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茜

作品数:5 被引量:252H指数:5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生态风险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时间序列分析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区域生态
  • 1篇区域生态风险
  • 1篇区域生态风险...
  • 1篇全球气候
  • 1篇全球气候变化
  • 1篇小波
  • 1篇流域
  • 1篇流域降水
  • 1篇流域降水量
  • 1篇煤炭
  • 1篇煤炭矿区
  • 1篇景观
  • 1篇景观生态
  • 1篇降水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5篇刘小茜
  • 4篇王仰麟
  • 4篇彭建
  • 1篇宋治清
  • 1篇沈虹
  • 1篇常青
  • 1篇李猷
  • 1篇韩忆楠
  • 1篇殷贺
  • 1篇潘雅婧
  • 1篇蔡佳亮
  • 1篇吕晓芳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小波与R/S方法的汉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时间序列分析被引量:94
2012年
基于汉江中下游流域9个国家气象站1961~2006年的降水数据,综合采用Morlet小波分析、小波分解和R/S分析方法,对流域降水量周期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及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流域年降水量存在5年左右的短周期和10~15年的中长周期;部分气象站可能存在40年左右长周期,需要更长的时间序列验证。基于通过小波分解提取的历史降水量变化趋势,进一步结合R/S分析表明,汉江中下游流域降水量时间序列总体上存在比较明显的赫斯特现象,未来该流域面临较大的防洪压力。
潘雅婧王仰麟彭建沈虹刘小茜
关键词:R/S分析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36
2009年
生态风险评价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管理手段。从区域尺度着手,分析生态系统所遭受的风险,对加强生态系统管理、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概念内涵、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当前研究区域、研究尺度、研究模型和研究的不确定性分析等关键性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并就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殷贺王仰麟蔡佳亮吕晓芳刘小茜
关键词: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不确定性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8
2009年
当前在以人地耦合系统为中心的气候变化、生态风险和可持续管理等研究中,脆弱性理论及其评价已成为地理学及很多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其涵义不断泛化,内容日渐扩展。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对脆弱性解释存在很大分歧,这阻碍了研究的科学化,也影响研究成果的实践意义,迫切需要一个可行的框架来系统整合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从审视脆弱性的理论沿革出发,分析其在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变化领域的应用现状,总结出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相关概念关系的不理解以及研究时空尺度和学科视角的不明确。基于对脆弱性评价的整合框架的研究现状,选取VSD模型作为统领具体的脆弱性评价的依据。VSD模型的优势在于:①有明确的定义,将脆弱性分解为暴露程度、敏感性和适应潜力3个维度;②用方面层—指标层—参数层逐级递进、细化的方式组织评价数据;③有规范评价流程的8个步骤。最后以我国典型的干旱区为例,运用VSD模型构建了示例区脆弱性评价的指标和参数。
刘小茜王仰麟彭建
关键词:脆弱性全球气候变化
煤炭矿区生态风险识别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采矿区分布广泛,采矿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煤矿区生态风险因此受到学者及决策者广泛关注。由于煤矿区生态风险不同于一般区域生态风险,其风险识别方法不可简单套用,因此需针对采矿活动对矿区生态系统的扰动及破坏方式进行相应调整。文章在分析煤炭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对矿区生态风险的识别过程进行了归纳,通过风险源、风险受体、生态终点识别及暴露—响应过程分析,构建了典型煤炭矿区生态风险因果链,并从理论及技术两方面对风险识别方法进行了梳理,对矿区生态风险识别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韩忆楠刘小茜彭建
关键词:煤炭矿区生态风险
基于景观生态的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丹东市为例被引量:34
2010年
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其核心是合理分配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进行耕地适宜性评价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丹东市不同的发展目标,提出3个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案,包括经济发展优先方案、生态保护优先方案以及协调发展方案,并按照3个方案对丹东市进行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通过选择适当指标,构建了由景观稳定度和景观干扰度组成的景观生态质量评价体系,并对3个适宜性方案进行对比与优选。结果表明,丹东市按照经济发展优先的城市土地开发适宜性方案进行开发,则景观干扰程度最高,景观稳定程度最低,景观生态质量最低;按照生态保护优先方案进行开发,则景观干扰程度居中,景观稳定程度最高,而景观生态质量居中;按照协调发展方案进行开发,则景观干扰程度最低,景观稳定程度居中,并且具有最高的景观生态质量。通过综合比较,应选择协调发展方案作为丹东市城市建设空间布局的首选方案。
李猷王仰麟彭建常青宋治清刘小茜
关键词:城市土地开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