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福江

作品数:16 被引量:10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莞市长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肝炎
  • 11篇乙型
  • 10篇乙型肝炎
  • 8篇慢性
  • 8篇慢性乙型
  • 5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病毒
  • 4篇疗效
  • 4篇阿德福韦
  • 4篇阿德福韦酯
  • 3篇毒性
  • 3篇毒性肝炎
  • 3篇乙型病毒
  • 3篇乙型病毒性肝...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慢性乙型病毒...
  • 3篇慢性乙型病毒...
  • 3篇抗氧化
  • 3篇病毒性
  • 3篇病毒性肝炎

机构

  • 10篇东莞市长安医...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宜春学院

作者

  • 15篇彭福江
  • 6篇张天晓
  • 5篇袁美蓉
  • 3篇郭亚兵
  • 2篇陈福生
  • 2篇屈丹丹
  • 1篇冯筱榕
  • 1篇刘莉
  • 1篇宁洪叶
  • 1篇赖新华
  • 1篇孙剑
  • 1篇杨淑玲
  • 1篇周福元
  • 1篇彭劼
  • 1篇杨玲
  • 1篇吕娜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肝脏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大医生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比夫定治疗HBsAg阳性孕妇的母婴阻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LdT)治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的母婴阻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东莞市长安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HBsAg阳性孕妇81例,均采用LdT治疗,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LdT治疗HBsAg阳性孕妇的母婴阻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81例婴儿中,HBsAg阳性率为4.94%(4/81),HBsAg阴性率为95.06%(77/81)。母婴阻断失败组与母婴阻断成功组孕妇HBV-DNA高载量、用药时间短、前置胎盘、早产、胎盘早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分娩史、吸烟、饮酒、涂抹指甲油、规律产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HBV-DNA高载量、用药时间短、前置胎盘、早产、胎盘早剥均是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成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dT治疗HBsAg阳性孕妇的母婴阻断成功率较高,HBV-DNA高载量、用药时间短、前置胎盘、早产、胎盘早剥与HBsA 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失败有关。
彭福江张天晓袁美蓉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母婴阻断用药时间
臭氧化盐水对肝细胞Keap1-Nrf2-ARE通路的激活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研究臭氧化盐水对肝组织细胞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元件(ARE)通路中Nrf2的作用.方法 采用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臭氧等渗盐水(OS)组,OS对照组(OSC组).OS组、OSC组分别予5 ml/kg OS,模型组予5 ml/kg氧气盐水每日尾静脉注射,连续15 d,第16天分别予OS组及模型组50%CCl4橄榄油溶液2ml/kg腹腔注射造肝损伤模型.NC组及OSC组予植物油2ml/kg腹腔注射,24 h后,检测大鼠血清ALT、AST、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再提取处死大鼠肝组织的核蛋白,应用Western blot测定其细胞核中Nrf2的含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细胞内Nrf2的分布.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OS组大鼠ALT、AST降低[(1240.4±188.2)U/L、(1245.4±176.9)U/L对比(539.8±175.3)U/L、(546.0±130.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OC、GSH,GPx,CAT 活性升高,分别为(0.72±0.24)U/mg、(1.05±0.21)mg/g,(676.9±115.1)U/mg、(45.2±14.3)U/mg对比(1.37±0.19)U/mg、(2.23±0.55)mg/g、(1024.6±162.9)U/mg、(68.2±9.9)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C组比较,OSC组大鼠肝组织TAOC、GSH、GPx,CAT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均显示O3能增强肝细胞核内Nrf2的表达,Keap1-Nrf2-ARE通路的激活在O3抗氧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论 臭氧化盐水静脉注射可减轻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Keap1-Nrf2-ARE通路及其下游基因,增强细胞抗氧化和抗自由基的能力.
屈丹丹彭福江刘莉杨淑玲郭亚兵
关键词:肝细胞氧化性应激臭氧抗氧化酶NRF2
臭氧化盐水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臭氧盐水(O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91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OS组、模型组和对照组。OS组给予30μg/mlOS、模型组给予氧气盐水尾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续15d,第16天腹腔注射CCl4,对照组不予任何预处理,仅同期给予植物油2ml/kg腹腔注射。注射CCl4后第1、2、3、5、7天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以及肝脏病理、不良反应及生存率。结果注射CCl4后大鼠ALT、AST、MDA先升后降,TAOC、GSH、CAT先降后升,对照组保持稳定;与模型组比较,OS组ALT、AST峰值低42.9%(P<0.05),TAOC谷值高25%(P<0.05),峰/谷期延后,峰期肝损伤面积低(44.8%vs28.9%,P<0.05),生存率高(7.7%vs46.2%,P<0.05);大鼠注射OS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OS静脉注射能预防减轻CCl4致大鼠肝损伤,提高生存率;OS减轻CCl4中毒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大鼠总抗氧化能力有关。
彭福江屈丹丹郭亚兵
关键词:四氯化碳SD大鼠肝损伤总抗氧化能力
甘草酸二铵胶囊联合替比夫定治疗3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体会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胶囊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替比夫定联合甘草酸二铵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替比夫定单药抗病毒治疗。结果两组都能有效缓解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可有效减少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治疗期间服用甘草酸二铵的病毒性肝炎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肝生化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能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HBV-DNA均显著下降,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胶囊联合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替比夫定单药治疗抗炎保肝效果更好,但两组均能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无显著差异。
彭福江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胶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序贯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似物(NAs)序贯联合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东莞市长安医院收治的80例低水平HBsAg 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NAs治疗,观察组患者在NAs治疗基础上序贯联合IFN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sAg转阴情况、HBsAg水平、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苷酸(HBV-DNA)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24周,两组患者HBsAg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周,观察组患者HBs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观察组患者HBsA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ALT水平无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无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均P>0.05)。观察组部分患者发生流感样症状、食欲下降、乏力、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NAs序贯联合IFNα-2b治疗低水平HBsAg CHB患者能提高HBsAg转阴率,降低HBsAg水平,安全性良好,但对血清ALT水平、HBV-DNA水平影响不明显。
彭福江李志杰袁美蓉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Α-2B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普通干扰素(IFN)和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100名HBeAg(+)的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IFN+ADV组)及单药治疗组(IFN组)。IFN组予500MU普通IFNα-2b隔日1次皮下注射,IFN+ADV组在IFN组治疗基础上加服ADV 10 mg·d-1;所有患者均治疗48周,随访24周。治疗前筛查、治疗后每4周血常规、每12周检测HBV DNA,乙肝两对半定量、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IFN+ADV组与IFN组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3.67±0.96)log10IU·ml-1和(2.85±1.14)log10IU·ml-1,较基线均显著降低(P=0.000),两组比较,IFN+ADV组优于IFN组(P=0.000);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线比例分别为46.0%vs 24.0%(P=0.021),ALT复常率分别为76.0%vs 56.0%(P=0.035),IFN+ADV组均高于IFN组;两组HBeAg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0.0%vs 28.05%(P=0.826),21.2%vs 17.6%(P=0.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FN+ADV组脱落2例,IFN组脱落4例,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未影响治疗。结论: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或干扰素单用治疗对HBeAg(+)的CHB患者均有效,安全性良好;治疗24周,联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病毒学应答率及生化学应答率,未能提高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及联合应答率。
彭福江张天晓袁美蓉陈福生
关键词:普通干扰素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1例CHB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予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治疗期间每月随访记录症状、体征、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3、6、12月血清病毒指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HBV)-DNA,血常规、肝肾功能。不良反应观察症状、体征、肾功能、血象为主。结果:观察组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乙肝e抗体(HBeAb)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未见过敏反应和肾功能损害。观察组1例和对照组2例出现头晕、腹部不适等,均不影响治疗。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快速、强效地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较单用恩替卡韦疗效更好,不良反应不显著。
张天晓彭福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法恩替卡韦苦参素片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
2006年
曹长安彭福江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酸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嗜肝病毒感染高脂肪饮食
臭氧化盐水预防大鼠四氯化碳肝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医用臭氧/(medical ozone,O3/)是一种新的气体分子药物。低剂量医用臭氧具有诱导激活组织细胞产生抗氧化酶、增强组织细胞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生物学与药理学特性。医用臭氧可溶于水,5分钟达到饱和,溶解度随着臭氧浓度...
彭福江
关键词:四氯化碳肝损伤总抗氧化能力
文献传递
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4
2017年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接受常规保肝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TBIL均显著降低,ALB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分别为(29.53±9.44)U/L、(32.36±10.93)U/L、(10.12±3.22)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LB水平为(43.57±12.42)g/L,显著高于对照组ALB水平(P<0.05)。治疗前,两组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IV-C)以及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A、LN、IV-C、PCⅢ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A、LN、IV-C、PCⅢ水平分别为(97.33±31.75)μg/L、(77.52±23.72)μg/L、(82.92±24.55)μg/L、(15.33±5.11)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IL-2均显著升高,IL-6、TNF-α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水平为(131.48±30.63)U/mL,高于对照组IL-2水平,观察组IL-6、TNF-α水平分别为(45.23±16.45)μg/L、(41.75±17.53)ng/L,低于对照组IL-6、TNF-α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有效减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及炎症反应,进而改善肝功能。
彭福江张天晓袁美蓉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炎症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