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博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蛋白
  • 5篇肾小管
  • 5篇小管
  • 4篇肾小管上皮
  • 4篇肾小管上皮细...
  • 4篇肾小球
  • 4篇肾脏
  • 4篇衰老
  • 4篇系膜
  • 4篇小管上皮细胞
  • 4篇基因
  • 3篇肾小球系膜
  • 3篇系膜细胞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肾小球系膜细...
  • 2篇鼠肾
  • 2篇转运蛋白
  • 2篇纤维连接

机构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15篇付博
  • 15篇陈香美
  • 7篇冯哲
  • 6篇洪权
  • 4篇吴镝
  • 3篇叶一舟
  • 3篇白雪源
  • 3篇谢院生
  • 3篇孙雪峰
  • 3篇吕杨
  • 2篇严泉剑
  • 2篇张利
  • 2篇张宇梅
  • 2篇卢英杰
  • 2篇李文歌
  • 2篇马志芳
  • 2篇于力方
  • 2篇申力军
  • 2篇程根阳
  • 2篇张晓洁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小球系膜细胞间通讯在高糖引起的衰老相关表型改变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高糖培养条件下系膜细胞衰老相关表型改变,并探讨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在此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分离培养3月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以下六组:低糖组(5.5mM葡萄糖)、高糖组(30mM葡萄糖)、渗透压对...
张晓洁陈香美付博冯哲王建中
关键词:细胞间通讯抑制剂肾小球系膜
文献传递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整合素连接激酶表达及其与衰老的相关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衰老进程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积聚增加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3、24月龄 Wistar 雄性大鼠的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给予0、5、10、20~40μg/L 不同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刺激24h 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或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α-SMA、ILK、F-actin 表达;Western-blot 法检测两组细胞中纤维连接蛋白和 ILK 的表达水平;体外转录获得大鼠 ILK-c RNA 探针,检测两组细胞经刺激后 ILK mRNA 的变化。结果在0浓度 TGF-β刺激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 ILK 和 F-actin 表达水平24月龄组均比3月龄组高,但两组细胞α-SMA 表达水平均很低,且没有差别;随 TGF-β刺激浓度的增加,ILK、F-actin 和α-SMA 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其中 F-actin 与 ILK 表达增多相一致;FN 和 ILK 蛋白表达水平24月龄组分别为0.438±0.024和0.826±0.051,明显高于3月龄组的0.246±0.018和0.673±0.035(P<0.05)。结论随着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程度不断增高,ILK 表达增多,并可能通过调节 F-actin 的重排介导了转分化的过程;随增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 ILK 和 FN 表达增多,且 F-actin 表达随之增多,提示衰老肾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应激状态下更易于发生转分化。
洪权冯哲陈香美付博张晓洁王建中吕杨
关键词:肾小管整合素类细胞外基质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系膜细胞的表达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以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 G F P) 为报告基因,构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lasminogen activatorinhibitor1 , P A I1) 与 G F P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在活细胞状态下观察 P A I1/ G F P融合蛋白在大鼠系膜细胞中表达 。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 C R) 技术,从含有编码人类 P A I1(h P A I1) 全长c D N A 序列的质粒p U C19 P A I1 中扩增出h P A I1 的编码区全长c D N A 序列,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 C M X G F P。利用脂质体为转染载体,将表达质粒转染至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利用 Northern 杂交、 Western 印迹、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以及纤维蛋白平板等方法检测 P A I1/ G F P融合基因在大鼠系膜细胞的表达。结果  转染组大鼠系膜细胞 P A I1 m R N A 表达、细胞培养上清 P A I1 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大鼠系膜细胞表达的融合蛋白 P A I1/ G F P 对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 P A) 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并能在荧光显微镜下激发绿色荧光。?
于志恒陈香美廖洪军叶一舟付博
关键词:PAI-1绿色荧光蛋白系膜细胞肾小球
KLF15可抑制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
洪权李翠谢院生吕杨刘晓峦付博张瑜陈香美
NHE-1-siRNA保护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利用钠-氢交换子1(Na-Hexchanger1,NHE- 1)小干扰RNA(shortsilenceRNA,siRNA)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NHE-1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对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根据人...
洪权冯哲陈香美吕杨付博张雪光吴镝
关键词: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SIRNA
文献传递
尿酸在内皮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保护/损伤作用
黄智勇付博齐卡洪权王丽嫒陈香美吴镝
Robo2调控后肾间充质和肾脏输尿管芽形态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李清刚陆慰宁陈香美季佳瑶万嘉嘉王楠冯哲崔少远付博吕扬谢院生
AT2受体基因敲除后对小鼠肾脏中TGFβ表达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AT2)受体基因敲除后对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作用,揭示AT2受体基因缺失后导致肾脏损伤的机制。方法:检测了3~24月龄野生型(AT2+/+)和AT2受体基因敲除(AT2-/-)两种小鼠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活性,以及肾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TGFβ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基因表达,并观察了12~21月龄的AT2-/-小鼠经过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30mg/kg/日)3个月后肾组织中TGFβ和FN的mRNA表达改变。结果:(1)随着小鼠月龄的增长,在21和24月龄时,AT2-/-小鼠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的活性显著高于同龄AT2+/+小鼠。(2)在15~24月龄时,AT2-/-小鼠肾组织中AT1受体、TGFβ和FN的mRNA表达明显增强,显著高于同龄的AT2+/+小鼠和3月龄的AT2-/-小鼠,而在AT2+/+小鼠各月龄组中,肾组织中AT1受体、TGFβ和FN的mRNA表达水平则未见明显改变。(3)12~21月龄的AT2-/-小鼠经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后,肾组织中TGFβ和FN的mRNA表达水平与同龄未治疗的AT2-/-小鼠比较有显著降低。结论:AT2受体基因敲除后导致的肾脏损伤可能与AT1受体的功能增强,以及引起的TGFβ表达增强、细胞外基质产生增多有关。
李文歌叶一舟付博陈香美
关键词: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纤维连接蛋白
三种基因转导方法在不同代龄复制性衰老细胞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为报告基因 ,检测腺病毒、逆转录病毒和脂质体对 2 0代和 33代WI 38细胞的转导效率、EGFP的表达强度、对细胞增殖能力和生物学行为影响 ,比较病毒及非病毒方法对不同代龄成纤维细胞 (WI 38)细胞基因转导的特性 .结果显示 :对 2 0代和 33代WI 38细胞,腺病毒转染效率均最高 ,逆转录病毒其次 ;EGFP表达强度腺病毒最高 ,逆转录病毒最低 ;各方法2 0代细胞转导效率及表达强度均高于 33代细胞 (P <0 0 5 ) .逆转录病毒对细胞繁殖和SA β gal染色没有影响 ,腺病毒和脂质体均能导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 ,SA β gal染色阳性率上升 ,尤以脂质体明显 (P <0 0 5 ) .表明逆转录病毒介导基因对WI 38细胞衰老进程几乎没有影响 ,且转导效率较高 。
袁莉付博陈香美崔世维白雪源冯哲于力方
关键词:基因转导病毒细胞衰老人成纤维细胞
辅助肾小管装置免疫调节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研究辅助肾小管装置参与全身免疫调节的机理。方法 分别用感染患者持续血液滤过(continuousvenovenoushemofiltration ,CVVH)超滤液和脂多糖 (LPS)干预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细胞 ,用RT -PCR、ELISA检测IL - 10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 ,用”transwell”方法检测IL - 10在HKC细胞内的转位特点。结果 RT -PCR、ELISA结果显示 ,HKC细胞暴露于感染患者CVVH超滤液或含LPS培养液后 ,IL - 10转录水平升高 ,上清中IL - 10蛋白水平升高。”transwell”方法检测发现IL - 10向两侧分泌。结论 辅助肾小管装置中的HKC可以通过表达IL - 10 ,参与全身免疫调节。
严泉剑陈香美吴镝谢院生付博张利李志辉张宇梅马志芳卢英杰申力军刘秀娟孙雪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