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瑞霞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信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儿
  • 2篇小儿反复
  • 2篇小儿反复呼吸...
  • 2篇小儿反复呼吸...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脑瘫
  • 2篇呼吸道感染
  • 2篇反复呼吸道
  • 2篇反复呼吸道感...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蛋白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神经
  • 1篇新生儿神经行...
  • 1篇新生儿神经行...
  • 1篇易感
  • 1篇易感因素
  • 1篇运动疗法

机构

  • 7篇信宜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张瑞霞
  • 5篇黄海波
  • 1篇苏增玲
  • 1篇李彤
  • 1篇黄善周
  • 1篇李先平

传媒

  • 2篇智慧健康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新疆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1年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川崎病患儿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儿CRP、WBC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以本院接收的14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之中的观察主体,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将之进一步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组名为常规组;另一组名为研究组。两个小组分别70例。其中常规组70例予以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70例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更高,CRP、WBC水平更低,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消肿时间、颈淋巴消肿时间更短,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冠脉扩张率更低,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更高,可显著降低其CRP以及WBC水平,减轻其临床症状,促使其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应用。
黄滔进张瑞霞黄海波邱荣华
关键词:川崎病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WBC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易感因素及预防和治疗措施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易感因素及预防和治疗措施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选择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A组,选取同期健康儿童100例为B组,详细统计所有患儿及家属的一般资料,包括分娩方式、早产情况、过敏体质、父母吸烟情况、使用抗生素情况等,分析疾病预防措施,随后将A组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实施头孢唑林钠治疗,研究组添加阿奇霉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儿童在母亲生育年龄、早产、自然分娩、过敏体质、父母吸烟、长期使用抗生素、合理蔬菜量、出门佩戴口罩与疾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易感因素包括母亲生育年龄、早产、自然分娩、过敏体质、父母吸烟、长期使用抗生素、合理蔬菜量、出门佩戴口罩。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易感因素包括母亲生育年龄、早产、自然分娩、过敏体质、父母吸烟、长期使用抗生素、合理蔬菜量、出门佩戴口罩,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预防,并采用头孢唑林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黄滔进张瑞霞黄海波邱荣华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感因素头孢唑林
不同早期干预疗法治疗痉挛性脑瘫高危患儿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早期干预疗法治疗痉挛性脑瘫高危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脑瘫高危患儿作为分析对象,将所有患儿按照年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儿年龄为1~3个月给予超早期干预,对照组患儿年龄为4~6个月,采取早期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发育商(DQ)值与痉挛程度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DQ值均明显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痉挛程度明显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痉挛性脑瘫高危患儿采取超早期干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患儿治疗时间越早越好。
李先平张瑞霞
关键词:痉挛性脑瘫高危患儿
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脑瘫儿童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分析脑瘫儿童进行肌内效贴(KT)结合运动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脑瘫儿童按照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级别、年龄和性别等分级并配对后随机纳入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运动治疗)和观察组(常规运动治疗和KT治疗并用)中,每组20例,观察记录所有患儿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且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在肌张力、坐位平衡(SAS)和GMFCS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SAS等方面,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GMFCS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过敏反应,停药后症状缓解;对照组患儿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身体不适等身体不适,停止治疗后症状缓解,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KT结合运动疗法在肌张力和SAS方面对脑瘫儿童有较好的疗效,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张瑞霞黄海波
关键词:运动疗法脑性瘫痪
足月小样儿体格发育与神经发育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足月小样儿体格发育与神经发育关系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出生的所有足月小样儿120名,胎龄37~42周;并根据其出生体重分3组,A组小儿46名,B组小儿42名,C组小儿32名,所有入选的足月小样儿均在出生时测量体重、头围、身长;分别在生后42 d、3、6、12、24个月测量体重、头围、身长;并行Gesll发育筛查,分析体格生长速率与神经发育的相关性。结果出生后42 d、3、6、12、24个月,C组体重、身高、头围SDS评分均优于A组与B组,B组优于A组;C组适应性、语言、大动作、个人社交和精细运动均优于A组和B组,B组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小样儿体格发育与神经发育存在相关性。
苏增玲黄海波张瑞霞黄善周古智之
关键词:足月小样儿体格发育神经发育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在高胆红素血症处理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在高胆红素血症处理中的作用。方法对60例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患儿及55例正常足月儿分别在2~5d(黄疸高峰期)、12~14d(黄疽消退期)、26~28d(黄疽消退后期)进行NBNA测定。结果高胆患儿NBN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均有显着性。结论 NBNA评分可应用于早期诊断由高胆所致的脑损伤。高胆可影响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和智能发育,因此新生儿高胆均应积极治疗,尽量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李彤张瑞霞
关键词: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高胆红素血症
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联合赖氨葡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联合赖胺葡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研究主体为10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接收的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施行对照研究,其中一组名为常规组(予以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治疗),另一组名为研究组(予以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联合赖胺葡锌治疗),每个组53例。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清肺化痰泡腾片治疗基础之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加用赖氨葡锌,能够尽快减轻患儿临床症状,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十分突出,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黄滔进张瑞霞黄海波邱荣华
关键词:赖氨葡锌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