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畸形
  • 6篇手术
  • 4篇增宽
  • 4篇细胞
  • 4篇眶距
  • 4篇眶距增宽症
  • 3篇头颅
  • 3篇头颅畸形
  • 3篇缺损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截骨
  • 3篇骨吸收
  • 3篇成骨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术后
  • 2篇颌面
  • 2篇隆鼻

机构

  • 2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西省人民医...

作者

  • 27篇徐梁
  • 21篇韦敏
  • 20篇俞哲元
  • 17篇袁捷
  • 10篇段惠川
  • 8篇李东
  • 7篇曹德君
  • 7篇白珊珊
  • 3篇曹谊林
  • 3篇耿英楠
  • 3篇刘伟
  • 2篇姜陶然
  • 2篇董佳生
  • 2篇侯瑞
  • 2篇黄晓翔
  • 2篇朱一佳
  • 1篇许峥
  • 1篇赵嘉琦
  • 1篇余东
  • 1篇冯胜之

传媒

  • 7篇组织工程与重...
  • 6篇中华整形外科...
  • 6篇中华医学美学...
  • 3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四届华东六...

年份

  • 2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rouzon综合征面中部截骨牵引术后气道改变的影像学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Crouzon综合征患者面中部截骨牵引术后上呼吸道的影像学变化,以及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Crouzon综合征患者15例,予以LefortⅢ或Monobloc截骨+面中部外置牵引器植入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行面中部牵引成骨(1 mm/d),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行影像学测量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检查,分析上气道相关骨性面积、气道狭窄点距离、上气道体积及呼吸功能指数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腭咽以上气道相关骨性面积较术前显著增大,上气道鼻咽及腭咽处狭窄点宽度明显增宽,上气道体积也有显著性增加;睡眠呼吸监测结果提示,患者呼吸功能相关指数均较术前有显著好转。结论面中部牵引成骨可有效改善Crouzon综合征患者的上呼吸道通气情况,矫正患者阻塞性呼吸障碍。
徐梁段惠川马晧钧李东周思政俞哲元韦敏袁捷
关键词:CROUZON综合征影像学分析睡眠呼吸监测
肋硬骨-软骨联合隆鼻修复创伤后鼻畸形
2021年
目的探讨利用肋硬骨-软骨移植重建鼻部支撑支架修复创伤鼻畸形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共16例患者因重度外伤后鼻畸形,行肋硬骨-软骨联合隆鼻术。手术前后均完善相关检查,拍摄标准照片并行头颅三维CT扫描。通过头颅三维CT重建测量患者手术前后的鼻翼宽度、鼻背长度、鼻小柱高度以及鼻软组织三角的角度;评价术后鼻部通气效果、鼻外形满意度;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结果患者术后1年,鼻底宽度及鼻小柱高度较术前有了明显改善(P<0.05);鼻背长度及鼻软组织三角的角度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鼻部外形效果,并改善了通气功能。胸部肋骨供区无明显并发症,鼻部移植物无明显弯曲、吸收,无二次手术修复者。结论肋硬骨-软骨联合隆鼻修复创伤鼻畸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显著改善患者鼻部通气功能并塑造良好外形,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创伤鼻畸形修复方法。
高嘉蔓徐梁姜陶然俞哲元曹德君
关键词:隆鼻术
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乙酸与滑膜细胞共同构建组织工程化腱鞘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目前对于腱鞘的修复主要运用网腱膜、自体静脉和生物膜等腱鞘的替代品,其缺点是无生物学功能,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结构与功能的重建。实验采用可吸收生物材料聚羟基乙酸与滑膜细胞共同构建组织工程化腱鞘,验证其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5-09/2007-03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取Leghorn鸡滑膜腱鞘,体外消化培养获得滑膜细胞并大量扩增后,取第2代滑膜细胞与聚羟基乙酸生物材料复合,形成大小1.5cm×1.0cm,厚1.0mm左右的细胞生物学支架,体外培养6d后,将支架包绕在硅胶管上回植到裸鼠皮下及将支架直接回植于鸡爪原位腱鞘缺损处,以未接种细胞的单纯聚羟基乙酸包绕硅胶管为对照组,体内培养3,6周后取材观察。整个实验过程中对滑膜细胞及两种情况下构建形成的组织工程化腱鞘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①所获得的滑膜细胞分为A、B型滑膜细胞,A型滑膜细胞形态呈巨噬细胞样,B型滑膜细胞形态呈成纤维样,且随着滑膜细胞的扩增,A型滑膜细胞比例逐渐减少,到第2代时,基本全部为B型细胞。②在裸鼠皮下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腱鞘第3周、第6周时有新生组织产生,且具有弹性,失去支撑后仍可保持形状,而单纯聚羟基乙酸对照组在第3周时只有少量新生组织,到第6周时新生组织消失。③在Leghorn鸡原位处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腱鞘第3周时内壁光滑,与肌腱无粘连,第6周时形成与正常腱鞘相似鞘膜。结论:应用组织工程技术可以构建与正常组织相似的组织工程腱鞘。
曹德君徐梁刘伟韦敏曹谊林
关键词:滑膜细胞聚羟基乙酸
宽下位蒂骨膜瓣降低额骨骨瓣吸收率的临床观察
2019年
目的研究颅内外联合径路手术中,宽下位蒂的颅骨骨膜瓣对额骨窗回纳骨瓣术后骨吸收的影响。方法试验组为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5~9岁,眶距增宽症10例,Crouzon综合征2例,于颅内外联合径路手术中制备宽下位蒂颅骨骨膜瓣回纳修复额骨骨窗。对照组为回顾性选取的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同一医院同年龄段接受同类别手术的20例患者,男11例,女9例,年龄5~10岁,眶距增宽症7例,Crouzon综合征12例,Pfeiffer综合征1例,采用传统的颅骨瓣(未被骨膜瓣完全覆盖)回纳修复额骨骨窗。调取患者术后1周(t1)、术后1年(t2)的螺旋CT扫描数据,所得数据以DICOM3.0格式保存后,输入Mimics18.0软件行三维骨组织重建,选取回纳的骨瓣部分,读取该骨块体积,以(Vt1-Vt2)/Vt1×100%作为骨瓣吸收率,记录归档。用Excel365对2组样本的骨瓣吸收率行F检验,如果满足方差齐性,继而行等方差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试验组12例骨瓣吸收率为8.65%±2.56%,对照组20例骨瓣吸收率为26.51%±5.23%。2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23,P<0.001)。2组病例术后1年随访均未见明显的新增颅骨缺损。结论在颅内外联合径路手术中,宽下位蒂颅骨骨膜瓣可以有效地减轻术后额骨窗骨瓣的吸收。
耿英楠韦敏徐苗徐梁袁捷曹德君俞哲元
关键词:额骨骨吸收骨膜瓣
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腱鞘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滑膜腱鞘,及其在预防肌腱粘连方面的作用。方法取Leghorn鸡48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n=16),切除肌腱外周滑膜腱鞘,采用自身滑膜细胞-PGA复合物修复缺损;对照组1(n=16),切除肌腱外周滑膜腱鞘后,采用空白PGA支架修复缺损;对照组2(n=16),切除肌腱外周滑膜腱鞘后未修复缺损腱鞘。于术后2周、5周取材,采用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试等方法,研究组织工程腱鞘构建情况,分析肌腱表面粘连情况。结果大体观察及HE染色可见实验组形成组织工程化腱鞘,肌腱与腱周组织间空隙明显,较对照组粘连形成较少。力学检测在0.1N的拉力下,实验组肌腱拉伸位移3.24±0.22mm,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为2.49±0.19mm,2.28±0.23mm)。结论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可以成功构建组织工程化滑膜腱鞘,并具有正常腱鞘结构,对于减轻肌腱粘连具有一定作用。
徐梁曹德君刘伟董佳生韦敏曹谊林
关键词:肌腱粘连
应用上唇外侧组织瓣旋转修复下唇缺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求上唇外侧组织瓣在修复较大面积下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下唇缺损情况,设计上唇外侧组织瓣,旋转后插入缺损组织,同时在缺损吻合处,将上层外侧旋转瓣内侧粘膜肌肉向外牵拉形成部分新的红唇,然后逐层相对缝合,修复缺损。结果:自2003年1月应用此方法修复患者6例,术后随访1~2年,唇部外形好,无流涎,无口闭合不全,效果满意。
朱国献徐梁
关键词:下唇缺损
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腱鞘及预防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 研究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滑膜腱鞘及其在预防肌腱粘连方面的作用。方法 取Leghorn鸡48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n=16):采用滑膜细胞-PGA复合物修复原位腱鞘缺损为实验组,采用空白PGA修复缺损为对照组1,腱鞘缺损未进行修复为对照组2。术后2、5、12周时将鸡处死,观察实验组组织工程化腱鞘在体内的形成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行生物力学测试其生物学功能。结果 实验组较两对照组腱周粘连少,且所耗屈曲功小。结论 较两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PGA复合物修复缺损组)可形成与正常腱鞘组织结构相近的组织工程化滑膜腱鞘,且生物力学检测组织工程化腱鞘对于预防肌腱粘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徐梁曹德君刘伟董佳生韦敏曹谊林
关键词:肌腱粘连
游离骨移植在小鼠颅骨缺损中的成活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游离骨移植在颅骨缺损中的成活机制。方法通过将4周龄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头颅骨移植到4周龄裸鼠颅骨缺损来模拟重建骨移植,实验分观察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4~24周后进行大体观察,骨组织面积测量(BTA%)和绿色荧光量(GFP%)的检测。结果大体观察显示,观察组小鼠颅骨左侧缺损术后4~24周逐渐出现成骨,与周围骨组织紧密连接且具有相同的厚度。单纯颅骨缺损区域没有新骨形成,仅被纤维组织覆盖,表明缺损未被修复。组织学提示,观察组术后4、8、12、18、24周颅骨骨移植部位骨组织面积百分比BTA(%)值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绿色荧光量(GFP%)的检测,观察组术后4、8、12、18、24周为(6.33±0.73)%、(3.40±0.68)%、(1.98±0.21)%、(0.81±0.08)%、(0.68±0.06)%,各观察时间点的数据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骨移植在颅骨缺损的成活机制主要是骨的爬行替代和骨再生。
侯瑞白珊珊范博凯徐梁俞哲元韦敏
关键词:骨移植绿色荧光蛋白骨再生
颅骨干骺端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
2020年
目的回顾颅骨干骺端发育不良(craniometaphyseal dysplasia,CMD)病例的治疗过程和临床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2004年6月至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共收治3例CMD患者,第1例为1岁男性患儿,仅给予降钙素等药物治疗;第2例为5岁男性患儿,行鼻腔扩大、眶距缩窄术及內眦韧带移位术;第3例为7岁男性患儿,行颅骨重排+鼻畸形矫正术。观察患儿术后治疗效果。结果第1例患儿通过药物治疗后,实验室检查钙含量、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均恢复正常,随访2个月,无并发症但畸形无改变。第2例患者术后鼻腔明显扩大,眶间距缩窄16~17 mm,但患儿颅面部畸形并未得到明显改善。随访半年,鼻腔功能处于良好状态。第3例患儿术后颅骨厚度由3 cm降至1~2 cm,头颅前后径缩短了6 cm,舟状头畸形明显改善。术后即刻复查DD二聚体为4.25 mg/L,FDP为20.6μg/ml,均较术前(DD二聚体0.98 mg/L,FDP 7.24μg/ml)明显升高。术后2周,因创面感染药物治疗无效,行颅骨重排术后清创术。颅骨重排术后10个月患儿再次因感染入院,CT示骨质吸收,于全麻下行颅骨外露清创缝合术及颅骨修补术。颅骨重排术后16个月随访,患儿病情稳定,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药物治疗对CMD具有一定的作用,而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需要反复多次手术。
耿英楠袁捷俞哲元徐梁段惠川韦敏
关键词:骨吸收
全基因组测序鉴定3对单卵双胞胎中眶距增宽症致病基因突变及其验证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在3对表型存在差异(眶距增宽/眶距正常)的单卵双胞胎中鉴定面裂相关眶距增宽症的致病基因突变并进行验证和机制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5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3对单卵双胞胎,男2例,女4例,年龄5~18岁,双胞胎中均为1例眶距增宽症患者,1例眶距正常者,且眶距增宽均为面裂所致。对3对双胞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筛选眶距增宽症的突变基因。纳入该院同期33例面裂相关眶距增宽症患者和50例健康人作为验证样本,采用Sanger法进行外显子测序,验证全基因组测序筛选出的致病基因。在整形外科手术中获取患者和健康人颅面部骨膜组织,进行细胞培养,测定两组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并进行茜素红染色鉴定细胞成骨分化情况;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骨膜细胞Notch和Wnt信号传导通路mRNA、蛋白表达水平。正态分布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之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s检验。结果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3对双胞胎中的眶距增宽症患者均在MAML3基因发现1个新的同义突变(c.1479 G>A,p.Q493Q)。Sanger法外显子测序结果中,33例眶距增宽症患者中有17例(51.5%)携带该突变;而在50例正常对照者中没有检测到该突变。骨膜来源细胞学实验结果显示:患者来源细胞中MAML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健康者来源细胞;成骨诱导后3、7、14 d,患者来源细胞中ALP活性均高于健康者来源细胞(8.540±1.450、20.740±2.514、24.090±3.213 vs.5.268±0.482、11.680±1.527、13.200±0.592;P值均<0.05);成骨诱导后14 d,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患者来源细胞内红斑形成多于健康者来源细胞,提示MAML3突变可能导致人骨膜来源细胞过度成骨分化;成骨诱导后14 d,与健康者来源细胞相比,Notch信号途径下游的靶转录因子hes1、hes5的mRNA和�
林丽琴白珊珊俞哲元徐梁段惠川朱一佳韦敏袁捷
关键词:双生单卵眶距增宽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