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卫松

作品数:48 被引量:322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市药品检验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清华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中药
  • 8篇细菌内毒素
  • 8篇小鼠
  • 6篇过敏
  • 5篇毒性
  • 5篇中药注射
  • 5篇中药注射剂
  • 5篇注射剂
  • 5篇注射液
  • 5篇细菌内毒素检...
  • 5篇细菌内毒素检...
  • 5篇内毒素检查
  • 5篇内毒素检查法
  • 5篇过敏反应
  • 4篇脂肪
  • 4篇总苷
  • 4篇鲎试剂
  • 4篇细胞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机构

  • 39篇广州市药品检...
  • 22篇暨南大学
  • 11篇广州中医药大...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清华大学
  • 4篇广州市中医医...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一品红制...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大连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广州市医药职...
  • 1篇广东省药品检...
  • 1篇广州市海珠区...
  • 1篇北京大学医院

作者

  • 48篇潘卫松
  • 20篇肖瑛
  • 13篇周永标
  • 8篇张讷敏
  • 8篇肖婧薇
  • 7篇李薇
  • 6篇杜力军
  • 6篇何华红
  • 6篇符路娣
  • 6篇王文佳
  • 5篇潘超美
  • 5篇邢东明
  • 5篇陈志明
  • 4篇吕俊华
  • 4篇刘肃
  • 4篇郑琳颖
  • 4篇赵汝霞
  • 3篇何希辉
  • 3篇谭滴清
  • 3篇庞智慧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兽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今日药学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医药导报
  • 1篇新中医
  • 1篇酿酒科技
  • 1篇中草药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湖北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芍总苷对NAFLD模型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抗氧化机制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抗氧化机制。方法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42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结合饮10%果糖水,饲养6周时,分别随机抽取2只大鼠,取肝脏做HE染色,观察肝细胞病理组织变化。模型组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200 mg·kg-1)、白芍总苷高、低剂量组(200、10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活性和肝脏指数;测定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亚氮合成酶(NOS)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和氧化亚氮(NO)含量的变化;测定大鼠血清果糖胺(FMN)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AST和GST活性以及肝脏指数增高(P<0.01);SOD和GSH-PX活性降低(P<0.01),NOS活性增高(P<0.01),MDA、NO、FMN和AGEs含量升高(P<0.01)。药物治疗4周后,明显降低ALT、AST和GST活性以及肝脏指数(P<0.01,P<0.05),提高SOD和GSH-PX活性(P<0.01,P<0.05),并降低NOS活性(P<0.01,P<0.05)以及MDA、NO、FMN和AGEs含量(P<0.01或P<0.05)。结论白芍总苷具有保肝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赵汝霞郑琳颖潘竞锵陈依雨吕俊华周永标潘卫松肖瑛
关键词:白芍总苷非酒精性脂肪肝抗氧化
血清药理学、血清化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被引量:72
2002年
目的:通过对血清药理学、血清化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的讨论,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现代中药研究提供思路。方法:综述分析相关文献,并结合我们的研究心得,对上述三者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结果与结论:血清药理学与血清药物化学的紧密结合,将有助于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
潘卫松刘美凤石钺邢东明杜力军何希辉张宏印
关键词:血清药理学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药研究中药药效
多西他赛脂质体热原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对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进行热原检查和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建立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的热原控制方法。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热原检查"和"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家兔法对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进行热原检查,并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分别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以60%乙醇溶解后,稀释到640倍时(0.03 mg.mL-1)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作用。结论:对注射用多西他赛脂质体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优于使用家兔法的热原检查对该项目的质量控制。
潘卫松周永标张讷敏肖瑛
关键词:热原检查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鲎试剂
透明质酸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建立透明质酸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2005版《中国药典》二部中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结果:透明质酸钠注射液的检测浓度≤5mg/m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结论: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按限值L=0.05EU/ml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
潘卫松肖瑛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鲎试剂
氨甲苯酸注射液引起溶血反应原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氨甲苯酸注射液引起溶血反应的原因。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规定测定引起溶血反应的氨甲苯酸注射液及其原料的pH值和摩尔渗透压,考察其引发溶血反应的原因。结果:氨甲苯酸注射液引发溶血反应的原因与其pH值范围相关,与其摩尔渗透压无关。结论:产品成品的溶液pH值控制在该品种规定的4.3~4.5之间即可达到保证该品种溶血试验符合规定的目的,同时还可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潘卫松周永标张讷敏肖瑛
关键词:氨甲苯酸注射液溶血试验PH值
猴耳环浸膏对豚鼠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猴耳环浸膏对豚鼠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只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组(地塞米松组)、猴耳环浸膏高剂量组、猴耳环浸膏中剂量组、猴耳环浸膏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诱发,建立豚鼠哮喘模型。各治疗组于致敏后第7天开始灌胃给药。末次激发后24h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g E和NO水平。结果各组与空白组比较,阳性组和猴耳环浸膏中剂量组的IL-4和NO水平明显降低(p<0.01),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猴耳环浸膏对哮喘豚鼠没有体现出治疗作用,但对IL-4和NO的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以上结果提示,猴耳环浸膏的抗炎作用可能不是通过糖皮质激素作用通路而起作用,极有可能是通过对于炎症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而发挥积极的抗炎作用的。
符路娣潘卫松谭滴清王萧肖瑛陈土地
关键词:哮喘IL-4
白芍总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Apelin和Visfat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及脂肪因子apelin和visfatin的影响。方法以果糖-高脂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200 mg.kg-)1,TGP高、低剂量组(200,100 mg.kg-)1,另设正常对照组。用药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apelin-36、visfati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和肝脏指数。结果 TGP高、低剂量组FBG、Fins、LDL-C、TG、apelin-36和visfatin均明显降低,ISI和HDL-C含量明显升高(P<0.01或P<0.05),TGP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ALT、AST和GST的活性及肝脏指数(P<0.01),TGP低剂量也能显著降低A ST和GST的活性(P<0.01)及肝脏指数(P<0.05)。结论 TGP能改善果糖-高脂诱导NAFLD大鼠糖脂代谢异常及拮抗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下调apelin和visfatin的表达,改善肝功能。
郑琳颖潘竞锵杨以琳吕俊华赵汝霞肖瑛周永标潘卫松
关键词:白芍总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APELINVISFATIN
皮肤组织中SOD活性测定的样品制备方法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确定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皮肤组织中SOD活性的生物样品处理方法。方法:用不同的条件制备生物样品后进行皮肤组织中SOD活性的测定。结果:皮肤组织中SOD活性测定的最佳生物样品处理条件是将皮肤组织的匀浆液以0℃,3 000 r/min离心10 min制备得到粗酶液。结论:本研究建立测定皮肤中SOD活性的方法,为评价药品和化妆品对皮肤组织抗氧化、延缓皮肤衰老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潘卫松肖瑛李薇
关键词:皮肤组织SOD活性中药
甘草酸二铵联合丹参注射液对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联合丹参注射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保护作用的协同增效情况。方法将5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组(70 mg·kg^-1)、甘草酸二胺(70 mg·kg^-1)+丹参注射液(0.5 g·kg^-1)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组(140 mg·kg^-1)。尾静脉注射给药,每日1次,连续3 d;按0.01 mL·g-1腹腔注射0.4%的CCl4橄榄油溶液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含量;采用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肝脏组织IL^-1β、TNF-α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的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肝脏组织IL^-1β、TNF-α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与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组比较,甘草酸二胺+丹参注射液组的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肝脏组织IL^-1β、TNF-α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均能不同程度减轻肝脏组织病变。结论甘草酸二胺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联合用药对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能与其增强对炎症因子的调控有关。
符路娣李兆新潘卫松何金洋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小鼠护肝作用
番石榴叶及棠梨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通过对STZ诱导小鼠生成糖尿病模型评价番石榴叶、棠梨的降血糖作用。方法以STZ对小鼠造模、选取血糖≥11.1 mmol/L的小鼠作为糖尿病模型小鼠。根据血糖随机分组后[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格列齐特片)、番石榴叶高剂量组(10 g/kg)、番石榴叶低剂量组(5 g/kg)、棠梨高剂量组(5 g/kg)、棠梨低剂量组(2.5 g/kg)],灌胃给药15 d后,测定小鼠的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于小鼠葡萄糖溶液灌胃0、30、60、120 min进行眼眶静脉取血,测定各时间点血糖值,并计算血糖曲线面积。结果 STZ腹腔注射可导致小鼠血糖升高,体质量下降,糖尿病造模成功率高,维持时间较长,不易自我缓解。连续给药15 d,番石榴叶高、低剂量组,棠梨高、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对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葡萄糖耐受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番石榴叶、棠梨流浸膏有不同程度降血糖作用,以番石榴叶效果较明显。
向婷何晓恩潘卫松
关键词:番石榴叶棠梨降血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