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丽丽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学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口语
  • 1篇形式教学
  • 1篇意义教学
  • 1篇英语
  • 1篇英语口语
  • 1篇语词
  • 1篇生态视角
  • 1篇外语
  • 1篇外语写作
  • 1篇校本
  • 1篇写作
  • 1篇量表
  • 1篇母语
  • 1篇口语
  • 1篇口语教学
  • 1篇混合式
  • 1篇混合式教学
  • 1篇混合式教学模...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作者

  • 6篇田丽丽
  • 1篇刘力
  • 1篇王珠英
  • 1篇贾国栋
  • 1篇刘启升

传媒

  • 2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Chines...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形式教学对二语接受型词汇成绩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本研究通过比较形式教学(focus—on—forminstruction)与纯意义教学(focus—on—meaninginstruction)对二语接受型词汇成绩的不同影响,探讨了形式教学对词汇学习的作用。某高校117名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被分成形式教学组和纯意义教学组,参加了为期六周的培训以及词汇的前测、即时后测和延时后测。研究结果表明,形式教学组的词汇即时后测和延时后测成绩明显优于前测成绩;同时,形式教学组的延时后测成绩也明显优于纯意义教学组。这一结果表明形式教学对二语接受型词汇学习十分有效。
田丽丽
关键词:形式教学
生态视角下外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被引量:5
2023年
新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主流。本文梳理了外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提出了构建生态视角下的外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公共英语写作课程为例,阐述了外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行、评价和启示,为实施外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实践依据。
田丽丽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外语写作教学模式生态视角
从Jiang Nan词汇表征处理模型看母语与二语词汇学习被引量:4
2012年
本研究从Jiang Nan的二语词汇表征和处理模型出发对母语在二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假设,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假设进行了验证。80名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接受了为期6周的培训并参加了词汇的前测、即时后测和延时后测。结果基本证实了研究假设:母语在词汇发展的早期对二语词汇学习起促进作用,之后便逐渐减弱并消失;母语的作用同时受学生已有词汇水平的影响。
田丽丽
关键词:母语二语词汇学习
Word Concreteness and Word Translatability:Rel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15年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 between word concreteness and word translatability. Translatability was operationalized in terms of both lexical and semantic cross-transparency. Two separate scales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concreteness of 123 target English words and their translatability into Chines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word concreteness and translatability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and that word concreteness determines the extent of semantic closeness betwee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word pairs. Concreteness might be a variable that influences how translatable a word i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However, this influence mainly applies to the semantic cross-transparency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not the lexical cross-transparency. A link was proposed between the levels of translatability of a translation pair according to concreteness and associated properties.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particular the "translation effect" and teachers' "codeswitching" behavior.
Hu Bo田丽丽
关键词:BILINGUALISMCONCRETENESSTRANSLATABILITYCODESWITCHING
在线英语写作课程多元反馈吸收研究被引量:19
2022年
随着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日渐丰富,如何有效构建在线课程环境下的反馈机制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外语教学研究关注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关于在线写作课程多元反馈吸收的研究相对匮乏。本文以五位学生的90篇作文文稿和1222条反馈评语为语料,以社会文化活动理论为框架,从反馈吸收率和影响反馈吸收因素两个方面,探讨在线课程环境下学生对于批改网-同伴-教师多元反馈的吸收过程。结果显示,学生能够从不同反馈来源吸收不同类型的反馈,并进行多稿修改。批改网和同伴的反馈数量最多,吸收率较低,教师反馈的数量最少,但吸收率最高。教师反馈可以弥补批改网反馈和同伴反馈的不足。在线课程环境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强,反馈特性、学习者因素和在线课程环境对反馈吸收产生动态交互影响。
田丽丽周羽
新《量表》下校本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被引量:5
2019年
在简要回顾了十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历程后,本文首先指出新时期高校制定校本大学英语口语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介绍了《英语口语能力标准》开发的理论基础、参照文献、内容构成、实施方法、实施效果等,最后认为,在国家《量表》颁布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导下,建立校本化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标准不仅可行而且还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贾国栋王珠英刘力田丽丽冯瑞敏刘启升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量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