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73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骨颗粒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预防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健骨颗粒对实验性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运用切除大鼠卵巢方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症模型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等 ,检测实验鼠骨骼密度、血清骨钙素、雌二醇、降钙素水平以及子宫指数。结果 :健骨颗粒可明显升高骨密度和子宫指数 ,提高血清雌二醇、降钙素水平 ,降低骨钙素含量。结论 :健骨颗粒可通过调节机体相关内分泌功能 ,有效协调钙调节激素 ,降低骨的转换率 ,增加骨密度 ,对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有预防或延缓发生的作用。
- 林燕萍马建华冯尔宥黄美雅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健骨颗粒骨密度内分泌激素
- 去卵巢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骨钙素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被引量:13
- 2002年
- 目的通过观察卵巢切除后机体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雌二醇(E2)、骨钙素(BGP)、降钙素(CT)的含量变化及其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方法以去卵巢大鼠为模型,定期检测模鼠骨密度和血清TNF-α、E2、BGP、CT的含量变化,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后12周模型组血清中的TNF-α、BGP浓度明显升高,而血清E2、CT浓度却下降,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模型组骨密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05),而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持续下降。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NF-α、BGP与腰椎BMD负相关,而E2、CT与腰椎BMD正相关。结论当卵巢摘除E2水平下降时,骨代谢异常的病理机制是广泛而复杂的。其中TNF-α含量的增加,是骨吸收增强,发生骨质疏松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 林燕萍王和鸣马建华冯尔宥黄美雅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骨钙素骨质疏松卵巢切除PMOP
-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01年
- 马建华林燕萍
- 关键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OP
- 健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骨钙素的影响被引量:9
- 2001年
- 探讨健骨颗粒对去势骨质疏松模鼠骨密度 ( BMD)以及血清骨钙素 ( BGP)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 ,随机分成四组 :A生理盐水组、B骨松宝用药组、C健骨颗粒中剂量用药组、D健骨颗粒大剂量用药组。按设计分批取材 ,检测 BGP浓度和 BMD。结果 :用药 6周时 ,与 A组对比 ,各组 BGP无明显变化 ,仅 D组的腰椎密度提高 ( P<0 .0 5 ) ;用药 1 2周时 ,B、C、D组的 BMD明显上升 ,BGP显著下降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骨颗粒能够扭转去卵巢大鼠的高骨钙素变化 ,降低高骨转换率 。
- 林燕萍王和鸣李咏高马建华黄美雅
- 关键词:健骨颗粒骨质疏松骨密度骨钙素中医药治疗去势大鼠
- 健骨颗粒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从垂体 -肾上腺轴角度探讨健骨颗粒治疗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切除SD大鼠双侧卵巢建立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模型 ,随机分成 3组 ,分别喂服健骨颗粒、骨松宝和生理盐水。用药 12周后处死取材 ,检测血清皮质醇 (COR)浓度 ,取脑垂体行ACTH细胞免疫化学染色 (S -P法 )并形态计量 ,肾上腺行HE染色。结果 :切除卵巢 12周后大鼠出现骨质疏松 ,血清COR浓度以及垂体ACTH阳性细胞数和染色面积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行腹部切口 ,但不切除卵巢 )。用药 12周后健骨颗粒组血清COR水平、垂体ACTH阳性细胞数和染色面积均较生理盐水组降低或减少。结论 :补肾健脾中药健骨颗粒可有效调节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垂体 -肾上腺轴的病理变化和功能状态 ,抑制雌激素水平降低后的异常骨吸收。
- 林燕萍周瑞祥马建华黄美雅
- 关键词:健骨颗粒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垂体-肾上腺轴药物治疗
- 健骨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鼠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8
- 2001年
- 通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鼠血、尿相关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检测 ,进一步明确健骨颗粒的药物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 :健骨颗粒能明显减少骨质疏松模鼠骨钙及胶原蛋白的分解代谢 ,提高血液中镁、雌二醇、降钙素等含量 ,从而抑制骨吸收 ,促进骨形成 ,明显改善骨质疏松模鼠的骨代谢负平衡状况 。
- 林燕萍李咏高马建华黄美雅
- 关键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健骨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