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天英

作品数:20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主题

  • 4篇加缪
  • 3篇《唐璜》
  • 2篇契诃夫
  • 2篇教育
  • 2篇局外人
  • 2篇技法
  • 2篇拜伦
  • 2篇创新创业
  • 2篇创新创业教育
  • 2篇创业
  • 2篇创业教育
  • 1篇点评
  • 1篇东南
  • 1篇动物意象
  • 1篇虚无
  • 1篇叙事
  • 1篇叙事长诗
  • 1篇眩晕
  • 1篇意象
  • 1篇意指

机构

  • 18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北京一零一中...

作者

  • 18篇李天英
  • 2篇李利军
  • 1篇程翔

传媒

  • 7篇天水师范学院...
  • 2篇电影文学
  • 1篇语文建设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贵州工业大学...
  • 1篇襄樊职业技术...
  • 1篇文化创新比较...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教育文化论坛
  • 1篇时代文学(下...
  • 1篇时代文学(上...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璜》中的动物意象及其意指
2009年
诗体小说《唐璜》前前后后共有220多处动物意象的描写。其中,拜伦试图通过复义式互文和隐喻式这两类动物意象,以及与动物意象息息相关的"婴儿"意象强调人本能存在的合理性,展现对人性解放的追求以及回归"自由"的理想。
李天英
关键词:拜伦《唐璜》动物意象
论萨特“虚无”与加缪“荒谬”的共通性被引量:3
2006年
“虚无”和“荒谬”作为萨特和加缪哲学的关键术语,集结了他们对生存最人性化的思考。通过对这两个术语的分析得出萨特和加缪在同一个时代课题下对生存乐观思考的共通性:一方面,“虚无”和“荒谬”都表明了人的生存处境,而且这种处境中充满了挥之不去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虚无”和“荒谬”又体现人了生存的希望,它让我们在生活中勇敢地“带着病痛活下去,”从而穷尽生活的各种可能性。
李天英
关键词:萨特加缪虚无荒谬
《金陵十三钗》后现代技法蠡测
2012年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在导演生涯现代化进程中的又一次转折。其中所融入的后现代技法使其电影震撼人心,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从人物构成来看,拒绝媚俗,但不拒绝世俗;从情节设计来看,追求"共时"叙述的艺术性;从接受的角度来看,以开放性的姿态追求更广泛的审美性和空间。这部电影没有刻意地将这种新的元素作为炫耀的资本,而是潜移默化地体现在细节中,让观众不知不觉在形象的画面、鲜明的主题和清晰的逻辑中领略这种独特的后现代技法带来的新体验。
李天英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后现代
近年来天水文化产业发展述评及展望被引量:2
2015年
2011年以来,天水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在延伸类文化创意经济型产业的发展中不断创新,从而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其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吃老本、难以走出去的尴尬局面,文章认为,应该本着当下情怀,持健康的文化发展的意识,着力发掘文化形态的主观价值,使文化研究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精诚合作、相得益彰,不断提高天水文化产业化水平。
李天英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意
存在主义的英雄“哈姆雷特”
2011年
莎士比亚在人文主义理念崛起的同时,又从人类生存的角度赋予哈姆雷特存在主义的思想意义,从而使哈姆雷特在生存与毁灭的徘徊中坦然面对荒诞,在行动与思想的游离中体现自由选择的意义,在情与理的交织中成全责任,体现了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前瞻性深思。
李天英
关键词:存在主义哈姆雷特
加缪“荒诞人”的非本真生存
2008年
"荒诞人"是阿尔贝.加缪在荒诞理论中描述的重要概念,也是他探索人生存方式的鲜活载体。针对"荒诞人"在操作层面的"反抗"、"激情"和"自由"分析得出"荒诞人"的生活追求是非本真生存的再现,并和加缪在《局外人》中塑造的"局外人"的本真生存形成鲜明的对比。
李天英
关键词:加缪
创新创业教育实质及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法探究被引量:4
2017年
本文以国内外较为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法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反思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问题所在,以凸显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质及其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法的探究的重要性。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并非是建立在功利主义基础上的"实用"教育,而应在于培养具有更高层次信念和情怀的、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而其具体的途径则在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法不但要体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还能作为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系统体现其"五种力量"的整合。
李天英李利军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伤仲永》教学实录及点评被引量:4
2012年
(老师走上讲台前,让在座的36名学生每6人一组围坐在一起。) 师:语文会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东西,今天要学习的《伤仲永>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东西。(给每个同学发一张提前准备好的《伤伸永>及其注释的复印件。)现在请同学们先把课文默读一遍。就读课文内容,不看其他的。
程翔李天英
关键词:《伤仲永》教学实录课文内容复印件同学
爱伦·坡哥特小说新的生命体征
2013年
哥特小说自诞生之日起经历约60年的探索发展,终由于传统模式和消费控制的影响一度使其逐渐走向衰亡,哥特小说与恐怖小说、灵异小说的区别也变的模糊不清,而且大有被取代之势。但是,随着美国文学家爱伦·坡对哥特小说传统的突破与发展,哥特小说被注入新的生命体征,其一,具有魔幻色彩的"死与美结合"的诗意追求;其二,由传统单纯的"心理恐怖"的表现转向具有本体意义的"内心恐怖"的探索,进而以预言的姿态自觉反思人类荒诞的生存处境,使哥特小说充满了超越传统形式的强大生命力。
李天英
关键词:哥特小说生命特征
《布拉格之恋》的悖论式“眩晕”技法
2011年
电影《布拉格之恋》虽改编自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但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电影通过意象、独特的人物脸部以及镜头弱化三个方面展现的悖论式"眩晕"技法精准地传递着文学精神。如果说悖论侧重体现电影外在的看似矛盾又并非矛盾的客观形式,那么眩晕则体现不确定、相对和无法用截然对立的善恶观评判的人生处境这一生存哲理,二者相互依托,又相互深化,全面展现艺术内在的意境。
李天英
关键词:《布拉格之恋》《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处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