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峰 作品数:11 被引量:132 H指数:5 供职机构: 国家海洋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9403号强热带风暴水汽通量非对称研究 被引量:3 2004年 用实测资料对9403号南海强热带风暴(简称TC,以下同)登陆前后的物理结构变化作了分析,对其水汽通量、动力学等特征量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TC的水汽通量分布不对称,辐合主要在边界层中,辐合最大值出现在TC登陆前南半圆边界层附近;风速分布不对称,气旋性切向风大值区位于TC东半圆;风速垂直切变随TC加强而减弱.强流入位于TC南半圆400 hPa以下,流入大值区在850 hPa附近;高层反气旋流出在150~100hPa层附近,流出主要位于TC北半圆.TC垂直运动分布不对称,上升最大值出现在南半圆.TC整个生命期均具有暖心结构,300hPa附近增暖最明显. 吴迪生 闫敬华 张红梅 白毅平 庞海龙 张俊峰关键词:TC 水汽通量 动力学特征 广东沿海赤潮与海洋水文气象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2005年 根据广东沿海发生赤潮的实测资料,重点分析了1997年10月至1998年5月广东沿海赤潮发生与海洋水文气象的关系.结果表明:棕襄藻(Phaecystis cf globosa Scherffel)和三宅裸甲藻(Gynmodiniu mmikimoloi)最大增殖速率的发生条件为:海水温度(以下均是日平均值)21.9℃~26.9℃.盐度26.68~32.01,气温22.9℃~27.1℃、风速0.2-4.3m/s、气压1 002.2~1 011.9hPa、相对湿度83%~94%.认为1997-1998年赤道太平洋上层海洋水温异常变化,导致1998年中国东南沿海水温和气温偏高,风速偏弱,盐度偏低,相对湿度偏高,气压偏低,容易发生赤潮;而降水量多少对1998年广东沿岸海域赤潮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发现春夏季当海平气压和盐度出现下降趋势,气温、水温和相对湿度呈上升趋势,风速呈减弱趋势时容易发生赤潮,赤潮发生海域主要位于500 hPa图上的副高北沿,赤潮发生海域均位于槽前.在850hPa图上,华南地区则出现较强的切变线环流.地面天气图上,赤潮发生时在南岭附近有锋面系统存在,海面风速较弱,风向偏东. 吴迪生 黎广媚 赵雪 张俊峰 庞海龙 冯伟忠 马毅关键词:赤潮 海洋水文气象 Forecast of Red Tid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y Using the Variation Trend of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被引量:3 2006年 Many studies point out that weather conditions involving temperature, wind power, monsoon transform, air pressure, sea condition, tide, ocean current, salinity, eutrophic environment and so on are key factors causing Red Tide. In the red tide high frequency area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eutrophic environment of sea water has already existed, so the key elements such as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play an importance role in the occurrence of red tide.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maintenance and variation decide whether meteorological phenomena, and hydrological key elements stabilize or change. Moreover, the red tide organisms' breeding from the initial stage to the blooming reproduction stage, until reaching the biological density of the red tide, generally takes 4 - 5 days. In the paper, the red tide examples are analyzed in the past 10 years, and the weather circulation situation and hydro-meteorological key elements of it are counted to find the previous circulation mode and bring out important factors inducing the blooming of red tide. The predicted result in 2003 according to this method was satisfactory. 张俊峰 白毅平 俞建良 庞海龙 邓文君 李华健 吴迪生 赵雪 陈惠君 蒋跃进南海海气相互作用对广东旱涝的影响 被引量:5 1999年 根据南海中部海域环境资源综合调查等实测资料,讨论了南海海气相互作用对广东旱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秋、冬季节海气热量交换非常强烈,海洋主要对大气加热,海洋是热源;春、夏季节海洋主要是吸收热量,即大气对海洋加热.秋、冬季节海气热量交换比常年加强(减弱)时,翌年广东降水偏多(减少).比较广东降水与南海风场(V分量)及西沙SST时空演变规律发现,南海秋、冬季节北风比常年加强时,翌年广东降水偏少,秋、冬季节南海北风减弱南风比常年加强时,翌年广东降水偏多.西沙SST秋、冬季节持续增暖(变冷)时,翌年广东降水偏多(偏少),西沙SST持续增暖(变冷)趋势比广东前汛期偏涝(偏旱)趋势早5个月左右出现. 吴迪生 詹进源 林晓能 张俊峰 陈惠君 何一金 宋萍萍 蔡扬 王祖渊 邓文珍关键词:海气相互作用 旱涝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变化对热带气旋的影响 被引量:33 2003年 分析了西太平洋暖池和南海次表层水温变化对TC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夏半年持续出现正(负)距平时,西北太平洋生成的TC个数比常年偏多(少)是主要现象,这种现象极值年份尤其明显,对南海TC(指南海生成的TC,下同)的个数影响不明显,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TC的时间比常年提早(推迟)。当南海北部次表层水温夏季和秋季持续出现正(负)距平时,南海TC比常年偏多(少)。TC对南海和东海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但所受影响的程度东海比南海更为强烈。原因是东海台风波浪比南海高、海面气温比南海低、相对湿度比南海小,故导致SST急速下降。 吴迪生 白毅平 张红梅 许建平 庞海龙 张俊峰关键词:西太平洋 暖池 水温 热带气旋 利用水文气象要素因子的变化趋势预测南海区赤潮的发生 被引量:34 2006年 有关文献指出:“赤潮发生起因因种而异……,但大体上气候气象条件诸如温度、风力、风向,季风转换、气-压等;海况、潮汐、流等以及海水的理化特征,如盐度、营养元素等,这些皆会成为某种赤潮爆发的因子或诱导因素”。根据赤潮监控区监测资料分析: 在南海赤潮多发区,海水富营养化条件已经具备,因此气象、水文要素条件就成为赤潮爆发的重要启动因子,而大气环流的维持与变化决定了气象、水文要素因子的稳定与变化,然而根据赤潮生物培养试验,从初期繁殖到后期的爆发性繁殖,直至达到赤潮生物密度,这一过程一般都需要4-5d的时间。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近10a的赤潮发生个例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其生成前期的大气环流形势和水文气象要素,分析出赤潮生成前期的环流模式和筛选出诱发赤潮爆发的重要因子,并以此来作为预报赤潮生成的方法。依照此方法对2003年的赤潮进行预报,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张俊峰 俞建良 庞海龙 邓文君 吴迪生 李华健 赵雪 陈惠君关键词:赤潮 气象条件 大气环流 南海区赤潮发生条件预测方法研究 有些文献指出:"赤潮发生起因因种而异……,但大体上气候气象条件诸如温度、风力、风向,季风转换、气压等;海况、潮汐、流等以及海水的理化特征,如盐度、营养元素等,这些皆会成为某种赤潮爆发的因子或诱导因素"... 庞海龙 张俊峰 俞建良 吴迪生 李华健关键词:赤潮 气象条件 天气环流 南海北部沿岸海洋站的假潮 被引量:3 2002年 收集和分析了南海北部沿岸 1 5个海洋站所在港湾发生假潮的资料 ,并对其中较大振幅的典型假潮个例 ,进行了港湾基态自然周期分析和假潮振动的频谱分析。研究发现 ,假潮最大振幅振动多发生在天文潮的高潮或低潮期间 ;根据海湾地形尺度用梅立恩 (Merian)公式计算得出的海湾基态自然周期 ,和根据资料曲线估计得出的假潮周期 ,以及功率谱分析得出的周期 ,三者非常接近。从本文研究所得结果来看 ,这些海湾的较大振幅假潮多发生在春、夏季 ,且都和风速、风向以及气压的剧烈变化有关。这些大气扰动在春天多为冷空气南下 ,在夏季多为热带气旋活动。研究认为 ,假潮的发生很可能是大气扰动通过外海表面波作为中间机制 。 夏综万 林少奕 王永信 麦绍钧 张俊峰关键词:假潮 南海北部 海洋站 利用水文、气象要素因子的变化趋势预测南海区赤潮的发生 根据赤潮监控区监测资料分析,在南海赤潮多发区,海水富营养化条件已经具备.因此气象、水文要素条件就成为赤潮暴发的重要启动因子,而天气环流的维持与变化决定了气象、水文要素因子的稳定与变化,再根据赤潮生物培养试验,从初期繁殖到... 张俊峰 蒋跃进 白毅平 俞建良 庞海龙 邓文君 吴迪生 李华健 赵雪 陈惠君关键词:气象条件 天气环流 富营养化 赤潮生物 环流模式 文献传递 南海台风状况下海气界面热量交换研究 被引量:35 2001年 根据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的Marex(马瑞克斯)数据浮标观测资料、南海断面线调查资料和西沙海洋站资料,计算了南海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夏季还是秋季,在台风环流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均非常强烈,主要贡献来自潜热通量(Qv),位于(20.49°N, 114.14°E)附近海域。夏季台风环流内显热通量(Qk)出现负值,海面有效反射辐射(Qe)出现减弱现象;秋冬季节台风环流内Qk量值增加显著均为正值,Qe有加强的现象。分析实测资料发现: 1961~ 1989年 8次 E1 Nino事件过程中,西沙海洋站水温比赤道太平洋水温提早出现增暖现象的有4次,水温推迟出现增暖现象的也是4次。西沙海洋站水温增暖出现在12月的仅有 1次。 El Ninio事件发生后,南海水温异常增暖,但是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反而减弱。 吴迪生 邓文珍 张俊峰 何一金 白毅平 宋萍萍 詹进源 林晓能 陈惠君 郭卫平 王祖渊 曹勇生 蔡扬 唐元春关键词:台风 热量交换 海气相互作用 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