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蓉 作品数:15 被引量:153 H指数:6 供职机构: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儿童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与治疗进展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当反流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到一定程度,达到病理状态和/或给机体带来不适时称胃食管反流病(GERD)。婴幼儿期GER的发生率很高,生后4-5个月内为... 杨玲蓉 江米足文献传递 维生素D缺乏与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评估血清维生素D水平对足月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影响。方法 78例足月EOS新生儿设为研究组(EOS组),60例无感染相关临床和/或实验室表现的健康足月新生儿设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及其母亲均在产后72h内采血进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及母亲孕期维生素D补充情况。结果两组母亲和新生儿之间血清25-OHD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EOS组:r=0.797,P<0.01,对照组:r=0.929,P<0.01)。EOS组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EOS组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母亲孕末期3个月补充足量维生素D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血清25-OHD水平与足月新生儿EOS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杨玲蓉 李桦 杨涛义 张彤 赵如翠关键词:维生素D 新生儿 蛋白芯片技术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我国有很高的感染率,儿童也属易感人群。目前诊断Hp的方法很多,但各有利弊,且在菌株分型、耐药性检测及癌变风险... 舒小莉 程海英 杨玲蓉 章许平 张雁翼 陈学军 江米足文献传递 5-羟色胺信号通路在反流致食管黏膜损伤中的作用 研究背景: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的一种生理现象,但如反流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到一定程度,达到病理状态和/或给机体带来不适时则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典型的GERD症状往往认为与胃... 杨玲蓉关键词:5-羟色胺 胃食管反流 反流性食管炎 5-羟色胺4受体 儿童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黏膜病理特征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了解儿童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病理特点。方法 59例胃镜检查发现黏液湖黄染的患儿进行Bilitec2000胃内胆红素动态监测,对胃黏膜炎症程度、炎症活动性、淋巴滤泡增生、腺体萎缩、肠化、H.pylori感染、胃小凹增生、间质水肿、黏膜浅层血管扩张、固有膜内平滑肌纤维增生10种病理改变进行评分,并作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以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35.6%为病理性十二指肠胃反流(DGR)诊断标准。结果 59例患儿中诊断为病理性DGR22例,占37.3%;胃黏膜病理改变呈活动性炎症12例、淋巴滤泡增生12例、肠化3例、H.pylori感染13例、胃小凹增生10例、间质水肿31例、黏膜浅层血管扩张38例、纤维增生22例,未发现胃黏膜萎缩病例;炎症程度轻度34例、中重度19例,余6例正常。胃小凹增生者病理性DGR的阳性率、最长反流时间和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均大于无胃小凹增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黏膜浅层血管扩张者病理性DGR的阳性率、最长反流时间和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均小于无血管扩张者;其余不同病理改变包括H.pylori感染时病理性DGR阳性率、胆汁反流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肠化时的反流次数外)。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2个,为胃小凹增生和黏膜浅层血管扩张,胃小凹增生为危险因素,而血管扩张为保护因素。结论胃小凹增生与胆汁反流程度有关,是儿童原发性BRG的特征性病理改变,黏膜浅层血管扩张为保护因素。 杨玲蓉 张雁翼 顾伟忠 余金丹 汤宏峰 江米足关键词:胆汁反流 反流性胃炎 胆红素监测 胃黏膜 5-羟色胺信号通路在反流致食管黏膜损伤中的作用 研究背景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的一种生理现象,但如反流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到一定程度,达到病理状态和/或给机体带来不适时则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典型的GERD症状往往认为与胃酸的反流有... 杨玲蓉 张婷 顾伟忠 舒小莉 沈征 杨希 江米足关键词:5-羟色胺 胃食管反流 反流性食管炎 5-羟色胺4受体 文献传递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2 2013年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NICU 145例发生院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45例院内感染患儿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41例(28.3%),大肠埃希菌感染39例(26.9%),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0例(6.9%),其他病原感染55例(37.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和肠外营养是肺炎克雷伯杆菌所致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57、6.95、1.23、14.12、3.01);这5个因素也是大肠埃希菌所致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42、6.73、9.96、0.55、2.13)。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而对左氧氟沙星、美洛培南则比较敏感。结论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及表皮葡萄球菌是NICU患儿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它们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高。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分别是院内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影响最大的危险因素。 杨玲蓉 彭珉娟 李桦 庞毅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肺炎克雷伯杆菌 大肠埃希菌 新生儿 维生素D缺乏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评估维生素D水平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于生后2 h内入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胎龄<36周的早产儿429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是否发生NEC,将429例患儿分为NEC组(n=22)和非NEC组(n=407)。采集早产儿及其母亲入院时外周静脉血进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检测,比较两组早产儿和母亲血清25-OHD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早产儿和母亲血清25-OHD水平相关性,比较两组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情况,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NEC影响因素。结果 NEC组母亲和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均显著低于非NEC组(P<0.001)。两组母亲和早产儿之间血清25-OHD水平均呈正向关(P<0.001)。非NEC组与NEC组早产儿维生素D水平在正常、不足、缺乏、严重缺乏等状况的分布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母亲和早产儿25-OHD水平、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用氧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可能是NEC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母亲和早产儿低血清25-OHD水平与早产儿NEC的发生可能具有相关性,提示母孕期补充维生素D对于预防早产儿NEC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杨玲蓉 李桦 张彤 赵如翠关键词:维生素D 25-羟基维生素D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早产儿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剂或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了解在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基础上,比较肺泡表面活性剂(PS)与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190例Ⅲ-Ⅳ级NRDS患儿,其中男性110例,女性80例;日龄0.5-1.5 h。所有NRDS患儿在应用CPAP的基础上,120例使用固尔苏(一种PS)治疗(A组),70例使用氨溴索治疗(B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后6、24、48 h A组动脉氧分压显著高于B组,但入院后72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呼吸支持时间和用氧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A组机械通气率显著低于B组;A组死亡4例(3.33%),B组死亡5例(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PAP基础上,PS治疗NRDS疗效优于氨溴索,为NRDS患儿首选治疗方案。但在基层医院或无条件使用PS替代治疗的情况下,CPAP合用氨溴索也可作为NRDS患儿的较有效治疗方案。 杨玲蓉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固尔苏 氨溴索 伴或不伴呕吐的急性腹泻患儿的循证治疗指南 被引量:6 2010年 无论是社区诊所还是医院,小儿腹泻均很常见,但其诊治并不规范。本指南基于循证原则,由澳大利亚儿童健康指南制定小组针对发病7d以内的急性腹泻患儿,制订了适合社区诊所和医院的诊治流程和规范化治疗方案,着重于脱水的评估和补液治疗。现介绍如下。 杨玲蓉 江米足关键词:腹泻 循证指南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