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入路
  • 3篇前柱
  • 3篇髋臼
  • 3篇髋臼前柱
  • 3篇螺钉
  • 3篇螺钉内固定
  • 3篇内固定
  • 3篇拉力螺钉
  • 3篇拉力螺钉内固...
  • 3篇后入路
  • 2篇髋臼前柱骨折
  • 2篇骨折
  • 1篇岛状
  • 1篇岛状皮瓣
  • 1篇动脉
  • 1篇应用解剖学
  • 1篇支皮瓣
  • 1篇置入
  • 1篇皮瓣
  • 1篇胫前

机构

  • 4篇宁波大学
  • 2篇宁波大学医学...

作者

  • 4篇常希会
  • 3篇史增元
  • 3篇尹维刚
  • 2篇林荣
  • 2篇袁辉宗
  • 1篇毛海蛟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解剖学会...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后入路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应用解剖学
常希会尹维刚史增元林荣
髋臼前柱骨折后入路拉力螺钉内固定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
目的为髋臼前柱骨折后入路拉力螺钉内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取50侧成人髋骨标本(男32侧,女18侧),观测髋臼前柱形态,确定前柱纵轴走向及螺钉置入前柱时易穿出骨皮质的薄弱区,将前柱纵轴穿出髂骨翼外面的点定为后入路进...
常希会
关键词:髋臼前柱骨折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胫前动脉前肌间隔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为以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为蒂的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4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经颈总动脉灌注红色乳胶,4侧新鲜成尸下肢标本行乳胶-硫酸钡动脉造影。解剖观测胫前动脉自前肌间隔发出穿支的起始部位、外径、伴行静脉、走行、长度、吻合及分布范围。结果胫前动脉自小腿前肌间隔主要发出2条穿支:(1)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起始距外踝尖(14.9±3.2)cm,出现率70%,起始外径(1.0±0.4)mm,伴行静脉多为2条,占96.4%,外径分别为(1.1±0.4)mm和(0.8±0.2)mm,偶见1条,占3.6%。穿支水平走行(2.5±0.4)cm分为升、降支,均伴腓浅神经走行,升支与腓浅动脉吻合,吻合处外径(0.6±0.2)mm;(2)腓浅动脉,位于腓骨头下(4.9±2.6)cm,出现率95%,外径(1.4±0.4)mm,伴行静脉多为2条,占76.3%,外径分别为(1.7±0.5)mm和(1.3±0.4)mm,1条者占23.7%,外径(1.7±0.8)mm。两穿支吻合形成小腿前肌间隔动脉弓。结论以胫前动脉穿支为蒂可设计3种术式修复小腿皮肤缺损:(1)以胫前动脉下段前肌间隔穿支为蒂向远端旋转修复小腿下段及踝部皮肤缺损;(2)向内侧旋转修复小腿前内侧皮肤缺损;(3)向近端旋转修复小腿上段及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
袁辉宗史增元尹维刚林荣毛海蛟常希会
关键词:小腿胫前动脉岛状皮瓣穿支皮瓣
髋臼前柱骨折后入路拉力螺钉内固定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为髋臼前柱骨折后入路置入拉力螺钉固定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50侧(男32,女18)成人髋骨标本,观测前柱纵轴走向,将纵轴穿出髂骨翼外面的点定为进钉点。用直径3.5 mm导针经进钉点沿纵轴置入,经耻骨结节下方穿出。测量导针与矢状面夹角α及与冠状面夹角β,纵轴长度,导针易穿出骨皮质的薄弱区及穿出点与耻骨结节的距离,对测量数据行统计学处理。(2)34侧尸体标本解剖,观测进针点毗邻,模拟置钉,经X线、CT扫描验证结果。结果进钉点位于髂结节和坐骨结节连线与髂前上棘和坐骨大切迹顶点连线的交点,出钉点于耻骨结节下方,男(6.62±2.79)mm,女(11.71±1.66)mm,α(50.62±3.55)°,β男(22.32±3.66)°,女(19.57±2.07)°;纵轴长,男(108.64±5.49)mm,女(100.92±6.25)mm。以上数据除角α外男女间均有显著性差异。验证结果及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结论髋臼前、后柱均骨折时,在后入路复位固定后柱的同时,经该方法置入拉力螺钉固定前柱安全、简捷。
常希会尹维刚史增元袁辉宗
关键词: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