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桂清

作品数:49 被引量:272H指数:6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动脉
  • 15篇手术
  • 14篇心脏
  • 11篇肺动脉
  • 11篇肺动脉高压
  • 9篇外科
  • 8篇缺损
  • 8篇外科治疗
  • 7篇综合征
  • 7篇间隔缺损
  • 6篇单肺
  • 6篇心脏病
  • 6篇艾森曼
  • 6篇艾森曼格综合...
  • 5篇室间隔
  • 5篇室间隔缺损
  • 5篇术后
  • 5篇重度肺动脉高...
  • 5篇肺移植
  • 5篇瓣膜

机构

  • 49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49篇刘桂清
  • 40篇马增山
  • 39篇马胜军
  • 34篇柴守栋
  • 25篇董铭锋
  • 16篇董铭峰
  • 16篇唐培哲
  • 10篇冯致余
  • 8篇张学俊
  • 7篇吴铁军
  • 7篇郭英华
  • 6篇曲爱君
  • 6篇田锁臣
  • 5篇田辉
  • 4篇王建堂
  • 2篇付静
  • 1篇杨锡明
  • 1篇殷秋阳
  • 1篇张供
  • 1篇郭文年

传媒

  • 10篇山东医药
  • 6篇心血管康复医...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护理研究(中...

年份

  • 5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9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与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关系被引量:32
2000年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AOPP)呼吸衰竭 (呼衰 )与全血胆碱酯酶(ChE)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把 5 6例AOPP患者分成A和B两组 :A组 ,呼衰发生于 2 4h内 ,2 3例 ;B组 ,呼衰发生于 2 4h后 ,33例。对全部病例行动态ChE活性监测。结果 :AOPP呼衰发生时 89 3%的患者ChE <2 0 % ,且于ChE <2 0 %时 ,A组呼衰发生率与B组呼衰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 ;ChE <10 %时 ,A组发生率高于B组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hE≥30 %时 ,两组呼衰 82 6 %可治愈 ,且无论哪组呼衰 ,其呼衰治愈率与ChE≥ 40 %或 5 0 %时比较 ,都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 ,与ChE <30 %比较 ,前者大于后者 ,都有显著差异 (P<0 0 5 ) ;ChE<30 %时 ,A组呼衰治愈率大于B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OPP呼衰的发生与纠正和全血ChE活性关系密切 ,尤其 2 4h内呼衰对ChE活性依赖性更强。
田锁臣吴铁军刘桂清曲爱君田辉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全血胆碱酯酶
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与导管阻塞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9
2003年
殷秋阳姚凤娥刘桂清
关键词:静脉穿刺点静脉导管留置锁骨下静脉置管
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54例报告
2003年
柴守栋马胜军马增山董铭锋刘桂清
关键词: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手术方法
体外循环对过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2001年
李复领马增山董铭锋刘桂清柴守栋
关键词:体外循环过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
经皮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后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2001年
刘桂清吴铁军田锁臣曲爱君田辉
关键词: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统计学
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19例
2006年
目的总结2000年1月~2005年5月19例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例患者均为急症手术,采用胸部“L”形切口,深低温、上半身循环下主动脉腔内外加毡片或人工血管片连续水平褥式缝合关闭假腔(“三明治”缝合法),行人工血管置换术6例或人工血管片连续缝合修补、降主动脉成形术13例。结果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后遗症。术后随访2个月~4年,除1例声音嘶哑外,均恢复满意。结论DeBakeyⅢ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可急症手术治疗,选择适当的体外循环方法、加强心脑保护、改进血管吻合技术和方法、预防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马胜军冯致余马增山董铭锋刘桂清柴守栋唐培哲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DEBAKEY外科手术
CHD合并PH患者血浆ET-1浓度与肺血管C-MYC癌基因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C-MYC癌基因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形成过程中的生物作用。方法42例左向右分流CHD患者,根据肺动脉平均压(MPAP)的高低分为三组,正常组:MPAP<20mmHg,11例;肺动脉高压组:MPAP>20mmHg,2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组:MPAP>70mmHg,9例。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ET-1浓度。所有病例均行肺活检术,标本常规制成蜡块,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单克隆抗C-MYC基因蛋白抗体作一抗,观察肺组织中C-MYC癌基因的定位及表达。结果C-MYC癌基因主要分布于肺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等细胞的胞核中。血浆ET-1浓度和C-MYC癌基因表达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理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肺小动脉病理分级的加重而升高,并且二者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ET-1和C-MYC癌基因在CHD合并PH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ET-1可以刺激C-MYC癌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
付静马增山马胜军董铭峰刘桂清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1癌基因心脏缺损
单肺移植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围手术期处理(附一例报告)
2006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单肺移植同时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矫正术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围手术期处理要点。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同种异体单肺移植,同时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严格无菌隔离、呼吸机辅助呼吸、漂浮导管监测肺动脉压、抗感染、三联免疫抑制剂抗排斥等围手术期处理。结果移植肺通气后颜色红润,通气指标正常。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气指标在正常范围,心肺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术后第11天出现全身性感染于第12天死亡。结论同种异体单肺移植同时行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畸形矫正术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是可行的;抗感染是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
董铭峰马增山马胜军刘桂清冯致余柴守栋唐培哲
关键词:肺移植移植物排斥
大黄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清TNF、IL-1及IL-6的影响被引量:4
1999年
吴铁军曲爱君刘桂清田锁臣田辉
关键词: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IL-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64例体会
2004年
目的 总结 64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经验。方法 胸部正中、左前臂和 /或小腿内侧切口 ,分别取左乳内动脉、左桡动脉及和 /或大隐静脉作为移植血管。体外循环 (PCAB)组 3 6例 :采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 ,1∶4含血停跳液 (10℃~ 15℃ )行心肌保护。平均每例搭桥 3 .6根。非体外循环 (OPCAB)组 2 8例 :应用Medtronic公司生产的固定器 (八爪鱼 )行吻合口局部固定。平均每例搭桥 3 .4根。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术前合并症、左室射血分数 (EF)、心胸比例、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及移植血管支数等相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但手术时间、术后ICU时间、术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及并发症等均有明显的差别(P <0 .0 5 )。术后心电图均显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 ,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结论 OPCAB下行CABG可避免PCAB对机体及心肌的再灌注损伤 ,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熟练掌握乳内动脉和桡动脉取材方法 ,预防血管痉挛 ,提高吻合技术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马胜军马增山董铭锋刘桂清柴守栋唐培哲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CABG乳内动脉移植血管桡动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