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药用植物研究室

作品数:5 被引量:129H指数:3
相关作者:刘金苓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首乌
  • 3篇白首乌
  • 1篇多糖
  • 1篇多糖含量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药用植物资源
  • 1篇植物
  • 1篇中草药
  • 1篇酸法
  • 1篇糖含量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核型
  • 1篇染色体核型分...
  • 1篇苷元
  • 1篇可持续利用
  • 1篇钾积累
  • 1篇葛根素
  • 1篇核型

机构

  • 5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作者

  • 4篇王建华
  • 2篇宋振巧
  • 1篇周红英
  • 1篇王汉忠
  • 1篇崔建华
  • 1篇陈雨海
  • 1篇董庆裕
  • 1篇苏延友
  • 1篇高丽君
  • 1篇余松烈
  • 1篇张锋
  • 1篇王洪刚
  • 1篇刘金苓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RP-HPLC法测定不同栽培品种粉葛中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的含量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栽培粉葛中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含量,为栽培粉葛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采用 Diamonsil C_(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 A-B 二元体系,A 相为甲醇,B 相为1%醋酸。梯度洗脱程序为:0~13 min,保持25%A;13~15 min,A 线性增至40%;15~30 min,A 线性增至60%;30~40 min,A 线性降至25%,洗脱时间为40 min。流速为1 mL·min^(-1),进样量5μL。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250 nm。结果: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分别在0.21~1.89,0.05~0.45,0.065~0.585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 r 分别为0.9997,0.9996,0.9996。其平均回收率在99.6%~100.9%范围内,RSD 均小于2%。在测定的3个样品中,小叶粉葛中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含量均最高。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以用于粉葛质量控制。
周红英王建华严凤云
关键词:RP-HPLC粉葛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
白首乌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利用根尖压片法对白首乌染色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白首乌的染色体数目为2n=44,其中10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9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3对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核型公式为K(2n)=44=20m+18sm+6st;染色体平均长度为1.73μm,为小型染色体;该染色体组内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比值为1.86,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占总染色体数目的45%,核型属于2A基本对称类型。
宋振巧王建华刘金苓王洪刚
关键词:白首乌染色体核型分析
泰山药用植物资源和可持续利用
调查和分析泰山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表明泰山及其周边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并有多种道地药材和地方名药,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同时也发现由于泰山许多药用植物少有人工栽培,采挖某些名优野生药用植物的情况严重,使得个别药用植...
王建华
关键词: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
苯酚-硫酸法测定白首乌中多糖含量被引量:72
2004年
用苯酚 -硫酸法测定了白首乌中的多糖含量。在波长 4 90nm处测定吸光度 ,8μg~ 6 4 μg范围内吸光度与被测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实验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9% (n =4 )。此方法简便、准确率高、重线性好。通过此法 ,确定了白首乌多糖提取的最适条件 ,并测得白首乌中多糖的含量是 11.5 8g/ 10 0g。
高丽君王汉忠崔建华苏延友宋振巧王建华
关键词:白首乌多糖苯酚-硫酸法中草药
白首乌氮、磷、钾积累分配特点及其与物质生产的关系被引量:48
2006年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白首乌的干物质积累与植株氮、磷、钾积累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对白首乌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及植株氮、磷、钾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首乌干物质积累总量随氮、磷、钾积累总量及养分平衡指数(NBI)的增加呈直线增加趋势,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不同时期白首乌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在移栽后60 d内对氮、磷、钾的吸收较少,仅占全部吸收量的16.8%、14.4%、15.6%;移栽后60~120d吸收量迅速增加,氮、磷、钾的吸收量占全部吸收量的68.7%、52.3%、58.2%;移栽120 d之后又有所下降.总的来说,植株对钾的吸收量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全生育期内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8:1.5.
张锋王建华余松烈陈雨海董庆裕
关键词:白首乌干物质积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