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莲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预后
  • 3篇重症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心源性
  • 2篇源性
  • 2篇通气
  • 2篇漂浮导管
  • 2篇重症肺炎
  • 2篇老年
  • 2篇老年重症
  • 2篇老年重症肺炎
  • 2篇患者预后
  • 2篇机械通气
  • 2篇肺炎
  • 2篇分子
  • 2篇肝素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机构

  • 7篇成都市第五人...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李雪莲
  • 4篇张丽涓
  • 4篇王平
  • 4篇王玺
  • 3篇王国祥
  • 3篇杨芳
  • 3篇黄鲜
  • 2篇杨进
  • 2篇宋家志
  • 2篇刁华英
  • 2篇张静
  • 2篇陈燕春
  • 2篇沈钦
  • 1篇张渊
  • 1篇李鸿飞
  • 1篇邹军
  • 1篇冷凌涵
  • 1篇刘婧
  • 1篇李洁颖
  • 1篇王新凯

传媒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2016年《...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心源性肺水肿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方案...
李雪莲
关键词:肺水肿无创机械通气症状缓解
文献传递
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0
2013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7月住重症监护病房(ICU)63例年龄≥65岁的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4ku皮下注射,每日1次,治疗7d。分别于治疗后1、3、7d时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凝血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乳酸(Lac),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7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基本资料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1、3、7d分别有1、1、2例出血;治疗组分别有0、1、3例出血。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1d、3d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d(分):19.33±5.90比20.31±4.97,t=0.775,P=0.441;3d(分):18.69±4.88比17.41±3.83,t=1.272,P=0.207],7d时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13.92±3.61比16.20±4.23,t=2.480,P=0.016)。两组患者在观察期间各凝血指标均无差异(均P〉0.05)。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仅治疗后7d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mmHg(1mmHg=0.133kPa):110.52±28.57比95.47±24.17,t=-2.354,P=0.022]。两组患者治疗后7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略短于对照组(h:147.45±111.45比192.20±115.57,t=1.704,P=0.093),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d:13.77±5.77比17.22±6.21,t=2.497,P=0.01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能降低APACHEⅡ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王平王玺张丽涓杨芳王国祥李雪莲黄鲜
关键词:重症肺炎低分子肝素机械通气时间
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标志物水平变化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各种慢性肾病若不能有效治疗,最终都会发展为终末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目前,对于ESRD最普遍可行的治疗手段主要是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研究发现ESRD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生密切相关,且CVD是MH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有研究表明肌钙蛋白(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检测有助于发现心血管早期病变并能预测MHD患者的预后,也有研究提示纤维蛋白原对MHD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
宋家志刘婧张丽涓李雪莲张渊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血管疾病
非心源性休克患者脑钠肽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及两者预测预后的价值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非心源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肺动脉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所测得数据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1例非心源性休克患者,置入Swan—Ganz导管,连续3d测定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排血量(co),同时进行血浆BNP定量检测;分析存活患者(8例)和死亡患者(13例)BNP及CVP、PAP、PCWP、CO的差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BNP与CVP、PAP、PCWP、CO的相关性。结果死亡患者人院时血浆BNP浓度(ng/L)显著高于存活患者(708.06±242.58比317.05±140.21,P〈0.05):而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治疗3d后,死亡患者CVP(mmHg,1mmHg=0.133kPa)显著高于存活患者(13.64±4.00比9.92±1.26,P〈O.05),而CO(L/min)显著低于存活患者(4.61±2.06比6.95±1.28,P〈0.05),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PAP(mmHg)、PCWP(mmHg)无明显差异(PAP:20.84±8.48比16.82±4.97,PCWP:13.60±5.71比12.72±4.98,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与CVP、PAP、PCWP、CO均无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157、0.306、0.229、-0.269,P值分别为0.16、0.25、0.09、0.12)。结论血浆BNP和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休克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均有一定价值;但在非心源性休克患者中,BNP增高不能作为反映心功能的指标,不能替代Swan—Ganz导管用于指导治疗。
王玺王平李鸿飞宋家志冷凝涵王新凯李雪莲沈钦黄鲜杨进李洁颖邹军张静陈燕春刁华英
关键词:脑钠肽
床旁置入漂浮导管并发症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床旁置入漂浮导管,安全性以及并发症的处置对策。方法:分析在ICU床旁置入漂浮导管的63例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结果:床旁置入漂浮导管用时短,易操作,并发症发生率低,予以及时正确的处理后未对患者产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在ICU中行床旁置入漂浮导管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置管过程用时短。
冷凌涵王平王国祥杨芳刁华英陈燕春王玺李雪莲杨进张静
关键词:漂浮导管并发症安全性
漂浮导管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脓毒血症患者临床治疗的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分析漂浮导管技术对指导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脓毒血症患者临床治疗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脓毒血症患者60例,跟踪病情变化,其中病情好转患者40例(A组),病情恶化患者20例(B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48 h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率(HR)、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指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记录病情好转组治疗后1~6 d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相比于治疗前,A组患者治疗48 h后CVP、CI指标明显下降(P<0.05),SVRI、HR、PCWP、MPAP指标明显升高(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值相比,A组患者治疗后1~3 d CI、CVP明显降低(P<0.05),PCWP、SVRI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4~6 d内SVRI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 d内MPAP和HR明显升高(P<0.05)。结论漂浮导管技术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脓毒血症患者,能够及时检测外周血管扩张和低血容量的问题,评估病情,在临床治疗的监测指导和预后评估有着重要价值。
张丽涓沈钦陈淘江向相李雪莲
关键词:漂浮导管
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患者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是否能改善患者的APACHⅡ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9月入住我科的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王玺王平王国祥杨芳张丽涓李雪莲黄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