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757篇“ OP“的相关文章
- 符号与隐喻:解析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Op.39 No.6
- 2024年
- 乐谱是作曲家与演奏者之间的重要介质,也是一种视觉符号的呈现。从结构主义的视角来看,符号的背后有一套表意系统,掌握这套系统有利于理解符号的意义。借用该观点分析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Op.39 No.6,有助于找寻一种理解音乐作品的路径。理解作品除了要从音乐符号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站在作曲家的意义系统中探寻隐藏在其背后的意义。
- 何泽蘋
-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死亡主题音乐分析
- 基于α-DDTW算法与功率波形相似度的馈线OP互联匹配
- 2024年
- OP互联是指供电企业内部对电力调度系统(OMS)及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PMS)中维护的台账数据进行有效关联。针对中压配电网10 kV馈线OP互联流程复杂、效率低下,且缺乏有效校验机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电网多源量测数据与系统台账信息的馈线OP数据校核与匹配方法。首先,从OMS和PMS中提取功率、设备参数等信息,并对台账及功率进行预处理,形成功率时间序列矩阵;然后,基于α-DDTW距离评估两侧馈线功率波形近似度,实现馈线OP数据的校核与关联匹配;最后,对华东某市电力公司的系统数据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 徐隽刘礼阳赵健宣羿孙智卿
- 克拉拉·舒曼两首谐谑曲op.10及op.14演奏分析
- 克拉拉·舒曼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一生编创颇丰。纵览西方音乐长河,受世人瞩目的女性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兼作曲家凤毛麟角,而衔三冠且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克拉拉·舒曼的作品值得后人敬仰与研究。在长达71年之久的艺术生涯中,...
- 邢楚琦
- 关键词:克拉拉·舒曼演奏分析
- 音乐表演视域下的贝多芬晚期风格若干面向——以《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1)为例
- 2024年
- 晚期风格是贝多芬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其中“结构的重建”“技法的重拾”“乐思的重塑”等具体手法折射出贝多芬晚期风格的若干面向。“音乐表演”有其自身的视域属性,故可以站在其独特立场观察作曲家、作品、表演者和聆听者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并借助手稿、乐谱、录音、乐器等介质与现有研究成果形成共振效应,以此揭示贝多芬晚期风格的艺术价值。
- 陆平
- 关键词:音乐表演贝多芬二度创作
-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OP-10对Q235钢在1 mol/L HCl中的缓蚀作用
- 2024年
- 针对在酸洗工况下金属的腐蚀问题,为解决单一缓蚀剂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的最佳缓蚀浓度基础上将其与OP-10复配(N&P),采取失重实验、电化学实验、表面分析和理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NN和N&P缓蚀剂对Q235钢在1.0 mol/L H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NN的交流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曲线和失重实验所得的最佳缓蚀率分别为73.32%、85.57%、77.46%,而将NN与OP-10复配后的缓蚀效率分别提升至92.34%、96.26%、90.14%。量子化学表明:N&P吸附位点主要为OP-10分子中的大Π键和C-O键以及NN分子中的C=O键、C=C键、C-N键,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 樊林王鹏杰宋昱灏刘婉颖梅宗斌林元华
- 关键词:缓蚀性能
- 罗杰·奎尔特艺术歌曲风格与演唱分析——以《五首莎士比亚诗歌Op.23》为例
- 2024年
- 罗杰·奎尔特创作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浪漫,和声丰富,极具歌唱性和艺术性。文章以罗杰·奎尔特艺术歌曲《五首莎士比亚诗歌Op.23》为例,从作者创作背景与艺术成就、诗歌文本与音乐本体、英文艺术歌曲的演唱特点来阐述《五首莎士比亚诗歌Op.23》这部套曲的音乐风格,并提炼出演绎罗杰·奎尔特艺术歌曲作品的技巧要求:发声与咬字要高度统一,气息与共鸣要良好契合,灵活音变以突出作品风格。
- 赵雅星
- 关键词:演唱技巧
- 勋伯格《钢琴曲》Op.33b的序列技法分析
- 2024年
- 勋伯格是近现代作曲家与音乐理论家,是表现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和奠基人。《钢琴曲》Op.33b发表于1932年4月,是勋伯格用十二音技法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他为数不多的钢琴作品,其序列材料和组织形式也体现出作曲家独特的写作技巧。本文用十二音技法对钢琴曲Op.33b的序列进行分析,探究勋伯格钢琴十二音作品中的逻辑与序列使用的技巧,发掘作曲家的风格特点和技术创新。
- 朱敏
- 关键词:勋伯格十二音技法
- 席曼诺夫斯基《音乐会序曲》(Op.12)主题动机发展及其结构力研究
- 2024年
- 席曼诺夫斯基的《音乐会序曲》(Op.12)是其第一部管弦乐作品,该作品在深受“青年波兰”创作理念影响的同时,管弦语法又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从西方传统结构观念来看,该曲整体上体现了奏鸣、变奏和三部性结构原则,呈示部与再现部通过精细化的缩减构成了不同的黄金分割比例;从内部发展来看,通过将主题的核心动机变形,并采取点式分解化、层式立体化等手法,获得了多调性对位以及“微复调”等不同色彩的音响结构力。
- 李卓铭李小诺
- 关键词:混合曲式黄金分割
- 肖邦钢琴作品《g小调叙事曲Op.23》演奏分析
- 2024年
- 肖邦作为波兰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g小调叙事曲Op.23》就是其代表作。肖邦在《g小调叙事曲Op.23》中,根据奏鸣曲式进行构思,在调性结构上做出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以往的束缚。本文对肖邦的钢琴作品《g小调叙事曲Op.23》进行演奏分析,从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五个方面剖析了其在音乐创作中运用的技巧。强调在演奏中将声乐和器乐的旋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品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最大限度地表现。
- 黄睿
- 关键词:曲式结构
- 齐尔品钢琴作品Op.52创作特点与演奏方法分析
- 2024年
- 亚历山大·齐尔品是传承民族音乐理念的践行者,他主张中国音乐必须要保留民族元素,作曲者要热爱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风格,这一理论影响了处于萌芽状态的众多中国青年音乐家。Op.52是他1934-1936年间创作的一部最具有中国音乐代表性的小型钢琴套曲,立意深远、技法独特,试图帮助中国作曲家植根于本土文化,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创作中国钢琴音乐。
- 崔秀峰
- 关键词:钢琴演奏演奏技巧
相关作者
- 黄洪焱

- 作品数:21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研究主题:OP 钢琴 演奏方法 演奏 钢琴演奏
- 冯存凌

- 作品数:102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音乐学院
- 研究主题:舒伯特 泰勒曼 钢琴奏鸣曲 勋伯格 格奥尔格
- 刘楠

- 作品数:11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
- 研究主题:OP 和声 音高组织 和声技法 技法
- 李起鸿

- 作品数:306被引量:2,229H指数:2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骨外固定 骨缺损 肢体延长 软骨细胞 骨折
- 聂普荣

- 作品数:43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音乐学院
- 研究主题:舒伯特 歌曲 音乐风格 艺术歌曲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