)-β-D-葡萄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苷(5)、3-O-α-L-阿拉伯吡喃糖-常春藤皂苷元-28-O-(4-O-乙酰基)-α-L-鼠李吡喃糖-(1→4)-β-D-葡萄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苷(6)、(6R,7E,9R)-9-羟基-4,7-巨豆二烯-3-酮-9-O-β-D-葡萄糖苷(7)、(9R)-9-羟基-4,6-巨豆二烯-3-酮-9-O-β-D-葡萄糖苷(8)、麦芽糖(9)和蔗糖(10)。结论鉴定的10个化合物中,5为该植物中首次发现,其余均为首次从红毛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李国玉吕邵娃武震李文兰郭玉岩阎新佳匡海学
关键词:类叶牡丹三萜皂苷
智能共聚物胶束在药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2016年
通过查阅文献,从智能共聚物胶束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对近10年来国内外智能化共聚物胶束的研究情况进行概括。
孟令超郭玉岩
关键词:嵌段共聚物
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葛根素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其较低的生物利用度限制其临床应用。笔者通过检索近年来的相关文献,综述了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添加助溶剂、运用新剂型、结构修饰和复方配伍等方面介绍了提高葛根素生物利用度的可行方法。
高远吕邵娃孙爽郭玉岩管庆霞李永吉
关键词:葛根素生物利用度制剂新技术结构修饰复方配伍
甘草皂苷对难溶性化合物茯苓酸大鼠体内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测定大鼠血清中茯苓酸浓度,并计算茯苓酸的药动学参数以探讨甘草皂苷对茯苓酸体内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乙腈-0.5%磷酸(70∶30,v/v)为流动相;在242nm波长处检测。取5只SD大鼠进行动物实验,经灌胃给药后,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结果:大鼠血清中最低检测浓度为1μg/mL,日内RSD小于5.7%,日间RSD小于5.4%,方法回收率为87.9%。本法的标准曲线在1~30μ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结论:甘草皂苷可以增加茯苓酸的体内吸收。
吕邵娃蔡书茵郭玉岩孙爽李永吉
关键词:甘草皂苷茯苓酸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肝肾同源理论探讨肉苁蓉-巴戟天干预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运用肝肾同源理论及网络药理学研究肉苁蓉–巴戟天干预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肉苁蓉–巴戟天药对中活性成分靶点进行筛选,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靶点,取得交集基因后使用Cytoscape3.9.0建立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基于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核心靶点数据信息进行下载,并用R软件绘制气泡图取得(GO)功能富集分析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得到肉苁蓉–巴戟天药对的22个活性成分和271个潜在靶点,相关的疾病靶点2462个。GO富集分析主要包括正向调节凋亡过程、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药物反应、线粒体、蛋白质结合、酶结合等功能途径。KEGG通路分析主要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 (HIF-1)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RAGE信号通路等。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肝肾同源理论初步揭示出肉苁蓉–巴戟天药对干预LOH具有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多样、作用途径广泛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有效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核心靶点及相关通路对睾丸间质细胞及支持细胞的调节,影响睾酮分泌有关。
任慧杰安立文郭玉岩李洪涛陈昕昕高山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肝肾同源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肉苁蓉巴戟天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8年
中药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研究中药特有复杂成分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动态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长期以来其一直作为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作用特点、组方机制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学说、新理论及先进分析测试手段的逐步应用,中药药代动力学也得到迅速发展。为此,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对近期发展的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全面总结,以期为中药药代动力学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孙浠哲吴倩倩马文保甄晓宇吕邵娃郭玉岩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及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免疫性疾病。它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表现为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并伴有软骨和骨质破坏。近几年中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现对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孟涛苏红李国玉郭玉岩吕邵娃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