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
-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 相关作者:宋华梁静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的肺动脉高压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研究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肺动脉高压(PHT)的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参照2010年美国心脏超声协会右心检测指南,肺动脉收缩压(PASP)〉35mmHg诊为PHT。超声心动图和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于透析后次日集中检测。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流量采用超声稀释法检测。收集及评估患者的透析相关信息,取血检测血常规、钙、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我院透析中心进行MHD6个月以上,采用自体AVF并除外其他疾病引起并发PHT者,共111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57.32±12.49)岁,平均透析龄为(70.51士44.98)个月。28例诊为PHT,占25.23%,平均PASP为(45.68±10.83)mmHg。PHT组的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明显较非PHT组常见(53.60%比6.02%,P〈0.01)。PHT组左室射血分数(EF)值(62.06%±14.90%比69.72%±8.60%)、左室内径缩短分数(36.46%±10.04%比40.20%±7.86%)均低于非PHT组(均P〈0.01)。EF〈50%者在PHT组和非PHT组分别占21.43%和3.61%。但PHT组和非PHT组在年龄、性别、透析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MI)、透析间期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透析前血压、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钙、血磷、iPTH、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Kt/V、baPWV以及AVF流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HT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密切相关;与钙磷代谢、AVF流量、血红蛋白、透析充分性及营养状态等无明显相关性。
- 叶文玲马杰石涛孙威张抒扬方理刚李雪梅
- 关键词:肾透析肺性脉搏波传导速度动静脉内瘘钙磷代谢
- 自身抗原、抗体与IgG亚型在膜性肾病中的意义被引量:9
- 2014年
-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起病通常较为隐匿,随着疾病的进展,约1/3的患者会逐渐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需终生接受治疗。肾病综合征以及药物治疗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也常常导致患者反复住院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正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膜性。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肾脏穿刺活检术所得的病理结果,通过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三者互相佐证来判断肾小球的病变,再结合临床上对继发性因素(包括免疫、感染、药物、肿瘤等)的筛查,若存在明确的继发性因素,则考虑为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未查到明确继发性因素者考虑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然而,阻碍科学前进步伐的似乎不是技术,而是认识。尽管上述诊断方法已广泛被应用于临床,但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还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在逐渐揭开它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随之显现出来,有待研究者们一一解决。
- 管音李航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IGG亚型自身抗原肾脏穿刺活检术抗体
- Megalin与糖尿病肾病被引量:1
- 2016年
-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全世界每年约51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1].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病变之一,超过40%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最终会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2-3].而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遗传[4]、种族[5]、氧化应激[6-7]、高糖及糖基化终末产物[8]、炎症[9]和血流动力学管球反馈失衡[10]等多种因素均参与其中,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多种干预策略并不能改变糖尿病肾脏进入终末期肾病的结局[11].
- 田东丽王婧陈丽萌
- 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血管通路应用情况及手术负担的调查
- 2025年
-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首次透析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及通路手术负担。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24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透析通路中心线上预约血管通路诊疗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回顾性收集患者基本情况、ESRD病因、合并症、肾脏替代治疗史、通路史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420例患者,男性占56.9%,平均年龄(54.7±14.8)岁,中位透析龄(dialysis vintage,DV)17.0(2.5,58.0)个月。首次透析使用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动静脉通路及血管直接穿刺的比例分别为66.0%、10.7%、22.6%及0.7%。合并心力衰竭(OR=0.337,95%CI:0.137~0.825,P=0.017)、原发病诊断至首次透析间隔时间(OR=1.003,95%CI:1.000~1.007,P=0.032)以及肾功能不全至首次透析间隔时间(OR=1.006,95%CI:1.000~1.012,P=0.037)影响首次透析血管通路类型。首次建立动静脉通路时机:4.2%在首次透析前1年以上,22.5%在首次透析前12月至透析前2月,50.0%在首次透析前2月内至透析后1月,23.3%在透析后1月后。年均通路手术次数随DV延长逐渐下降:3个月≤DV<12个月为3.0次/人年,12个月≤DV<24个月为1.5次/人年,24个月≤DV<60个月为0.7次/人年,DV≥60个月为0.4次/人年。首次透析使用动静脉通路患者与首次透析使用非动静脉通路患者年均手术次数比较:3个月≤DV<12个月为2.0次/人年比3.3次/人年(Z=2.491,P=0.013),12个月≤DV<24个月为0.7次/人年比1.8次/人年(Z=3.248,P=0.001),24个月≤DV<60个月为0.3次/人年比0.8次/人年(Z=3.478,P<0.001),DV≥60个月为0.3次/人年比0.4次/人年(Z=1.432,P=0.152)。结论多数HD患者动静脉内瘘建立时机偏晚。血管通路手术负担在透析早期更高。提前建立有功能的动静脉通路有助于减少患者的通路手术负担。
- 王颖胡蓉蓉刘利芬胡燕陈之淳刘炳岩
-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库欣综合征继发机会性感染1例
- 2023年
-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ectopic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EA)所致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CS)是一种由于垂体外占位性肿瘤异常分泌内源性皮质激素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常见病因有小细胞肺癌、胸腺瘤、支气管肿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其中,前纵隔类癌引起的EA少有报道^([1]),目前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导致肺部机会感染病例比较常见,但因为EA所致内源性促使体内皮质激素水平异常,免疫功能受损进而导致机会性感染,如病毒、卡式肺孢子菌肺炎等较为少见,有研究表明继发机会性感染也是影响EA患者的预后的因素之一^([2]),本文患者系前纵隔占位导致EA,术后继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经过复方磺胺甲恶唑(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TMP/SMX)等经验性治疗,诊疗过程及时有效,预后较好,特分享诊疗经验。
- 刘安雷刘洋陈罡朱华栋阳洪波徐军杨惊
- 关键词:机会性感染库欣综合征肺孢子菌肺炎免疫功能受损支气管肿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5
- 2009年
-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Zhang等报告北京地区成人CKD患病率为13.0%。Chen等。报告在以广州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地区成人中,蛋白尿、血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等肾功能损害指标的发生率为12.1%。日前使用的CKD诊断标准有赖于GFR的精确评估,
- 弓孟春胡蓉蓉李雪梅李学旺
- 关键词: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慢性肾脏病
- 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干燥综合征合并Fabry病患者家系的酶活性和基因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Fabry病患者家系临床资料、酶学和基因学的特点。方法收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抽取患者家系中3名成员外周血,底物荧光法进行酶活性检测,并对其中1名酶活性显著降低的男性家系成员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对GLA基因的7个外显子和旁侧内含子的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是否存在突变。结果家系中2名成员外周血白细胞酶活性降低;其中的男性家系成员的基因检测显示GLA基因外显子2有错义突变:c.334C〉T(CGC〉TGC)(p.R112C);除先证者本人外,其他家系成员均无明确的SLE证据。结论SLE合并Fabry病极其罕见;对于难以鉴别的患者需及时进行自身抗体及GLA酶学或者基因学的检测。
- 马亚焦洋赵久良文煜冰张为民曾学军
- 关键词:红斑狼疮法布里病
-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5类普外科并发症预测
- 2023年
- 目的基于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描述普外科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建立不同类型并发症的预测模型。方法基于《现代手术麻醉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推广项目》,选取2015年1月至6月和2016年1月至6月两阶段在4家医院实施普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围术期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识别风险因素并进行预测。结果19223名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人数为830(4.32%)。其中,切口类并发症371人次(44.70%),瘘管类并发症190人次(22.89%),感染类并发症310人次(37.35%),衰竭类并发症161人次(19.40%),死亡104人(12.5%)。不同类型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差异较大,切口、感染类和衰竭类并发症的风险因素覆盖整个围术期,瘘管类并发症主要集中于手术难度和术后的处理,对于死亡结局,术后因素相对术前因素风险较高。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在0.80~0.93之间。结论在普外科中,不同类型并发症有各自的风险因素,针对性地建立预测模型可避免将并发症粗略简化而模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为预防并发症提供参考。
- 陈王跃薛芳韩伟王子兴姜晶梅于晓初
- 关键词:并发症普外科
- 肾脏功能评价与替代:历史、进展与挑战被引量:3
- 2021年
- 肾脏是机体排泄代谢废物和毒素,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1,25二羟维生素D和肾素,维持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各种原发或继发肾脏病均可导致肾实质性改变,若未经充分及时的治疗则可进展至不可逆病变,表现为肾单位逐渐减少,机体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功能障碍,致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肾脏内分泌功能异常甚至进展到肾功能不可逆衰退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kidney disease,ESKD).完整的肾脏功能评价包括肾小球功能、肾小管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可用于早期识别肾脏疾病,完成定位和定性诊断,确定肾功能分期,并可监测肾脏对治疗的反应.肾脏替代治疗则是挽救ESKD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肾功能评价及替代治疗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简要综述及展望.
- 乐偲陈丽萌
- 关键词:肾功能肾脏替代慢性肾脏病
- 伴肾损害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功能疗效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初诊伴肾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肾功能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7年8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伴肾损害的MM患者181例,其基线慢性肾脏病(CKD)分期为3~5期。对不同肾功能疗效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血液学反应深度、生存情况等进行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纳入181例初诊时即有肾功能损害患者,以277例肾功能正常(CKD分期1~2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大多数患者应用BCD和VRD方案。与无肾损害患者相比,肾损害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时间(14.0个月对24.8个月,P<0.001)和总生存(OS)时间(49.2个月对79.7个月,P<0.001)均显著缩短。肾功能疗效有效组和无效组高钙血症(P=0.013,OR=5.654)、1q21+(P=0.018,OR=2.876)和血液学反应达部分缓解及以上(P=0.001,OR=4.99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为肾功能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后肾功能有效者的PFS时间和OS时间均较治疗后肾功能无效者延长(PFS:15.6个月对10.2个月,P=0.074;OS:56.5个月对47.3个月,P=0.6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钙血症、1q21+和血液学反应深度是MM患者肾功能改善的独立预后因素。基线CKD分期3~5期的MM患者生存更差,治疗后肾功能疗效有效有助于改善PFS。
- 宋宇航张富婧胡蓉蓉陈苗杨辰王为秦岩周道斌庄俊玲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高钙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