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氯霉素人工抗原的制备方法
- 一种氯霉素人工抗原的制造方法,是将氯霉素溶于无水吡啶中,并加入琥珀酸酐,使氯霉素分子导入了羧基,加交联剂EDAC和6-氨基己酸,使氯霉素衍生物中的羧基与6-氨基己酸中的氨基缩合,增长了碳链,然后与载体蛋白质进行偶联,得到...
- 陈正贤邬建敏叶兴乾沈立荣吴建祥马志超徐正
- 文献传递
- 桑皱褶花叶病及皱褶螺原体的研究被引量:4
- 1994年
- 桑皱褶花叶病是一种由螺原体寄生引起的桑树病害,通过嫁接,昆虫及汁液传病,近年在浙江省局部地区蔓延危害。病原螺原体在革兰氏染色反应中呈阳性反应,能在植物性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成功。螺原体形态有圆形、椭圆形、螺旋形和线状等。圆形粒体直径为83~700nm,基本螺旋体大小为364~833nm×82~119nm,线状体长为3.0~4.5μm,宽为100nm。本病原寄主范围较广。土霉素(250~500mg/kg)对本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病原螺原体的生活力及致病性均强,经液体培养1a后,能对无病实生苗传毒成功。
- 张月季洪健徐正高其康游汝恒
- 关键词:桑树花叶病离体培养
- 植物种子传带病原螺原体的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经过1990—1993年的调查研究,明确了一些感染螺原体的植物的种子是能传带病原螺原体的,如大麦、菜豆、普通豇豆、长豇豆、赤豆、樟树、桤木、紫荆、紫茉莉、紫薇、桑树、木芙蓉、木槿及海州常山等10多种植物。并明确了种果的不同部位其螺原体含量不同,同一部位不同采集时期其所含螺原体数量也有差异。关于螺原体的分布扩散情况均为先到达果皮然后最终到达种子的种仁。关于豆科植物的种子的检测,由于其本身的吸收作用较强,必需采取转管培养的方式。 利用紫外吸收测定液体培养中的螺原体含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于植物及其种子中螺原体繁殖速度及数量比较上的检测等等。
- 张月季杨杰徐正游汝恒孙国良
- 关键词:种传病害螺原体紫外吸收植物
- 一种氯霉素-颗粒细胞偶联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一种氯霉素-颗粒细胞偶联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氯霉素溶于无水吡啶中,并加入琥珀酸酐,使氯霉素分子导入了羧基,加交联剂EDAC和6-氨基己酸,使氯霉素衍生物中的羧基与6-氨基己酸中的氨基缩合,增长了碳链,然后与颗粒细胞进行...
- 陈正贤邬建敏叶兴乾沈立荣吴建祥马志超徐正
- 文献传递
- 桑花叶病病原及化学药剂治疗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桑花叶病的症状种类较多,是由多种植物病原病毒寄生引起发病,其中有一种是暂定名为桑斑块花叶病,其症状主要是形成退绿斑块花叶,畸形叶或叶形变长。病原病毒为球形,直径25~30nm,主要通过嫁接传病。化学药剂吖橙对此病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使病桑树康复并增产。
- 张月季洪健游汝恒徐正
- 关键词:花叶病病原化学药剂症状嫁接
- 大麦矮化病的研究被引量:2
- 1989年
- 大麦矮化病是一种黄化类型的植物病害,发病植株表现明显的矮化症状,故取名之。1976年3月下旬首先在本校农场早熟3号大麦上发现,1980年春本校农学系有关同志送来此病株样品,1984年春又由奉化县后琅乡有关同志寄来此病株样品,1987年春东阳县佐村区农技站告知该县也有此病发生。自1976年春至1988年秋,作者等对此病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今将调查研究的经过及结果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 张月季徐正洪健孙国良马富根游汝恒
- 关键词:大麦矮化病
- 一种新版涉税记录簿的发明
- 一种新版涉税记录簿的发明,其特点是:记录簿中印有纳税企业名称、企业简称、名称对映的拼音缩写字符串、以及条形码标识,条形码中除含有企业唯一标识数码外,还有企业经办人的次序代码以及防伪码。并且记录簿中还加载有企业的常规信息如...
- 陈正贤徐正
- 文献传递
- 环境扫描电镜在生物学上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0年
- 本文介绍了环境扫描电镜的结构和原理 ,通过观察几种典型生物样品 ,讨论了该仪器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洪健徐正
- 关键词:生物学
- 微波处理在植物种传病毒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4
- 1993年
- 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频率为300—300000兆赫。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微波炉可用于对非金属物质加热、干燥、脱水、灭菌、杀虫。据以往有关试验报告,微波处理5min钟,能杀灭人民币和菜饭票上的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者等曾试验证明微波处理有抑制植物体内螺原体的作用。本试验将其应用于植物种传病毒病的防治,主要结果如下。
- 张月季杨杰游汝恒徐正
- 关键词:微波种传病毒大麦
- 小麦白粉病菌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
- 2000年
- 运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了小麦白粉病菌的超微形态。通过控制样品室气压和样品冷台温度 ,未经任何处理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可保持湿润 ,形态完好 ,无严重变形和“充电”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十分适用于植物病理学研究。
- 徐正洪健胡东维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