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清

作品数:56 被引量:230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语言文字
  • 17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9篇隐喻
  • 26篇教学
  • 25篇英语
  • 13篇隐喻能力
  • 10篇大学英语
  • 7篇翻译
  • 6篇英语教学
  • 5篇网络
  • 5篇教学模式
  • 4篇信息技术
  • 4篇隐喻理论
  • 4篇语言
  • 4篇词汇
  • 3篇英语专业
  • 3篇阅读教学
  • 3篇社会
  • 3篇小学英语
  • 3篇写作
  • 3篇教育
  • 3篇口语

机构

  • 41篇湖南第一师范...
  • 12篇湘南学院
  • 5篇湖南省第一师...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湖南涉外经济...
  • 2篇湖南第一师范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作者

  • 56篇陈清
  • 11篇谭敬德
  • 11篇李满红
  • 4篇刘宇松
  • 4篇蔡朝晖
  • 2篇孙玉萍
  • 2篇周敏
  • 2篇张丽红
  • 2篇李肖
  • 1篇陆兮婷
  • 1篇张昀霓
  • 1篇刘永红
  • 1篇张艳丽
  • 1篇曹志希
  • 1篇尹淑娟
  • 1篇申鸣凤
  • 1篇欧阳苹果
  • 1篇江华珍
  • 1篇陈琳
  • 1篇胡莎

传媒

  • 8篇湖南第一师范...
  • 5篇琼州学院学报
  • 4篇现代教育技术
  • 4篇湖南第一师范...
  • 3篇外语教学
  • 3篇湘南学院学报
  • 3篇湖南科技学院...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2篇西昌学院学报...
  • 2篇牡丹江大学学...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电化教育研究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思茅师范高等...
  • 1篇昆明冶金高等...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中小学电教(...
  • 1篇海外英语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17
  • 1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被引量:6
2007年
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被赋予了新内容,具有新的特性。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可采用以下策略:使英语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技能的作用和价值;尽量简化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复杂程度;提高榜样教师的指导示范水平;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和元认知能力等。
陈清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课堂教学技能
语言模因与大学英语教学
2013年
模因是文化信息存在和传播的一种状态,语言模因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通过有创新地模仿而让新知识、新概念等得到复制与传播。语言模因既促进了语言的传播与文化的进步,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新途径:在教授词汇和句型时利用语言模因的特点,即基因型模因与表现型模因,培养学生对语言模因的敏感度,掌握语言模因的规律,丰富语料储备,从而加强语言模因运用能力,可望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与口语教学等各教学环节的质量。
蔡朝晖刘宇松陈清
关键词:语言模因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教学
修辞形式与意义的象似性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语言象似性指语言形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客观外界的事物,而且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体验感知和认知方式。而修辞格如排比、夸张等蕴涵丰富的象似性特征,说明修辞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其实是有象似理据的。
陈清刘永红
关键词:象似性修辞
信息技术在克服英语口语学习障碍中的运用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文章首先分析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学习的主要障碍,指出口语学习的主要障碍有心理障碍和思维障碍。接着分析造成这些障碍的主要因素,认为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最后提出和探讨了应用信息技术克服大学英语口语学习障碍的四个学习策略。
陈清谭敬德
关键词:口语学习信息技术
英汉颜色词“黑”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2013年
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人们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认知基础,因此黑色在英汉语中的感知和理解具有普遍性。但是颜色词人类在认知的过程中又会受到政治民族文化、历史起源与社会生活、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影响,造成了颜色词"黑"在英汉文化中的认知个性。
孙玉萍陆兮婷陈清
英语专业生写作的语篇隐喻能力调查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隐喻性语言的理解、构建及输出均已成为英语学习者写作的一大难题。从语篇层面调查英语专业生写作的隐喻能力状况及英语写作水平与语篇隐喻能力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语篇隐喻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写作者概念流利性表达,尽管英语写作者试图从语篇层面使用隐喻性语言,但他们仍难以达到本族语者的语言熟练程度,除非他们能将隐喻思维概念化。因此,英语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写作语篇隐喻能力的培养。
李满红陈清
关键词:写作语篇能力隐喻能力
图式视角下的隐喻能力形成机制探究被引量:1
2017年
隐喻能力和图式都具有四种特征,即主体性、体验性、动态性和结构性。图式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主体的感知能力和匹配能力,这是隐喻能力建构的前提;图式的体验性更多的表现为感知觉运动图式,这是隐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图式的动态性主要表现为图式的分化与泛化,它助推隐喻能力动态发展;图式的结构性解释了隐喻能力从简单到复杂的形成过程。
陈清李满红
关键词:图式感知意象图式隐喻能力
浅论提高学生隐喻语言能力的策略
2013年
隐喻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隐喻能使学生用一种概念来领会另一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英汉隐喻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隐喻的文化差异性;通过对一词多义的认知分析,让学生认识隐喻的普遍存在性;通过对文章中的隐喻认知分析,让学生认识隐喻的系统性等都是提高学生隐喻语言能力的策略。
蔡朝晖刘宇松陈清
关键词:隐喻理论英语教学语言能力隐喻思维
概念隐喻支持下的隐喻能力培养准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概念隐喻是认识、理解语言现象的有效工具,隐喻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学习者对概念隐喻及其相应的概念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本研究在对隐喻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的理论依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目标及策略,并进行了教学设计和准实验研究。经过定量、定性分析得出结论:在课堂环境中,通过概念隐喻学习,能快速提高学习者的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
陈清
关键词:概念隐喻隐喻能力
英语学习中通感隐喻的作用探讨
2008年
通感隐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在简述通感隐喻的概念、认知规律后,重点探讨了通感隐喻的修辞功能、认知功能及其构词功能,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英语语言。
陈清刘玉红
关键词:通感隐喻英语学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