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洋 作品数:31 被引量:66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理学 文化科学 更多>>
应用gpt delta转基因小鼠模型评价电子烟气溶胶的遗传毒性 被引量:1 2019年 为评价电子烟气溶胶的遗传毒性,采用gpt delta转基因小鼠模型,以外周血网织红细胞为材料,通过微核试验检测电子烟气溶胶造成的染色体损伤作用,Pig-a基因突变试验检测电子烟气溶胶的致突变作用;以肺组织为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电子烟气溶胶对mmu-miR-34a、mmu-let-7a、Akt1、Il-6和Tnf-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电子烟气溶胶低、高剂量组和3R4F参比卷烟烟气低、高剂量组的微核率、Pig-a基因突变频率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烟气溶胶低、高剂量组中mmu-miR-34a、Il-6和Tnf-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电子烟气溶胶高剂量组中mmu-let-7a的表达升高(P<0.05)。3R4F参比卷烟烟气高剂量组中mmu-miR-34a、mmu-let-7a和Tnf-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未检出电子烟气溶胶对gpt delta转基因小鼠有显著遗传毒性,但发现电子烟气溶胶显著影响DNA损伤和炎症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管莹 许亮 尤馨悦 高茜 唐伟锋 米其利 曹易懿 朱洲海 奚晶 刘维映 栾洋 夭建华关键词:气溶胶 遗传毒性 突变 某三甲医院普通门诊人流分布与分时段预约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普通门诊人流分布与分时段预约的应用效果,分析提高预约服务的手段。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科、皮肤科、神经内科3个科室普通门诊的相关就诊数据,回顾分析不同门诊的预约情况、预约患者与非预约患者就诊时间流量分布、非医疗候诊时间、实际就诊时间等情况的差异。结果试点科室普通门诊预约率11. 34%,失约率30. 99%。预约服务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增加实际就诊时间,实现削峰分流,不同科室预约率、预约途径、预约效果存在差异。结论普通门诊分时段预约推行需要根据科室的不同属性,以人流分布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降低失约可能;结合分级诊疗推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陆秉 王慧玲 姚革 是俊凤 邹姮 潘晨麟 栾洋关键词:普通门诊 分时段 预约诊疗 多溴联苯醚BDE-3、BDE-47和BDE-209的体外遗传毒性评价 2020年 目的:对3种代表性多溴联苯醚(PBDEs)BDE-3、BDE-47和BDE-209进行体外遗传毒性评价。方法:采用TK6人淋巴母细胞进行彗星试验、微核试验和TK基因突变试验,同时检测DNA损伤、染色体改变和基因突变3个遗传学终点。每种PBDEs均设定5个剂量组:BDE-3为60、90、120、180和240μmol/L;BDE-47为60、120、180、200和240μmol/L;BDE-209为24、40、120、180和240μmol/L;同时设定溶媒DMSO为阴性对照组。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3种PBDEs在各个剂量下均未能引起TK6细胞彗星的尾长、尾部DNA百分数和尾矩的增加(P>0.05),也均未引起TK6细胞微核率升高(P>0.05)。TK基因突变试验显示,3种PBDEs均能引起TK基因突变频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趋势(相关系数R2BDE-3=0.85,R2BDE-47=0.85,R2BDE-209=0.90;P<0.05),但致突变作用BDE-47强于BDE-3和BDE-209。结论:多溴联苯醚BDE-3、BDE-47和BDE-209对TK6细胞具有致突变作用。 曹易懿 刘维映 尤馨悦 奚晶 陈瑞雪 张新宇 栾洋关键词:多溴联苯醚 彗星试验 微核试验 转基因小鼠基因突变检测系统的应用研究 栾洋遗传毒性早期快速评价方法 被引量:5 2011年 遗传毒性评价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早期、快速地获得药物可能的毒性反应数据,是当前遗传毒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几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或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早期、快速的遗传毒性评价方法,包括AmesII试验、Gadd45 Green Screen试验、高通量体外彗星试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微核试验,主要围绕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简要操作流程、预测毒性的可信度以及与传统方法相比的优缺点等展开。同时简要介绍计算机辅助毒性预测模型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在遗传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武元峰 栾洋 戚新明 任进关键词:遗传毒性 安全性评价 GADD45 遗传毒性研究方法进展 <正>~~ 栾洋文献传递 基于中药成分马兜铃酸致癌性的思考与探讨——本期专题讨论概述 被引量:3 2019年 含有马兜铃酸中药的安全性是近年国内外关注的热点话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栾洋课题组围绕马兜铃酸致癌毒性开展了系列研究,并积极组织学术讨论,继2015年和2018年开展专题讨论会后,再次邀请本领域相关研究人员就马兜铃酸与肝癌的相关性这一科学问题,发表新研究进展、综述和各自不同的学术观点,形成本专辑,以期为中药不良反应(特别是致癌性)的风险评估及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及为如何科学地传承中医药提供宝贵的思路。 栾洋关键词:马兜铃酸 致癌性 药物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低频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4年 体细胞突变的累积与衰老、肿瘤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正常组织细胞中,基因组中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的变异等位基因频率极低,对这类低频突变的检测一直面临挑战。第二代和第三代高通量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的出现,可以实现任意物种全基因组上变异的直接检测,克服传统突变检测技术的诸多局限性。但是常规NGS由于测序错误率较高从而限制了其在低频突变检测上的应用,基于分子一致性测序策略进行错误矫正的高准确性NGS测序技术作为有效的低频突变检测工具,有望在环境诱变剂的评价与研究、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风险评估、人群健康风险监测和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比经典突变检测方法,对基于NGS的低频突变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和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栾洋 尤馨悦 杨劲关键词:高通量测序技术 致突变 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多溴联苯醚的生殖发育毒性 被引量:6 2016年 多溴联苯醚是一类常用的溴化阻燃剂,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普遍存在于环境和生物体内。研究显示其主要具有神经发育毒性和内分泌干扰作用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其可能具有生殖发育毒性,但是相关研究较少。研究表明,PBDEs可通过降低精子质量和引起生殖系统异常从而对雄性动物产生生殖毒性;通过引起细胞凋亡和延长受孕周期从而对雌性动物产生生殖毒性,并可通过胎盘和乳汁从母体中转移至子代体内引起子代畸形和发育延迟的现象。虽然PBDEs在一些国家已经被禁止使用,但PBDEs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环境中。因此需要更多的学者去研究PBDEs潜在的毒性和机制,从而进行风险监测和毒性预防。本文主要从国内外对PBDEs的生殖发育毒性研究进行综述。 奚晶 尤馨悦 曹易懿 马雷雷 栾洋关键词:多溴联苯醚 生殖发育毒性 马兜铃酸Ⅳ_a与2′-脱氧核苷体外反应形成加合物的LC-MS/MS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研究马兜铃酸Ⅳ_a(aristolochic acid Ⅳ_a,AA Ⅳ_a)与2′-脱氧核苷在溶液中的反应,检测可能的加合物,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马兜铃酸Ⅳ_a与2′-脱氧腺嘌呤核苷或2′-脱氧鸟嘌呤核苷在锌尘存在下37℃孵育,通过LC-MS/MS中性丢失模式筛选反应产物,再通过质谱碎裂方式和高分辨质谱进行验证。结果 马兜铃酸Ⅳ_a与2′-脱氧腺嘌呤核苷或2′-脱氧鸟嘌呤核苷的反应较为复杂,产生多种产物。根据预期的加合物分子量(分别为558和574)以及是否具有明显的[MH-116]+子离子,分别筛选到3种和4种可能的2′-脱氧腺嘌呤核苷和2′-脱氧鸟嘌呤核苷加合物。同时,还发现了非“常规”的加合物。在马兜铃酸Ⅳ_a与2′-脱氧腺嘌呤核苷反应混合物中,发现了1种分子量572的可能加合物,而在马兜铃酸Ⅳ_a与2′-脱氧鸟嘌呤核苷反应混合物中则发现了3种分子量590的可能加合物。结论 马兜铃酸Ⅳ_a与2′-脱氧腺嘌呤核苷或2′-脱氧鸟嘌呤核苷体外条件下能够发生反应形成可能的加合物,但加合物结构尚需通过核磁共振光谱确定。 万晶晶 陈瑞雪 奚晶 曹易懿 杨洲 谢天培 张新宇 栾洋关键词:加合物 LC-MS/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