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东
- 作品数:72 被引量:26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术后死亡概率的预测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术后 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 ,建立其死亡概率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 6年来病房收治的 113例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的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病例 ,对影响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 L 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3例病人 ,术后 30 d病死率为 2 7.4 %。单因素检验表明 ,意识水平、出血量、出血半球、伴发缺血性心脏病和锥颅手术时间是影响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术后 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意识水平 (OR =2 .6 0 6 ,P <0 .0 1)和出血量 (OR =1.0 38,P <0 .0 1)是重要的危险暴露因子 ,锥颅时间是保护因子 (OR =0 .6 4 5 ,P <0 .0 5 )。其死亡概率预测模型表达式为 :L ogit P =- 4 .0 35 +1.0 19X意识 +0 .0 38X出血量 - 0 .4 16 X锥颅时间 。该模型预测急性期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脑出血患者术后 30 d生存的灵敏度为 90 .2 %。结论 急性期行锥颅抽吸血肿治疗幕上脑出血患者术后 30
- 王卫东王洪典江文陈长生王津存万琪
- 关键词:脑出血LOGISTIC模型
- 缺血性脑损伤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元发生被引量:13
- 2002年
- 王卫东江文王洪典万琪
- 关键词:神经元脑缺血5-溴脱氧尿核苷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VEGF及P选择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P选择素的水平 ,并探讨VEGF与血小板激活可能的联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62例CHF患者血浆P选择素及VEGF水平并与 19例健康查体者作对照 ,同时测定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CHF患者血浆VEGF及P选择素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随着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加重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P选择素水平逐渐升高 ;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LVEF值 ,两者呈显著的负相关 (r =-0 3 0 6,P<0 0 5 ) ,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P选择素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 (r =0 2 94,P <0 0 5 )。结论 :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P选择素水平是反映CHF患者心功能程度有价值的检测指标 ,CHF患者活化的血小板可能通过包括VEGF在内的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
- 申屏秋王卫东李闽云徐江平陈燕郭国民杨菲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选择素酶联免疫吸附法充血性心力衰竭
- 脊髓压迫症患者早期静态平衡功能的定量测评及分析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了解脊髓压迫症(Compressivemyelopathy)患者早期的平衡功能,验证平衡功能定量检测指标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日本产人体摆动平衡测试仪定量测试34例早期脊髓压迫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并对所获定量检测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脊髓压迫症患者总轨迹长(LNG)、包络面积(Envarea)等平衡功能检测参数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早期脊髓压迫症患者平衡能力明显降低。结论人体动摇平衡测试仪作为一种定量分析平衡功能障碍的检测手段,可以为临床了解脊髓压迫症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以及判定治疗效果提供帮助。
- 王津存万琪宋林琳万群王洪典王卫东江文
- 关键词:敏感性脊髓压迫症疗效判定
- 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再灌注脑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 :使用四血管阻断方法 (4 VO)制作成年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神经前体细胞 (BrdU)标记分裂细胞方法 ,观察、比较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 3、6、1 2、2 4、36天时补阳还五汤干预组大鼠与相应对照组大鼠之间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 :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 ,空白干预缺血组大鼠各时间点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水平与缺血对照组大鼠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补阳还五汤干预组大鼠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量较缺血对照组大鼠和空白干预组大鼠则明显增加 (P <0 0 1 )。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明显促进缺血再性灌注脑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水平的上调 。
- 余小骊谭洁柴长春徐江平王卫东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缺血性脑损伤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发生
- 福辛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内皮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观察福辛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内皮素 (ET)水平及心功能变化的影响 ,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8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和常规治疗组 ,另有 38例健康受试者选为对照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福辛普利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12周后ET水平 ,同时间点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二尖瓣血流最大流速E峰和A峰比值 (E/A)。结果 CHF患者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福辛普利治疗 12周后 ,CHF患者的ET水平显著降低 ,LVEF、E/A值显著提高。结论 CHF患者ET水平增高可作为判断CHF病情的指标之一 ;福辛普利可降低CHF患者的ET水平 ,改善CHF患者的心脏功能。
- 李闽云申屏秋王卫东杨欣国陈燕郭国明龚汉杰
-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内皮素心脏功能福辛普利
- C反应蛋白的检测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意义
- <正>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方法:对于发病后1-7天内入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血清学CRP的检测,同时与性别、年龄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
- 熊友生王伟王卫东
- 文献传递
- 成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9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成年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海马齿状回神经的影响 ,并探讨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发生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 4支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 ,应用 5 溴脱氧尿核苷 (5 bromodeoxyuridine ,BrdU)标记分裂细胞、观察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 3、7、14、2 1d时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并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确定新生细胞的分化特点。结果 全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增殖速度在 7~ 14d时明显增加 ,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2 1d时恢复正常水平。新生细胞大多迁移入颗粒细胞层 ,并分化为神经元。结论 缺血性脑损伤可增强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 ,其机制可能与缺血引起的激素水平、神经递质。
- 张志军万琪江文王卫东王洪典
- 关键词: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溴脱氧尿苷神经前体细胞
-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引起脑电图癫痫样改变七例报告被引量:1
- 2001年
- 刘宙美王卫东
- 关键词:氟乙酰胺急性中毒脑电图癫痫脑细胞损伤
- 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与防护策略的相关思考被引量:4
- 2018年
- 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此条件下,通信网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多种安全隐患也不断出现,使得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面临着重大挑战。在本文中,对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和防护策略进行了相应探索和分析。
- 艾鑫王卫东赵剑
- 关键词: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