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登峰
- 作品数:14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癌穿孔4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应用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癌穿孔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006年1 月~4月在本院收治的食管癌穿孔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全部均在胃镜引导下行食管带膜金属支架植入术,均一次置管成功,准确率、开张率100%...
- 梁登峰邓卫兵陈敏东
-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穿孔
- 文献传递
- FDG PET在乳腺癌及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在乳腺癌及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乳腺肿瘤患者的FDG PET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和病理诊断比较。结果FDG PET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5.6%,100%和96.6%。在有淋巴结转移的9例患者中,FDG PET检查每例至少有1枚淋巴结表现FDG摄取增强,但所显示阳性的淋巴结均>0.5 cm。结论目前FDG PET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在乳腺癌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不仅对乳腺癌的定性及定位有清晰的显示,对有否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其他器官远处转移的诊断也有重要帮助。
- 梁登峰黄达德邓卫兵邹德环朱旭生
-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转移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脱氧葡萄糖
- 单孔与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分析比较单孔与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对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单孔胸腔镜技术在肺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胸外科收治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肺癌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孔胸腔镜组(单孔组)102例,三孔胸腔镜组(三孔组)8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和炎性反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单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与三孔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单孔组患者的术后胸腔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三孔组[(4.3±1.3)d vs(5.9±1.7)d,P<0.05]。术后第1天和第7天,单孔组患者的皮质醇、生长激素和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明显低于三孔组(P均<0.05),但两组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孔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也明显低于三孔组(P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较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更有利于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减轻机体术后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 谢建将陈敏东陈曲海陈文广梁登峰徐子迅白文杰
- 关键词:肺癌应激反应炎性反应
- 对比单孔、单操作孔及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对比观察单孔、单操作孔及三孔胸腔镜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5例早期NSCLC患者,分为单孔组(38例)单操作孔组(42例)和三孔胸腔镜组(45例),观察3组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单孔组手术时间长于单操作孔及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所有3组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总引流量及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及单操作孔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及操作孔胸腔镜治疗早期NSCLC已可取代三孔胸腔镜技术,其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其中单孔手术对设备及胸腔镜医师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等要求更高,故在设备仍未有突破性的进展时,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可作为治疗早期NSCLC的优先选择。
- 谢建将陈敏东陈曲海陈文广梁登峰徐子迅白文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 草木犀流浸液片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草木犀流浸液片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32例乳腺癌患者给予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术前3d开始用药,4片/次,3次/d,术后连续服用14d,观察患者上肢水肿消退的时间。结果显效21例(65.6%),有效10例(31.3%),总治疗有效率96.9%,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草木犀流浸液片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的确有满意的治疗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梁登峰邓卫兵
-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上肢肿胀草木犀流浸液片
- 纵隔髓外造血瘤样增生疾病的临床探讨
- 2015年
- 目的探讨纵隔髓外造血(EMH)的临床特点,从而为其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总结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双侧后纵隔骨髓外造血组织多发瘤样增生,并对近10年来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的2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需行手术活检取得病理诊断,确诊髓外造血。结论纵隔髓外造血瘤样增生是一种罕见特殊的良性病变,预后良好。但因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均缺乏特异性,当临床中遇到发生在后纵隔脊柱旁的占位性病变,同时患有贫血的患者应考虑EMH的可能性,给予经皮穿刺或者胸腔镜下活检来取得细胞学诊断,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 梁登峰张东升陈敏东陈曲海徐子迅
- 关键词:髓外造血瘤样增生贫血纵隔肿瘤
- 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手术后痊愈率为95.5%,手术后30 d内病死率为4.5%,术后并发症有心律失常15例,肺部感染7例,呼吸功能不全5例,肺不张3例,肾功能不全2例,胸腔出血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伤口感染1例。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42.4%,22.2%。结论高龄肺癌患者能否手术重要的是肺癌的分期和患者心肺功能的测定。肺叶切除是最理想的手术方式,不必过分强调行全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是减少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 梁登峰黄达德邓卫兵陈敏东陈曲海徐子迅
- 关键词:肺肿瘤外科手术高龄
- 食管上段低分化腺癌1例报告
- 1997年
- 食管上段低分化腺癌1例报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180)胸外科梁登峰病理科陈金培患者,男,62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6个月”收治入院。食管钡气造影X线检查,发现食管胸上段主动脉弓水平高度(约T4-T6)长约7cm,呈明显不规则狭窄,粘膜破坏,巨大...
- 梁登峰陈金培
- 关键词:食管肿瘤低分化癌腺癌病例报告
- ^(18)F-FDG鹰眼系统PET在肺癌临床应用上的价值
- 2004年
- 目的 :探讨18F FDG鹰眼系统PET在肺癌的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案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81例怀疑肺部有病变的患者行18F FDG鹰眼系统PET检查 ,根据显像结果及与胸部X线平片、胸部CT、MR和骨扫描等相比较 ,从而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分期和治疗方案作出更合理的判定。结果 :81例患者中PET诊断肺癌 5 1例 ,这些病例CT均报告考虑或怀疑肺癌。PET报告淋巴结转移的有 2 8例 ,CT只有 2 1例报告。而CT有 2例报告肺癌 ,PET却报告为良性 ,这 2例均予手术及行病理检验证实PET准确。PET对骨转移瘤的诊断与骨扫描基本吻合。结论 :18F FDG鹰眼系统PET对肺癌诊断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 ,不仅肺癌病灶部位能清晰显示 ,而且对纵隔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及对骨转移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应用上对鉴别肺部肿瘤的性质、判断肺癌的分期、制定治疗方案、检测肿瘤复发、判定预后及在减轻病人不必要的痛苦和医疗费用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 梁登峰邓卫兵朱旭生邹德环
- 关键词:PET肺癌发射型计算机肿瘤
- 胸部利器伤132例临床分析
- 1999年
- 胸部利器伤在胸外伤急症中较常见,近期有增多的趋势,石应康等[1]认为胸部利器伤占胸外伤的比例,从90年代以前的193%猛增至90年代后的401%。我院1991年1月~1997年7月共收治胸部利器伤132例,对病人救治过程中的经验作如下分析讨论。1...
- 梁登峰陈泗芬
- 关键词:胸部损伤利器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