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

作品数:37 被引量:230H指数:9
相关作者:李林军汪洋张慧胡雪芳张娟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药物
  • 8篇制剂
  • 6篇脂质体
  • 5篇药物载体
  • 5篇微球
  • 5篇缓释
  • 5篇给药
  • 4篇生物利用度
  • 4篇体内外
  • 4篇尿嘧啶
  • 4篇嘧啶
  • 4篇口服
  • 4篇给药系统
  • 4篇氟尿嘧啶
  • 4篇5-氟尿嘧啶
  • 3篇低分
  • 3篇低分子
  • 3篇低分子肝素
  • 3篇药代
  • 3篇药代动力学

机构

  • 37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山东体育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新汶矿业集团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 1篇山东省高密市...
  • 1篇济南市妇幼保...
  • 1篇文登中心医院
  • 1篇惠民县人民医...
  • 1篇济南市历下区...
  • 1篇华润双鹤利民...
  • 1篇瑞阳制药有限...

作者

  • 12篇翟光喜
  • 7篇张娜
  • 5篇黄桂华
  • 3篇徐文方
  • 2篇席延卫
  • 2篇邓树海
  • 2篇高彦慧
  • 2篇臧恒昌
  • 2篇胡雪芳
  • 1篇吕青志
  • 1篇张岫美
  • 1篇吴葆杰
  • 1篇李林军
  • 1篇梁贞
  • 1篇韩玉敏
  • 1篇于雪梅
  • 1篇尹华珍
  • 1篇李厚丽
  • 1篇荆凡波
  • 1篇于爱华

传媒

  • 12篇山东大学学报...
  • 5篇中国新药与临...
  • 4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药工业...
  • 2篇药物生物技术
  • 2篇食品与药品
  • 2篇药学研究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2011年中...
  • 1篇中国药学会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透明质酸的刺激响应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透明质酸(HA)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非免疫原性及可作为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CD44受体的配体的特点,在抗肿瘤纳米给药载体中得到广泛应用。纳米给药载体与CD44受体结合富集于肿瘤细胞表面后,以HA为配体的纳米给药载体在外源性刺激物(如加热升温、施加外部磁场、近红外光照射等)的作用下,纳米药物载体释放药物,实现肿瘤的靶向给药;而当药物载体被内吞入肿瘤细胞后,在肿瘤内环境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酶等内源性刺激物的作用下药物载体裂解释放出抗癌药物。双重或多重刺激响应的纳米给药载体能够更好的控制药物传递和释放,具有良好的癌症靶向治疗潜力。
陶胜岩王梅翟光喜
关键词:透明质酸药物载体肿瘤靶向
蚕蛹油多烯脂肪酸对大鼠血脂及血清EPA、DH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0
2001年
目的 :研究蚕蛹油多烯脂肪酸对大鼠体内脂质代谢及多烯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膳食喂养大鼠建立高脂模型 ,观察蚕蛹油 (富含α 亚麻酸 )对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HDL C/TC、丙二醛 (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二十碳五烯酸 (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和肝脏中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蚕蛹油可以降低大鼠血清中TC及MDA含量 ,升高HDL C/TC比值 ,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 ,并增加大鼠体内EPA和DHA合成。结论 :蚕蛹油可增加大鼠体内EPA和DHA的生成 ,并具有调整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丁华张岫美魏欣冰祝清芬邓树海吴葆杰
关键词:蚕蛹油脂蛋白类甘油三酯类脂肪酸类
头孢克肟3种剂型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评价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评价试验制剂头孢克肟分散片、胶囊、片剂与参比制剂头孢克肟胶囊的单剂4交叉生物等效性试验。方法健康志愿者24名,随机分为4组,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4周期随机交叉,自身对照,HPLC法测定头孢克肟经时血浓度,数据经DAS程序处理,得头孢克肟制剂药动学参数。结果试验制剂头孢克肟分散片、胶囊、片剂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5.552±0.555)、(5.495±0.630)和(5.480±0.673)h;tmax分别为(3.458±0.204)、(3.604±0.254)和(5.480±0.673)h;cmax分别为(3.727±1.417)、(3.723±1.529)和(3.675±1.386)mg.L-1;AUC0→24分别为(28.987±10.261)、(29.688±11.977)和(30.484±11.037)mg.h.L-1;AUC0→∞分别为(30.709±10.629)、(31.500±12.467)和(32.334±11.434)mg.h.L-1;相对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97.478±8.967)%、(98.859±8.707)%和(102.186±7.959)%。参比制剂头孢克肟胶囊主要药动参数T1/2为(5.544±0.736)h,tmax为(3.625±0.338)h,cmax为(3.734±1.493)mg.L-1,AUC0→24为(29.882±11.117)mg.h.L-1,AUC0→∞为(31.675±11.450)mg.h.L-1。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tmax、T1/2、AUC0→∞、AUC0→24、cmax经方差分析、双向单侧t检验显示,主要药动学参数周期间、剂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3种试验制剂与参比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张建国王本杰郭瑞臣袁桂艳万晓勇
关键词:头孢克肟生物等效性药动学
pH依赖-时滞型5-FU微丸大鼠结肠定位释药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验证pH依赖-时滞型5-氟尿嘧啶(5-FU)微丸结肠定位释放效果。方法大鼠灌胃pH依赖-时滞型5-FU微丸,于不同时间取出大鼠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微丸,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丸表面形态,采用UV法测定微丸中5-FU的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结肠内容物中5-FU的含量,考察微丸在消化道内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的释药性。结果大鼠口服pH依赖-时滞型5-FU微丸后,在进入盲肠之前,从上消化道中解剖得到的微丸含量均大于95%;5~16h在结肠内容物中可检测到5-FU,其含量最高可达到给药剂量的84.26%。结论 pH依赖-时滞型包衣微丸提高了结肠局部的药物浓度,实现了5-FU口服结肠定位的效果。
张栋李翠静李林军席延卫黄桂华
关键词:5-氟尿嘧啶结肠定位给药系统
低分子肝素明胶微球的研制及其口服吸收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研制低分子肝素口服明胶微球并观察其口服吸收效果。方法:用乳化凝聚法制备低分子肝素明胶微球,以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及粒径分布,以大鼠用药前后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研究其口服吸收的效果。结果:低分子肝素明胶微球为圆形或椭圆形,粒径范围0.5~20μm,包封率89.4%;大鼠用药后血液凝固时间显著延长。结论:明胶微球载体对低分子肝素大鼠口服吸收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翟光喜臧恒昌雍德卿
关键词:肝素低分子量明胶微球
盐酸普罗帕酮缓释片的研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制备盐酸普罗帕酮缓释片。方法:采用羟丙甲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cellose,HPMC)为缓释材料制备盐酸普罗帕酮缓释片并进行处方筛选。结果:体外释放试验表明,与普通盐酸普罗帕酮片比较,本品体外有很好的缓释效果,其体外释放行为24h内符合Higuchi方程,12h内则表现出零级释药的特征。结论:处方3为优良缓释片处方。
张娜徐文方梁贞王春香
关键词:盐酸普罗帕酮缓释片HIGUCHI方程
槲皮素纳米制剂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槲皮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药理活性。但低水溶性、易降解等性质限制了其应用。为了提高槲皮素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更好的发挥药理作用,槲皮素纳米制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文章就近年来槲皮素纳米制剂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以期为槲皮素纳米制剂的后期研究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卢双彦张雅楠翟光喜
关键词:槲皮素纳米制剂纳米脂质体聚合物胶束纳米乳纳米粒
氯氮平缓释胶囊狗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比较氯氮平缓释胶囊和普通片狗体内药物相对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采用自身交叉对照法对 8只杂种狗单剂量灌胃氯氮平缓释胶囊或普通片各 75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氯氮平浓度 ,3p87程序拟合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结果 :氯氮平缓释胶囊和普通片符合单室模型特征 ,药物动力学参数 :tmax分别为 (7.1 42 9±1 .5 73 6)和 (1 .92 86± 0 .5 3 45 )h ;Cmax分别为 (0 .5 1 1 3± 0 .2 1 3 7)和 (0 .673 9± 0 .1 799) μg/ml;AUC( 0~τ) 分别为 (9.5 1 74± 2 .5 0 0 7)和 (7.93 92±2 .2 991 ) μg/ml·h;缓释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 1 9.5 92 2±9.41 70 ) % ;其体内吸收与体外释药有良好的相关性 (r =0 .9798)。结论 :氯氮平缓释胶囊生物利用度优于普通片 。
张娜徐文方高彦慧李亚林
关键词:氯氮平缓释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体内外相关性
托氟啶纳米混悬液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目的制备5-氟尿嘧啶(5-FU) 前药托氟啶(TFU) 的纳米混悬液(TFU-NS),以增加难 溶性TFU 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TFU-NS;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了 TFU-NS 冻干制剂;通过透射电子显...
关键词:5-氟尿嘧啶药代动力学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狗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比较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普通片狗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外相关性。方法:采用单剂量自身交叉试验设计,对6条杂种狗灌胃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测定血浆中美托洛尔的浓度,通过3p97程序拟合血药浓度-时间数据,求两制剂的药动学参数,并采用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和(1-2α)置信区间等分析方法评价其生物等效性;采用W-N法进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结果: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普通片符合单室模型特征,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分别为(4.01±0.82)h和(1.74±0.14)h;Tpeak分别为(2.04±0.29)h和(0.58±0.18)h;Cmax分别为(168.1±33.1)ng/ml和(410.3±21.2)ng/ml;AUC0~∞分别为(1365.5±186.5)ng.h/ml和1472.3±190.2ng.h/ml。缓释片相对于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为97.61%,其体内吸收与体外释药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367)。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普通片两种制剂生物等效,达到了剂型设计的要求。
黄桂华张娜高彦慧邹满贺敦伟
关键词:美托洛尔色谱法高效液相迟效制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