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立华

作品数:30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语言文字
  • 6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艺术

主题

  • 14篇话语
  • 6篇话语分析
  • 5篇话语实践
  • 5篇话语研究
  • 3篇语境
  • 3篇语料
  • 3篇语料库
  • 3篇政治
  • 3篇日报
  • 3篇社论
  • 3篇话语权
  • 3篇范式
  • 2篇研究范式
  • 2篇研究方法
  • 2篇语境研究
  • 2篇语言
  • 2篇语言学
  • 2篇中国日报
  • 2篇人际意义
  • 2篇社会

机构

  • 21篇北京交通大学
  • 8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外国语大...
  • 2篇对外经济贸易...
  • 2篇天津商业大学
  • 1篇石家庄邮电职...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9篇刘立华
  • 3篇孙炬
  • 2篇郭金英
  • 1篇王云海
  • 1篇章晓英
  • 1篇韩青玉
  • 1篇刘艳芹
  • 1篇刘嘉辉
  • 1篇徐硕
  • 1篇李华
  • 1篇马俊杰

传媒

  • 4篇话语研究论丛
  • 3篇山东外语教学
  • 3篇对外传播
  • 3篇天津外国语大...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外语学刊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山东教育学院...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海外华文教育...
  • 1篇天津外国语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滨州学院学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山东高等教育
  • 1篇外国语言与文...

年份

  • 6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9年国内批评话语研究综述被引量:3
2020年
一、引言批评话语分析(CDA)形成于20世纪70-80年代,发展壮大在新世纪之交,在21世纪头20年进入到批评话语研究(CDS)阶段(Graham,2002;van Dijk,2007;Wodak&Meyer,2015;田海龙,2019a)。CDA自1995年被引入我国学术界(穆军芳,2016;田海龙,2009),短短25年的时间,经过初期的译介述评阶段,已被广泛接受,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原则和方法探索话语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田海龙,2009:2)。以此为背景,本文对2019年国内批评话语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该年度国内批评话语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研究范式及研究主题的多样、跨学科性的凸显,以及语料库研究方法的深度使用等方面。
刘立华韦荣波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跨学科性研究范式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话语分析被引量:19
2009年
社会建构主义是一种认识论,它在强调社会建构、社会过程的同时,也强调了语言和话语体系在社会建构中的作用。语言或是话语本身是一种社会实践,它是人们之间交流和互动的产品,在这种互动中,现实经由话语建构起来,由叙事、谈话和故事组织并加以维持,进而构成不同的话语体系。以上社会建构主义对语言或是话语实践行为的阐释拓展了话语分析的视野。
刘立华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话语话语分析
《人民日报》“煤改气”话语中政府形象建构研究
2020年
本文以社会建构理论为指导,从话语分析的视角探讨《人民日报》2013年3月5日至2018年3月5日"煤改气"相关新闻报道中的政府形象话语建构。研究发现,在具体的话语建构过程中,《人民日报》记者运用话语优势彰显了政府的突出贡献和"煤改气"工程在解决大气污染、能源、供暖等问题方面的实际效益。"煤改气"话语中政府形象的呈现和建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强有力的、充满活力的和日益成熟的积极的政府形象被呈现给读者并通过不同的话语形式得以强化,积极的政府形象建构对于持续推动"煤改气"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和普及发挥了关键作用。
马千越刘立华
关键词:政府形象话语建构《人民日报》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内涵与建构策略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征,是国家民族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是当下中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有关话语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这一概念的内涵、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建构资源和路径进行了梳理。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注重中国具体的话语实践,另一方面,要打破学科边界,培养话语和跨文化研究的人才,提升国家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刘立华童可
话语理论的新进展——兼评《话语理论与批判媒介政治学》被引量:2
2016年
《话语理论与批判媒介政治学》(Discourse Theory and Critical Media Politics,Palgrave,2011)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政治学与国际研究学院的林肯·达尔伯格(Lincoln Dahlberg)和新西兰梅西大学新闻传播与市场营销学院的肖恩·费伦(Sean Phelan)共同主编的一部重要文集,内容涉及社会学、媒介研究、文化研究、批判话语分析等,其目的在于搭建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话语理论与传播学研究之间的对话,致力于探讨后马克思主义话语理论与批判媒介政治学之间的关系。
刘立华
关键词:批判话语分析话语理论媒介研究政治学后马克思主义MEDIA
马丁对语类研究的贡献被引量:1
2019年
马丁提倡的语类模式来源于对语境和语篇辨证关系的重新思考。语类被定义为某一文化中由语言实现的活动类型。在叶姆斯列夫的语言层次观和Lemke的"原冗余理论"的基础上,马丁将语类视为语域模式的模式。该模式同时又是一个蕴涵型符号系统,它与语言的其它层面构成实现与被实现的关系。该语类模式在促进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其他语言学家的质疑和批评。
刘立华
关键词:语类语域系统功能语言学
社论体裁中评价的社会建构功能研究——以《中国日报》为例被引量:8
2008年
社论是报纸媒介中很重要的体裁类型,表明报纸编辑对重大问题和事件的态度和立场。社论话语中对态度和立场的表达构成了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文参照最近发展起来的评价研究方法,重点考察社论中评价手段的社会建构功能,探讨社论在指导舆论导向,影响受众行为过程中所采取的修辞策略和语言策略。在社论话语中,对事物和人物主体的评价呈现了一定的意识形态,从而构成了立场化读者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社论话语中又呈现出一定的参与策略试图以此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刘立华孙炬
关键词:《中国日报》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一带一路”官方宣传片人际意义的多模态话语研究
2017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国内学者对其相关问题做了不同的研究。本文在讨论'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社会符号学派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基础,建构新的人际意义多模态分析框架,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对'一带一路'官方宣传片的人际意义传播进行探讨,研究侧重宣传片的结构、内容和互动模式,其中也包括该宣传片如何实现其跨文化传播的效果。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官方宣传片作为一种特定的话语及多模态话语形式,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展示中国特色元素,凸显了该宣传片的人际意义,同时也照顾了宣传片的国际化受众。'一带一路'官方宣传片是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建设的典范,该宣传片也因此构成了'一带一路'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嘉辉刘立华
关键词:人际意义多模态话语
框架理论视角下国家形象的媒体话语建构研究——以“中美贸易战”报道为例被引量:7
2020年
“诠释包裹”(interpretive package)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将话语研究(框架装置)与新闻结构(推理装置)结合起来,为新闻话语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和分析模式。本文以中国主流媒体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报道为语料,以诠释包裹为分析框架,具体讨论中国主流媒体在“中美贸易战”话语中国家形象的自塑和它塑过程。研究发现,中国主流媒体在自我呈现上塑造了“遵守道义的受害者和抵抗侵犯的自卫者”、“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以及“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形象,而在“他者”呈现上,则凸显了“践踏规则的危机制造者”形象。
刘立华童可
关键词:话语研究国家形象中美贸易战
能源研究的话语视角被引量:2
2018年
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能源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建构的产物,这一假设为能源问题研究的话语视角切入提供了可能。能源危机的管理与传播、能源企业形象与身份建构以及能源政策制定都与话语实践密切相关。本研究结合具体案例,从以上三个方面对能源实践的话语研究视角进行了讨论和描述,提出了能源研究与话语研究融合发展的趋势和应该关注的问题。
刘立华唐芸婷邢宇馨
关键词:话语实践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