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发忠

作品数:32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语言文字
  • 9篇文学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8篇文化
  • 8篇翻译
  • 7篇英语
  • 5篇大学英语
  • 5篇译本
  • 4篇英语听力
  • 4篇听力
  • 4篇中译
  • 4篇中译本
  • 4篇教学
  • 4篇艾略特
  • 4篇《荒原》
  • 3篇英语听力教学
  • 3篇听力教学
  • 3篇文化干扰
  • 3篇戏剧
  • 3篇课程
  • 2篇大学英语教师
  • 2篇大学英语听力
  • 2篇大学英语听力...

机构

  • 28篇江西理工大学
  • 18篇江西财经大学

作者

  • 29篇周发忠
  • 15篇涂慧娟
  • 5篇章陶
  • 1篇袁志明
  • 1篇雷淑华
  • 1篇曾剑平
  • 1篇李春长
  • 1篇支莉

传媒

  • 2篇湖北第二师范...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井冈山医专学...
  • 1篇作家
  • 1篇戏剧文学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江西教育学院...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南昌教育学院...
  • 1篇科技资讯
  • 1篇红河学院学报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荆楚理工学院...
  • 1篇新余学院学报
  • 1篇武汉电力职业...
  • 1篇武汉航海(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7
  • 3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语言输入理论与翻译能力的培养
2007年
本文从Krashen语言输入理论入手,从词汇输入、风格输入与文化输入三方面举例分析论证了可理解输入对翻译能力培养的作用;最后寄望这方面的探讨能对翻译水平的提高有所启示。
周发忠涂慧娟
关键词:语言输入可理解输入翻译能力
浅析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文化干扰
2007年
本文通过词汇内涵、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三方面介绍分析了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所存在的文化障碍,同时提出一些简单的对应方法以期能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水平。
周发忠章陶
关键词:听力教学文化干扰
及物性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以《荒原》中译本的意象转换对比分析为例
2017年
翻译教学实践强、理论多。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作为一大热点理论,对翻译教学与实践具有可指导性。以《荒原》的三大文学意象在三个中译语文本中的转换为例尝试分析与探讨这一理论的指导作用,通过定量比较分析,既有过程类型转换的宏观对比,又有小句和词项意义表达的微观比较,最后证实及物性理论在翻译批评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周发忠涂慧娟
关键词:及物性翻译教学《荒原》意象转换
瑞德的心理救赎——以雅克·拉康之三界理论细读《肖申克的救赎》被引量:4
2011年
本文以拉康的现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本细读法对《肖申克的救赎》中二号主人公瑞德的心理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从中揭示瑞德的心理在整部影片中三个不同的发展过程,即体制化下的心理、请求式心理和自由式心理。借助理论中的"他者"的作用,瑞德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心理救赎,达成一个"现代心理人"的转变。
周发忠涂慧娟
关键词:心理瑞德
《荒原》三个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比较研究
作为一部经典的西方现代诗歌,《荒原》多个中译本的研究在学术界成果颇多,但是,作为《荒原》多个中译本中的翻译主体的译者,其身份和地位的比较研究却比较少见,为此,本文尝试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来比较研究《荒原》的三个中译本,以揭示...
周发忠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荒原》英汉翻译
文献传递
教育的宗旨:托·斯·艾略特的戏剧创作被引量:1
2018年
托·斯·艾略特的戏剧转向是其关注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其教育思想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以三项教育宗旨为核心、以古典文学教育和宗教教育为途径的教育理念在艾略特戏剧创作实践中获得了明晰、完整的彰显,凸显了戏剧作品中主要人物追求个性解放与精神自由的个人发展这一宗旨,反映了宗教教育等实现途径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得其戏剧作品具备了较强的人文教育功能。艾略特教育思想的维度是他戏剧、诗歌等文学创作批评的新视阈,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和现实意义。
周发忠涂慧娟
关键词:戏剧创作教育宗旨
新文科下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素养培育模型构建
2024年
“新文科+课程思政”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具备跨学科政治素养、跨学科专业素养、跨学科人文素养与跨学科数字素养,以适应达成新环境下的“立德树人”目标。兼合博亚特兹与科萨根洋葱模型,构建了由内至外的动机使命(立德树人)、信仰(跨学科政治素养)、自我认知(跨学科人文素养)、知识技能(跨学科专业素养和跨学科数字素养)、环境(新文科与课程思政)的素养洋葱模型,创建了以学科融合下课程思政能力、语料库建设、教师共同体建设的素养培育模型,从而形成了多维全面素养培育体系。
周发忠涂慧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模型构建
一种英语电子词典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英语电子词典,属于学习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英语电子词典不方便用在公共场合等技术问题。本英语电子词典包括词典本体、托板和支架,托板上开设有一容纳槽,词典本体嵌接于容纳槽内;英语电子词典还包括用于遮...
周发忠
文献传递
英国文学教学中的伦理维度——以《大教堂凶杀案》为例
2020年
“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伦理批评学中的重要术语,分为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大教堂凶杀案》中大主教贝克特、信徒等充任了人性因子身份,诱劝者、骑士等则扮演了兽性因子角色,二者的矛盾冲突构建了整剧的伦理环境与伦理结构。通过对剧中斯芬克斯因子的解构,揭示了当时社会主流的伦理价值,体现了道德榜样与道德教诲的文学功能,这在英国文学教学中具有创新意义。
周发忠涂慧娟
泛在学习下大学英语非正式学习体系的构建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文章根据泛在学习理论设计了一份关于大学英语非正式资源学习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基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和探讨了非正式主题学习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开展的可行性,并尝试性地设计和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具体环节,以期为"互联网+大学英语"的开展提供一种可能与途径。
周发忠涂慧娟雷淑华
关键词:泛在学习大学英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