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芳

作品数:128 被引量:87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46篇中医
  • 21篇中医临床
  • 20篇中药
  • 20篇中医临床研究
  • 14篇中医药
  • 13篇疗效
  • 9篇综合征
  • 8篇易激综合征
  • 8篇肠易激
  • 8篇肠易激综合征
  • 7篇新药
  • 7篇临床疗效
  • 6篇中药新药
  • 6篇胃肠
  • 6篇胃肠病
  • 6篇疗效评价
  • 6篇功能性胃肠病
  • 6篇腹泻型
  • 5篇数据管理
  • 5篇腹泻型肠易激...

机构

  • 11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3篇中国中医科学...
  • 10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亚宝药业集团...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北京市药品监...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13篇陆芳
  • 56篇高蕊
  • 32篇翁维良
  • 30篇李睿
  • 28篇李庆娜
  • 28篇唐旭东
  • 22篇赵阳
  • 16篇赵迎盼
  • 15篇卞立群
  • 14篇李保双
  • 14篇王凤云
  • 12篇李振华
  • 12篇訾明杰
  • 12篇田元祥
  • 7篇张丽颖
  • 7篇李秋艳
  • 7篇王萍
  • 6篇孙明月
  • 6篇张引强
  • 5篇冯月香

传媒

  • 8篇世界科学技术...
  • 8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中国中医药信...
  • 7篇中医杂志
  • 6篇中药新药与临...
  • 6篇世界中医药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国临床药理...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首都医药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中西医结合学...
  • 2篇中国药物警戒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中国老年学学...
  • 2篇2017第十...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年份

  • 9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7篇2011
  • 1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将症状群引入中医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疗效评价体系
2024年
功能性胃肠病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均以症状学为主。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疗效评价不同于单个功能性胃肠病疾病或单个症状的评价,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临床研究中仍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疗效评价工具。症状群指标已在国内外多个临床研究中使用,它既符合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临床实际,又符合现代医学对评价工具的要求。通过阐述症状群的概念、制定方法以及其应用于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可行性,进而探讨将症状群引入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提供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工具。
肖梦丽赵迎盼赵梦杰谭琴冀瑾瑾张慧娥应佳珂唐旭东陆芳
关键词:症状群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疗效评价
中医贴敷疗法在基层临床应用情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了解中医贴敷疗法在基层临床应用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更好地推广及服务民众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与春播平台合作的全国31个省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12810名基层医师临床使用消肿止痛贴贴敷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2705份。贴敷疗法在基层临床中使用比例为46.82%,最常使用的贴敷治疗方案是单纯使用贴敷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尤其是儿科常见病,婴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使用贴敷疗法较多,排前2位的优势病种为腹泻和小儿感冒,94.67%的医师采用的贴敷方式为加中药细粉贴敷。80%以上的基层医师认为贴敷疗法在基层临床的总体优势是毒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疗效好。结论:贴敷疗法在基层医疗中应用非常普遍,获得了广大基层医师的认可,但是贴敷疗法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治疗方案,阻碍了这种疗法在基层医疗的推广和传播,进一步优化贴敷治疗方案,有利于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中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基层临床疗效的提高及医疗服务的能力。
栗蕊李庆娜訾明杰赵阳陆芳高蕊
关键词:贴敷疗法
中医临床研究样本量设计的优化被引量:18
2010年
样本量设计是在保证科研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条件下,确定最少的观察例数。样本量估算的可靠性,主要在于提高样本量计算依据的可靠程度,如重视预试验的质量,广泛收集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并正确分析所得资料,很有必要。估算样本量,首先需要确定α值、β值或1-β值、效应指标及其类型、各比较组效应指标预计值,重视效应指标预计值(计算依据)的来源及要求,此外,还应注意研究设计及比较类型、各组分配比例、预计失访率、预计的治疗依从性大小、结局评价涉及多个主要效应指标的取舍。对中医临床验证性研究常用的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及中医临床探索性研究常用的研究设计、病例分析等的样本量估算方法、估算公式进行介绍,并举例说明。
田元祥翁维良陆芳
关键词:中医样本量
银杏叶制剂治疗抑郁症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制剂联合西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CBM,Pubmed等6个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与银杏叶制剂治疗抑郁症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共检索到文献242篇,最终筛选到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共12篇。然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银杏叶制剂联合西药治疗抑郁症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杏叶制剂联合西药治疗抑郁的临床疗效方面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组,OR=2.48,95%CI(1.77,3.45),P<0.00001。同时,联合应用银杏叶制剂可降低HAMD量表评分,改善抑郁症状,MD=-3.22,95%CI(-4.25,-2.19),P<0.00001。结论:银杏叶制剂治疗组与西药常规治疗组比较,可提高治疗抑郁的临床疗效,改善抑郁症状,降低HAMD评分,并可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高洪阳陆芳赵阳李庆娜曹唯仪孙明月
关键词:抑郁症银杏叶制剂META分析
功能性胃肠病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方案设计与疗效评价的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结合功能性胃肠病特点,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为例,阐述临床研究方案设计和疗效评价中的要点,以期提高功能性胃肠病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方案设计和疗效评价的质量。同时,文章探讨了一致性评价在功能性胃肠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赵迎盼陆芳高蕊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疗效评价
以叶酸为对照评价中药辨证方及摩罗丹治疗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是当前公认的胃癌前病变,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干预对于减少胃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在此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尚需进一步明确.自2008年3月一2011年3月共纳入383例患者。盲态审核后,确定FAS入...
唐旭东崔全才李理陆芳孟立娜王凤云王萍卞立群周丽雅李振华张澍田吕宾李军祥李保双李慧臻徐有青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
工具变量方法及在中医药实效研究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工具变量方法在中医药实效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注意事项。方法:首先从工具变量的基本准则和假设、模型的应用、工具变量估计量、弱工具变量4个方面简单介绍工具变量应用的方法,然后以一个实例说明工具变量应用的评估标准和注意事项。结果:工具变量方法是一种控制混杂效应的方法,但其应用需基于一系列的统计假设。结论:在评估医疗干预效益的研究中,工具变量方法虽可控制混杂效应,但其一般不作为首选分析方法,如何寻找合理有效的工具变量是中医药实效研究中应用的最大难题。
陆芳李伟高蕊赵阳唐旭东
关键词:不依从性实效研究
病例报告表的设计及其常见问题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CRF)是临床试验中收集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的载体,其设计是否科学严谨直接关系到整个临床试验的成败。本文简介了CRF的设计过程及临床数据采集标准(Clinical data acquisition standards har-monization,CDASH),并对临床试验CRF设计中容易出错的模块和其他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
李庆娜陆芳安丰华高蕊
关键词:病例报告表
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安慰剂模拟效果评价与思考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探讨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安慰剂的模拟效果评价方法和盲法的实施问题,为提高中药双盲临床试验的研究质量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以一个中药新药安慰剂的制作为实例,从形、色、味、气几个方面,通过进行试验药物的可能性判断和安慰剂与试验药的相似性判断,评价中药安慰剂的模拟效果,并分析中药临床试验盲法实施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果评价者对于两种药物是否是试验药物的可能性判断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安慰剂与试验药的相似性,两药在外观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一致性达到100%,但安慰剂在颜色、气味、口味上与试验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一致性分别为50%、10%和15%。结论中药安慰剂在色、气、味上有时很难与试验药完全一致,因此,在试验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受试者和研究者的依从性管理,减少破盲;在试验结束后评估破盲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陆芳唐健元赵阳李庆娜高蕊
关键词:中药新药安慰剂药物临床试验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随机对照试验(RCT)属于一级临床研究设计方案,对多个RCT的Meta分析结果是公认的评价医疗干预措施效果的最佳证据,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N-of-1)是RCT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单个病例自身作为对照,评价某种药物与对照措施比较对患者本身的差异。中医学临床研究离不开个体化,但目前的临床研究中医个体化特征不能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法。N-of-1将科学的临床研究方法与中医自身规律有机结合,其实施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研究过程与中医临床诊疗模式完全吻合;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符合中医学特征;疗效评价方法上,将每个患者的N-of-1数据加权合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灵活评价中医药的疗效。所以,N-of-1可以用于中医不同治则、不同药物剂量、药物不同加减、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等的研究,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于大君翁维良陆芳高蕊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