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清

作品数:85 被引量:48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0篇肝炎
  • 36篇乙型
  • 35篇乙型肝炎
  • 27篇慢性
  • 23篇细胞
  • 23篇慢性乙型
  • 23篇慢性乙型肝炎
  • 20篇病毒
  • 14篇乙型肝炎病毒
  • 14篇干扰素
  • 14篇肝炎病毒
  • 11篇急性肝
  • 10篇肝炎患者
  • 9篇乙型肝炎患者
  • 9篇纤维化
  • 8篇阳性
  • 8篇慢性乙型肝炎...
  • 8篇肝纤维化
  • 7篇乙型肝炎病毒...
  • 7篇恩替卡韦

机构

  • 80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绍兴文理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市第二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公共卫...

作者

  • 85篇郭清
  • 73篇谢青
  • 49篇王晖
  • 44篇俞红
  • 41篇周霞秋
  • 24篇蔡伟
  • 19篇安宝燕
  • 14篇林兰意
  • 12篇赵钢德
  • 11篇周惠娟
  • 11篇徐玉敏
  • 11篇项晓刚
  • 10篇郭斯敏
  • 10篇刘芸野
  • 10篇姜山
  • 9篇谷瑞瑛
  • 9篇石翠翠
  • 8篇贾妮娜
  • 7篇晏春根
  • 7篇陈榕

传媒

  • 23篇肝脏
  • 16篇中华传染病杂...
  • 13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诊断学理论与...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4篇2002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水平及VITRO评分在不同类型肝病患者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原水平和VITRO评分(vWF/血小板计数)对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连续住院的肝损伤患者共122例,其中急性肝病患者50例,慢性肝病患者72例。急性肝病患者再分为急性肝损伤亚组43例,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亚组7例,慢性肝病组分为慢性肝炎亚组2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亚组12例,肝硬化亚组39例。检测并分析所有患者血浆vWF:Ag水平与VITRO(vWF/血小板计数)评分在各组、亚组之间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结果慢性肝病组的血浆vWF:Ag检测值和VITRO评分分别为205.30(185.30~235.35)和2.47(1.57~3.90),高于急性肝病组的172.30(158.30~194.10)和1.00(0.8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组分析中,慢加急性肝衰竭亚组的血浆vWF:Ag检测值和VITRO评分分别为225.40(211.20~237.45)和3.61(2.92~4.69),高于急性/亚急性肝衰竭亚组的196.30(190.30~210.30)和1.28(0.89~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所有患者中,血浆vWF:Ag检测值和VITRO诊断慢性肝病的AUC分别为0.812(95%CI:0.734~0.890,P<0.01)与0.891(95%CI:0.828~0.953,P<0.01);当界值分别为185%和1.35时,其诊断的敏感度为81.9%和79.7%,特异度为70.0%和72.9%,阳性预测值为79.7%和89.2%,阴性预测值为72.9%和82.0%,诊断准确率为77.0%和86.1%。相对于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血浆vWF:Ag检测值和VITRO评分诊断慢加急性肝衰竭的AUC分别为0.833(95%CI:0.610~1.000,P<0.05)和0.940(95%CI:0.000~1.000,P<0.01);当界值分别为215%和2.00时,其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100.0%和100%,特异度为75.0%和91.7%,阳性预测值为70.0%和87.5%,阴性预测值为100.0%和100%,诊断准确率为84.2%和94.7%。结论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浆vWF:Ag水平与VITRO评分高于急性肝病患者,肝衰竭时尤其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VITRO的诊断价值大于vWF:Ag
庄焱王晓琳刘珂慧徐玉敏谢敬东林之莓王晖谢青郭清
关键词: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肝衰竭急慢性肝损伤
暴发性肝衰竭中Toll样受体2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分析D-氨基半乳糖(D-Gal)/脂多糖(LPS)诱导的暴发性肝衰竭模型中肝组织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变化及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关系,探讨TLR2在启动炎性应答而致肝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BALB/C小鼠腹内联合注射D-Gal 900 mg/kg与LPS 10μg/kg后观察其存活率,并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转氨酶和血浆IL-18、TNF-α和IFN-γ含量。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Tanon Gis2.0软件分析各时间点肝组织中TLR2 mRNA表达,并与血浆IL-18、TNF-α、IFN-γ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组织TLR2蛋白的表达。 结果 给药后4 h,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与0 h比较,P<0.05);10 h小鼠死亡率达80%。血浆IL-1 8、TNF一α和IFN-γ含量逐步上升,IL-18在1 h即显著升高,之后持续高表达;TNF-α在2 h、5 h有两个分泌高峰;IFN-γ在2 h前增加不明显(F=2.5 7,P=0.1 3),但3 h及以后则显著升高(与0 h比较,P<0.01)。正常小鼠肝组织少量表达TLR2 mRNA,给药后1 h表达即显著增强(与0 h比较,P<0.05);免疫组织化学也显示TLR2蛋白有类似的变化,尤其肝窦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表达更为显著;且部分肝细胞凋亡、坏死后,残存肝组织仍有较高TLR2表达。相关分析表明,肝组织TLR2
晏春根谢青周霞秋徐玉敏俞红郭清
关键词:IL-18肝组织IFN-Γ暴发性肝衰竭正常小鼠
病毒性肝炎红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4
1996年
病毒性肝炎红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检测及意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传染病科(200025)周霞秋,郭清,严振宜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系(200025)李立群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一种含有半胱氨酸的三肽(γ-谷氨酸-半胱...
周霞秋郭清严振宜李立群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红细胞谷胱甘肽
血清sST2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ST2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筛选并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瑞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慢性HBV感染者105例,其中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组4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59例,另纳入健康对照(HC)组20名。其中CHB均行肝穿刺活检,根据肝脏病理学Ishak评分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无或轻度肝纤维化F0-2组(n=12)、中度肝纤维化F3-4组(n=12)、重度肝纤维化F5组(n=12)及肝硬化F6组(n=23)。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清IL-33和sST2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B组中肝硬化F6亚组sST2水平为(21.3±4.7)ng/mL,明显高于F5亚组、F3-4亚组、F0-2亚组[(5.1±0.8)ng/mL、(5.6±0.8)ng/mL、(3.8±0.4)ng/mL,均P<0.05]及HC组[(6.9±0.7)ng/mL,P<0.05],但低于HBV-ACLF组[(63.5±3.9)ng/mL,P<0.01]。所有患者的血清sST2水平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与血清白蛋白、血小板水平呈负相关(均P<0.01),而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无显著相关性。血清IL-33水平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6亚组:(4.7±1.0)pg/mL、F5亚组:(4.2±0.7)pg/mL、F3-4亚组:(4.1±1.1)pg/mL、F0-2亚组:(5.4±2.0)pg/mL、HC组:(5.5±0.9)pg/mL、HBV-ACLF组:(5.4±0.5)pg/mL。结论血清sST2表达水平与CHB患者的肝纤维化进展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IL-33与CHB肝纤维化进程及疾病进展无关。
林兰意姜绍文莫瑞东项晓刚赖荣陶王晖赵钢德蔡伟郭清许蓓谢青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的表达变化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微小RNA(miRNA)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与炎性反应的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者17例,急性乙型肝炎发作期、病毒清除期和恢复期患者各2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各20例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0例.分离PBMC,采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NA146、miRNA155、miRNA181、IFN-α、IFN-β、IFN诱导基因54(ISG54)、IFN调节因子5(IRF5)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中miRNA155的表达水平在急性发作期(2.386±1.835)较高,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98±1.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7,P=0.045),随疾病进入发作期、病毒清除期(1.633±2.291)、恢复期(0.642±0.836),其表达逐渐降低(F=2.122,P=0.022).同时IFN-α、IFN-β随急性发作期(7.059±9.594、4.767±6.725)、病毒清除期(2.216±2.148、1.750±1.403)和恢复期(0.642±0.836、1.201±0.779)其表达也逐渐降低(F=1.880,P=0.038;F=1.835,P=0.048).相关性分析发现,miRNA155与IFN-α、IFN-β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483,P=0.004;r=0.660,P=0.0002).在急性HBV感染患者中,miRNA155的表达与ALT、Tbil均呈正相关(r=0.342,P=0.006;r=0.322,P=0.011),但与血清HBV DNA载量无相关性.miRNA181在HBV感染者PBMC中的表达,除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期(1.873±0.998)外,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307±0.935)(F=2.072,P=0.045),但HBV感染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NA146的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 在HBV感染过程中,miRNAs参与了宿主的抗HBV免疫反应,并与细胞因子表达相关.
王琳谢青龚邦东安宝燕徐玉敏蔡伟王晖周惠娟郭斯敏俞红郭清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单核细胞
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尾肽、层粘蛋白与Ⅳ型胶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分析了166例肝病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尾肽(PⅢNP)、层粘蛋白(Ln)与Ⅳ型胶原(Ⅳ-C)。结果是:HA、PⅢNP、Ln在各型肝病人中血清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1),IV-C在除急性肝炎组外的其余各组血清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HA、PⅢNP、Ⅳ-C的含量,慢活肝、肝硬化组的病人高于慢迁肝组的病人(P<0.01)。肝硬化组病人Ln高于慢迁肝组病人(P<0.05)。HA、PⅢNP、Ⅳ-C、Ln与SB、ALB有相关性,而与ALT无关,慢活肝组病人PⅢNP平均值高于肝硬化组的病人。提示这些肝硬化指标在反映肝纤维化程度上有实用意义,似乎PⅢNP更能功态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但这些肝纤维化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受肝细胞损害的影响。
朱明风王路明陶静芬郭清袁济民
关键词:肝炎透明质酸层粘蛋白胶原
Toll样受体4在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介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表达被引量:25
2004年
目的 研究D 氨基半乳糖 (D Gal) /内毒素介导的急性肝损伤模型中肝组织细胞Toll样受体 4 (TLR4 )的表达变化 ,探讨TLR4在识别内毒素、启动炎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腹内注射D Gal90 0mg/kg与内毒素 (即脂多糖 ,LPS) 10 μg/kg后 0~ 7h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含量以评价肝功能 ;另随机取10只小鼠给药后观察致死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TanonGis 2 .0软件分析不同时间点肝组织中TLR4mRNA表达 ,并与血浆TNF α含量进行相关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组织TLR4蛋白的表达。实验数据用SAS软件分析。结果 给药后 4h ,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 (与 0h比较 ,P <0 .0 5 ) ;血浆TNF α含量逐步上升 ,在 2h、5h有两个分泌高峰 ;7h小鼠开始死亡 ,10h致死率达 80 %。正常小鼠肝组织少量表达TLR4mRNA ,给药后表达明显增强 (与 0h比较 ,P <0 .0 5 ) ;免疫组织化学也显示TLR4蛋白有类似的变化 ,尤其肝窦内皮细胞、库普弗细胞表达更为显著。血浆TNF α含量与肝组织TLR4mR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肝内细胞膜上表达的TLR4可能通过启动下游的炎性应答基因表达及细胞因子释放而诱导出肝组织对LPS的炎性应答。因此 ,调控TLR4表达可能?
晏春根谢青周霞秋徐玉敏俞红郭清
关键词:TOLL样受体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急性肝损伤
RIG-I诱导IFN的产生障碍在HBV持续感染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是近几年发现的胞浆中能够识别病毒RNA并诱导干扰素表达和分泌的重要模式识别受体,在抗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RIG-I在HBV感染中起一定作用,本文对RIG-I在诱导...
赵钢德谢青石翠翠王晖项晓刚林兰意郭清余红
文献传递
恩替卡韦治疗核苷(酸)类初治或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年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了解恩替卡韦(ETV)对核苷(酸)类药物初治和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感染科门诊随访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的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肝功能、HBV DNA定量、HBsAg定量、HBeAg阴转、耐药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87例患者中,32例(37%)为恩替卡韦初治患者,55例(63%)为拉米夫定(LAM)或阿德福韦酯(ADV)经治换用恩替卡韦的患者。恩替卡韦初治组,阿德福韦酯经治组和拉米夫定经治组,7年累计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100%(32/32),97%(30/31)和62%(13/21);7年累计耐药率分别为3%(1/32),3%(1/31)和38%(8/21);7年累计HBeAg阴转率为47%(9/19),45%(13/29)和20%(3/15);其中阿德福韦酯经治组有两例患者达到HBsAg清除。在所有的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较HBeAg阳性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更高(P=0.012),7年累计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91%(21/23)和89%(57/64)。在恩替卡韦初治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同样比HBeAg阳性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率高(P=0.001),累计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100%(13/13)和100%(19/19)。3组病毒学应答率比较,恩替卡韦初治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经治患者和拉米夫定经治患者(P<0.001)。结论恩替卡韦初治患者长期疗效佳,耐药低,安全性好,阿德福韦酯经治患者序贯恩替卡韦仍能取得较好的长期疗效,但是对于拉米夫定经治患者来说,选用恩替卡韦长期治疗存在较高的耐药风险。
孙振广刘柯慧曹竹君陈榕刘芸野赖荣陶郭清谢青王晖
关键词: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测定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并探讨其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79例CHB、77例LC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检测76名正常人血清瘦素水平作为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B和LC患者,无论男女其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且CHB患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LC患者。以上3组血清瘦素水平女性均高于男性。结论:CHB和LC患者,不论肝功能异常程度如何,其血清瘦素水平均低于正常人,其原因与肝脏受病毒感染损伤、肝脏功能异常明显相关。
俞红谢青周霞秋秦爱兰郭清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血清瘦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