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宗华

作品数:152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专利
  • 6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机械工程
  • 3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理学
  • 9篇电子电信
  • 4篇文化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6篇三维形貌
  • 33篇三维形貌测量
  • 24篇相机
  • 15篇轧机
  • 14篇投影仪
  • 14篇图像
  • 14篇相位测量
  • 13篇条纹
  • 13篇相位
  • 12篇相位计算
  • 10篇轧辊
  • 10篇显示屏
  • 10篇光学
  • 10篇标定方法
  • 9篇偏折
  • 9篇相位图
  • 8篇轴承
  • 7篇掌纹
  • 6篇单片
  • 6篇单片机

机构

  • 152篇河北工业大学
  • 6篇天津大学
  • 6篇哈德斯菲尔德...
  • 5篇天津工业大学
  • 3篇深圳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天津津航技术...

作者

  • 152篇张宗华
  • 96篇高楠
  • 46篇肖艳军
  • 19篇黄淑君
  • 11篇肖艳春
  • 9篇王昭
  • 7篇周围
  • 7篇陈超
  • 6篇袁成浩
  • 6篇刘小红
  • 5篇张思祥
  • 5篇朱娜
  • 5篇李振宇
  • 5篇王月敏
  • 4篇柳保
  • 4篇常银霞
  • 4篇王新
  • 4篇冉多钢
  • 4篇肖亚静
  • 4篇杜振辉

传媒

  • 12篇红外与激光工...
  • 12篇激光与光电子...
  • 5篇光学学报
  • 4篇光电子.激光
  • 4篇光学精密工程
  • 3篇光学技术
  • 3篇光子学报
  • 3篇应用光学
  • 3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光电工程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中国图象图形...
  • 1篇传感器与微系...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技视界
  • 1篇第10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0篇2023
  • 12篇2022
  • 14篇2021
  • 15篇2020
  • 8篇2019
  • 20篇2018
  • 27篇2017
  • 19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包括静态数据处理过程以及动态数据处理过程;其中,静态数据处理过程包括:接收不同通讯协议的异构数据,并且对异构数据进行识别、封装以及生成静态文件;接收数据调用的控制指令,并且对数据调用...
孟召宗李垚柳海潮高楠张宗华冯国金甄冬
一种用于电池极片轧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
一种用于电池极片轧机的蜗轮蜗杆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安装在蜗轮箱中的蜗轮、安装在蜗杆箱中的蜗杆及驱动机构,所述蜗轮与蜗杆相配合,驱动机构驱动蜗杆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伺服电机、减速器和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蜗杆同轴连接,...
肖艳军王昭张宗华祁长军
文献传递
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及应用进展被引量:35
2021年
三维视觉测量是计算机视觉与精密测量原理交叉融合的前沿高新技术,是工业4.0的基础支撑,是以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变革特征的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关键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上均获得了快速深入发展,形成了理论方法、技术工艺、系统研发和产品应用四位一体较为完备的方向体系,呈现出理论系统化、方法多维化、精度精准化和速度快捷化的发展趋势,成为智能制造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保证和装备整机服役测试的不可或缺的优选技术。本文主要围绕单相机、双相机和结构光等典型三维视觉测量技术展开论述,概要介绍其关键技术内涵,综述其发展现状、前沿动态、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重点论述条纹投影三维测量技术和相位测量偏折术。最后给出了三维视觉测量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张宗华刘巍刘国栋宋丽梅屈玉福李旭东魏振忠
关键词:三维视觉测量相位计算
基于条纹投影的双目结构光成像系统被引量:5
2018年
研究了一种基于条纹投影的双目三维成像方法,实现对表面有大梯度或非连续等复杂形貌物体的测量。计算机软件产生的正弦条纹经DLP投影仪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左右两个CCD相机同时拍摄经被测物体表面调制的变形条纹图。通过四步相移和最佳条纹选择方法分别计算得到折叠相位图和展开相位图。建立绝对相位与深度之间的关系,得到两组不同坐标系下的三维点云数据。提出一种改进的最近点迭代(ICP)算法,在每一次迭代过程中剔除不可见点和噪声点,将两组点云数据转换到同一坐标系中。三维形貌测量实验证明了所研制成像系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视场范围内的最大测量误差为0.072mm。
于瑾陈超高楠张宗华
关键词:成像系统点云数据最近点迭代三维形貌测量
高反光表面三维形貌测量技术被引量:21
2020年
陶瓷、古文物以及金属工件等高反光物体表面的三维形貌测量在各个领域有大量的需求和应用。由于表面反射率变化范围较大以及相机灰度范围有限等问题,传统的条纹投影方法不能正确地测量高反光表面的三维形貌。综述了高反光表面三维形貌测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首先,根据所采用原理和测量方法的不同,将现有的高动态范围三维形貌测量技术分为下述六类进行详细的介绍:多重曝光法、投影图案强度法、偏振滤光片法、颜色不变量法、光度立体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然后,详细的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归纳其适应性分析。最后,总结了高反光表面三维形貌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并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基于文中综述的内容,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测量条件选择相应的最佳三维测量方法,进而更精确的重建高反光表面的三维形貌。
张宗华于瑾高楠孟召宗
关键词:三维形貌测量高动态范围相位计算
条纹投影轮廓术系统模型与标定综述被引量:15
2020年
条纹投影轮廓术能较好地兼顾系统灵活性与测量精度,是光学三维表面成像与测量的主流技术。利用条纹投影轮廓术进行三维成像,首先需要建立合适的系统模型,然后通过系统标定来确定描述模型的系统参数,最后利用标定的系统模型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物体的三维表面形貌。由此可见,系统标定与系统模型密不可分,对三维成像的性能有直接影响。根据相位-三维映射和双目立体视觉两类不同的工作原理,对条纹投影轮廓术的系统模型和系统标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简要总结了评估系统精度的方法和依据。
殷永凯张宗华刘晓利彭翔
关键词:系统模型双目立体视觉三维成像
双视角三维测量系统同时标定方法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现有标定方法在相机无公共视场情况下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使用双平面标定板对双相机进行同时标定的方法。通过推导两个相机与两个标定板间的坐标变换,将待标定相机与参考相机的相对位姿关系的求解转换为较为成熟的手眼标定方程求解。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可实现双相机的同时标定,且方法的绝对误差不超过0.089 mm,较为可靠;在双视角三维测量系统中,与相位-深度的累积误差不超过0.116 mm,可为进一步的数据融合提供可靠的初值。此外,由于本方法灵活方便,可适用于多视角三维测量系统的同时标定。
赵涵卓高楠孟召宗张宗华
基于双屏透射显示的镜面物体三维形貌测量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屏透射显示的镜面物体三维形貌测量方法及装置。装置包括电脑以及固定于光学平台上的CCD相机、液晶显示屏和透明显示屏;液晶显示屏和透明显示屏均与光学平台垂直;液晶显示屏上所显示的图像和透明显示屏上所显示...
张宗华李月高楠孟召宗
文献传递
圆环标识的离心偏差校正方法与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圆环标识在目标识别及定位中应用广泛,其定位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三维测量系统的精度。为了消除由透视投影变换产生的离心偏差,提高圆环标识的定位精度,对圆环的离心偏差校正展开研究,根据已有的空间投影推导给出校正方法。首先同心圆环经过透视投影变换,得到中心分离的双椭圆,由双椭圆的中心和同心圆环半径信息,得到圆心的实际位置。然后进行同心圆环投影仿真实验,根据圆心定位结果分析偏心误差与圆环半径以及旋转角度的关系。最后利用显示器作为物平面显示不同参数的同心圆环,与相机构成实验系统对圆心测量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取圆环标识的真实投影点,且校正后,经标定的相机平均反投影误差减小为原来的50%。利用显示器验证圆环定位精度,与以前的标定板验证方法相比,圆环标定在操作上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与实用性。
安晶晶高楠陈超刘茜阳张宗华
关键词:机器视觉光学检测
基于U-Net网络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术
2021年
结构光条纹投影是广泛应用的一种三维测量技术。虽然该技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但如何从单幅图像中快速获取物体三维形貌仍然是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之一。近几年,深度学习方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提出一种基于U-Net网络的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该方法直接从单个变形条纹图中获取物体表面的深度信息,实现三维形貌的快速测量。仿真和实际实验数据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由于仅从一幅变形条纹中计算得到三维数据,所提方法可应用于动态物体三维面形的测量。
张子超张宗华高楠孟召宗
关键词: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