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荣添

作品数:19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汕尾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早产
  • 9篇早产儿
  • 9篇产儿
  • 5篇活性
  • 4篇新生儿
  • 4篇综合征
  • 4篇窘迫综合征
  • 4篇呼吸窘迫
  • 4篇呼吸窘迫综合...
  • 4篇基因
  • 4篇肺表面
  • 4篇肺表面活性
  • 4篇表面活性物质
  • 3篇血清
  • 3篇正压通气
  • 3篇通气
  • 3篇脑损伤
  • 3篇肺表面活性物...
  • 3篇LISA
  • 2篇多态

机构

  • 18篇深圳市第二人...
  • 4篇河池市人民医...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深圳市妇幼保...
  • 1篇深圳市龙华新...
  • 1篇深圳市中西医...
  • 1篇深圳市龙华区...

作者

  • 19篇刘荣添
  • 5篇刘丽辉
  • 4篇陈光福
  • 3篇李赟
  • 2篇马启玲
  • 2篇杨传忠
  • 2篇蔡茵莎
  • 2篇操德智
  • 2篇龙琦
  • 2篇王波
  • 2篇黄建林
  • 2篇刘文兰
  • 2篇李辉桃
  • 1篇冯巍
  • 1篇黄进洁
  • 1篇吴本清
  • 1篇郑亮钗
  • 1篇孔琦

传媒

  • 4篇深圳中西医结...
  • 3篇中国医药科学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芎嗪注射液佐治婴幼儿支气管哮喘3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液佐治婴幼儿哮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婴幼儿哮喘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显效时间、有效时间分别是(11.83±1.25)d、(3.12±0.56)d;治疗组分别是(9.75±1.30)d、(2.11±0.36)d,经u检验,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婴幼儿哮喘较常规治疗该病能迅速纠正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改善通换气功能,具有显著的疗效。
刘荣添李炳照
关键词:川芎嗪婴幼儿支气管哮喘
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临床特征及与SCN1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分析
2017年
目的:探析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临床特征及其与SCN1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两组研究对象血样,对其SCN1A基因进行筛查和测序。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均未发现SCN1A基因突变,仅发现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EXON14-37A>C),两种基因型C/C纯合子、A/C杂合子,两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与SCN1A基因突变无明显相关性。
刘荣添王一焯
关键词: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基因突变
MassARRAY质谱分析婴儿重症肌阵挛癫痫基因检测与位点突变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2017年
目的:Mass ARRAY质谱iPLEX分析技术为平台建立适合中国婴儿重症肌阵挛癫痫(SMEI)人群基因检测的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与中国SMEI人群发病密切相关的靶基因。对目的基因突变进行筛选并确定热点突变。按Mass ARRAY突变位点标示方法和引物设计固定格式,引物设计软件在线设计正、反向扩增引物和延伸引物各24条。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3例确诊SMEI患儿外周血样本建立检测方法,与现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比。扩大检测25例可疑临床诊断SMEI样本,与直接测序法比较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使用本方法检测SMEI细胞系的基因突变,其他结果与SCN1A=NAV1.1试剂盒一致。与直接测序法相比较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6.3%。结论:成功建立Mass ARRAY质谱分析SMEI基因SCN1A突变检测方法,适合中国SMEI人群且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王波马启玲陈光福黄建林操德智刘荣添
关键词:钠通道
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肺炎患儿,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分别给予两组患儿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沐舒坦与静脉滴注沐舒坦的方案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血气指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对应值;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组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肺炎幼儿实施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沐舒坦治疗方案,不仅能明显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缩短其症状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也能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刘荣添王一焯
关键词:静脉滴注雾化吸入沐舒坦新生儿肺炎
LISA联合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联合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入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河池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胎龄≤34周的RDS早产儿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组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其中NIPPV组56例,NCPAP组62例。两组早产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方式均为LISA,给药前、给药中及给药后分别采用NIPPV和NCPAP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早产儿给药前及给药后1 h、6 h时的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NIPPV组患儿注入PS后1 h、6 h的动脉血氢离子浓度指数(pH)、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NCPAP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患儿72 h内有创通气率、多次使用PS比例、呼吸暂停发生率、无创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均低于NCPAP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有创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低于NC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内出血(IVH)、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喂养不耐受(FI)、气漏综合征、PS药物反流及鼻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LISA技术联合不同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RDS中,NIPPV能有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可降低72 h内机械通气率、缩短无创呼吸支持时间,减少BPD的发生,可作为初始模式在早产儿RDS临床中运用。
张静蔡运相覃述毛金梅白玉新刘荣添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早产儿
不同脐带结扎方式对早产儿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延迟脐带结扎和脐带挤压结扎对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河池市人民医院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顺产出生的早产儿1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脐带结扎方式分为延迟脐带结扎组(96例)和脐带挤压结扎组(102例)。比较两组早产儿出生后2 h及1周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病理性黄疸、红细胞增多症、颅内出血及输血发生情况。结果脐带挤压结扎组出生后2 h及1周Hb水平、Hct及RBC高于延迟脐带结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出血(13.54%vs 11.76%)、病理性黄疸(45.83%vs 44.12%)、红细胞增多症(6.25%vs 4.90%)、贫血(31.25%vs 31.37%)及输血治疗(13.54%vs 13.73%)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挤压结扎与延迟脐带结扎对早产儿的Hb水平、Hct及RBC无明影响,且新生儿在颅内出血、黄疸、红细胞增多症、贫血及输血需求方面较为相似。因此,临床上可将脐带挤压结扎作为延迟脐带结扎的替代方法。
陈家颖刘荣添刘丽辉石景喆
关键词:早产儿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和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8周≤胎龄≤34周的RDS 95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不同给药方法分为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47例)和LISA+NIPPV组(48例)。INSURE+NCPAP组患儿给予INSURE联合NCPAP治疗,LISA+NIPPV组患儿给予LISA技术联合NIPP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不同给药方式给药期间不良反应及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LISA+NIPPV组患儿喉头损伤、气漏综合征及PS反流发生率低于INSURE+NCP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给药过程中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心动过缓、再次使用P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A+NIPPV组患儿置管时间、无创通气时间短于INSURE+NCP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儿出生后首次使用PS时间、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A+NIPPV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低于INSURE+NCP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72 h内机械通气、肺出血、消化道出血、脑室内出血(IVH)、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RDS治疗中,与INSURE联合NCPAP治疗相比,LISA给药技术更易操作,置管时间更短,可减少喉头损伤、气漏综合征及PS反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在BPD的发生及无创通气时间上更有优势,故NIPPV可作为RDS治疗时NCPAP的替代方法。
蔡运相石景喆姜苑林覃述毛金梅张静白玉新刘荣添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
新生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2020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新生儿血清维生素A(VA)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改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9年8月入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NICU治疗并进行机械通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脐带血中VA含量。比较患儿血清VA水平,分析血清VA水平与VAP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对象共136例,其中男79例、女57例,平均胎龄为(34.65±3.58)周,平均出生体重为(2335±675)g。(1)调查不同胎龄VA的水平,本研究中早产儿VA缺乏率高达67.0%,而足月儿VA缺乏率达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研究患儿VAP发生率为55.1%,临床型VA缺乏组的VAP发生率高于亚临床型VA缺乏组和VA正常组(分别为79.2%、58.3%、40.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与对照组比较,VAP组早产儿比例更高(70.7%vs.57.4%),出生体重更轻[(2268±856)g vs.(2428±743)g]、剖宫产率更高(68.0%vs.51.8%)、VA水平更低[(0.35±0.14)μmol/L vs.(0.51±0.1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性别、胎膜早破及孕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期VA缺乏普遍存在,随着VA水平的降低,VAP发生率逐渐升高,早产、剖宫产、VA水平低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
刘荣添陈家颖匡素素刘丽辉石景喆
关键词:维生素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新生儿
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与适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晚期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SGA)和适于胎龄儿(AGA)的并发症特点及围生期因素,为提高SGA的诊治措施及降低其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晚期早产儿489例,根据胎龄与出生体重的关系,将研究对象分为SGA组70例,AGA组419例,对孕产妇及其早产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围生期及早产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SGA组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于AGA组,而住院天数长于AG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在性别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母亲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异常(过多/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AGA组,而胎膜早破则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早产儿窒息、喂养不耐受、颅内出血、低血糖症及红细胞增多症发生率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中,SGA早产儿出生体重更低,住院天数更长,临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GA早产儿,其中低血糖症发生率最显著,发生SGA的围生期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羊水异常(过多/过少)、胎儿宫内窘迫、多胎妊娠。需加强对晚期早产儿中SGA的预防和治疗,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冯巍刘荣添陈家颖
关键词: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并发症
早产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出生胎龄在28~34周的早产儿30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颅脑B超和MRI检查诊断脑损伤,ELISA检测血清EPO、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比较不同血清EPO水平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分析血清EPO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清EPO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结果 304例早产儿中发生脑损伤125例(41.1%);低水平EPO组缺血性脑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高水平EPO组(P〈0.01);脑损伤早产儿血清S100蛋白、NSE、MBP水平均高于无脑损伤组(P〈0.01);血清EPO水平与S100蛋白浓度、NSE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胎龄、低出生体重、窒息复苏、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贫血和低血清EPO水平均是脑损伤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EPO低水平的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高,血清EPO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密切相关。
陈光福李辉桃黄进洁王章星李赟杨传忠吴本清刘文兰刘丽辉孔琦刘荣添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脑损伤早产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