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甘肃省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65 被引量:483 H指数:14 相关作者: 张建华 陈玉蓉 何英霞 王雨 王博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产赭曲霉毒素A黑曲霉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为了分析葡萄黑腐病的主要病原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丝体生长和孢子萌发与营养或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产OTA的黑曲霉A.niger为试验菌株,察氏培养基为基础,观察和测定不同碳源、氮源、温度15~40℃和pH 3~9条件对该菌菌落直径及菌丝体干质量的影响;以2%水琼脂培养基为基础,测定不同碳源、无机和有机氮源、温度、pH条件下8h和10h的分生孢子萌发规律.【结果】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生长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谷氨酸和蛋白胨,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为3~5;在分生孢子萌发阶段,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最佳氮源为氯化铵和蛋白胨,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30~35℃;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2℃,10min.【结论】A.niger在不同发育阶段对营养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存在差异,因此要减少葡萄黑腐病病害发病率,控制OTA污染就必须对葡萄生长的环境条件或贮藏条件进行严格监控,并辅以适当措施减少昆虫和鸟类造成的葡萄表面的创伤. 田秀 王婧 张宏海 王玉华 李惠琳关键词:黑曲霉 生物学特性 响应面试验优化溶剂诱导萃取水系基质中棒曲霉素工艺及其检测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溶剂诱导萃取,使用响应面法优化水系基质中棒曲霉的提取工艺,并对4种不同水系基质的料液比(V/V)进行选择。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棒曲霉素转移率为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溶剂诱导萃取的条件,并在不同料液比的4种水系基质中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通过溶剂诱导分层,获得棒曲霉素的最佳萃取条件为乙腈-样品体积比7∶3、Na Cl添加量1.4?g/3 m L样品、提取温度34℃,此条件下,棒曲霉素转移率为90.47%。在此最优条件下,苹果基质的最优料液比为7∶3,浓缩苹果汁、酿酒葡萄和葡萄酒基质的最优料液比均为1∶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08%、85.51%、88.74%、89.17%。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2008—2007《进出口果汁中棒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前处理方法溶剂使用量少、操作简单且重复性好。综上,响应面法优化溶剂诱导分相萃取棒曲霉素的结果可靠,为水系基质中棒曲霉素的萃取提供了一种全新、快速的前处理方法。 陈霞 王波 叶融 李敏 周继亘 张波 韩舜愈关键词:响应面 棒曲霉素 响应面法优化‘蛇龙珠’葡萄皮渣中多酚提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为了提高葡萄皮渣中废弃物的利用价值.【方法】以‘蛇龙珠’葡萄皮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比较不同试验因素和水平对葡萄皮渣中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不同的浸提条件对多酚提取率有很大的影响.优化得到的葡萄皮渣多酚提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为42.4%,料液比为1∶15.44(g∶mL),浸提温度为60.6℃.【结论】在此条件下可提取多酚的量为0.786mg/g,与传统提取率相比有明显的增加. 张建华 李敏 陈霞 杨婷 韩舜愈关键词:葡萄皮渣 多酚 响应面 高产果胶酶酵母菌株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筛选出具有地域特色高产果胶酶的酵母菌株,改善葡萄酒品质.【方法】试验以156株酵母菌株为研究对象,经初筛、复筛选出酶活力较高的菌株MQFEC-2,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当产酶培养基初始pH值为5.0,产酶温度为30℃,接种量为6.0%,产酶时间为72h时,此菌株产酶的酶活力最高,通过验证试验得其产酶酶活为35.85U/mL;各因素对酶活力影响大小依次为:产酶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产酶时间>接种量. 贾兰兰 程超 王金鑫 王发亮 王婧关键词:果胶酶 酵母菌株 产酶条件 酵母菌株及陈酿时间对贵人香起泡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18年 瓶内二次发酵及带酒泥陈酿是生产优质起泡葡萄酒的传统工艺操作。试验研究了QA23,EC1118和DV10酵母所得贵人香起泡葡萄酒在陈酿过程中起泡特性、理化指标及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陈酿过程中酒样起泡特性提高,残糖、蛋白和总黄酮含量下降,α-氨基酸、多糖和总酚含量升高,香气物质的整体强度及果香味下降,花香及酵母香味升高。其中,QA23酒样的瓶内压力及泡沫持久性较好,EC1118和DV10酒样的泡沫最大高度和泡沫稳定高度较好。除DV10酒样蛋白和多糖含量以及QA23酒样总酸含量较高外,其他成分变化差异不显著。此外,QA23酒样中酯类和萜烯类物质含量较高,花香果香味浓郁;EC1118酒样和DV10酒样中高级醇和其他类化合物含量分别较高,发酵味和烤面包味较为浓郁,三种酵母分别适于芳香型和中性葡萄品种起泡葡萄酒的酿造。 马腾臻 鲁榕榕 浩楠 马亚娇 牛育林 栗甲 祝霞 韩舜愈关键词:起泡葡萄酒 酵母菌株 起泡特性 香气成分 粉红单端孢侵染和苯并噻重氮诱抗对甜瓜脂氧合酶代谢及特征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C6和C9醇醛类挥发性物质是甜瓜果实的特征香气化合物,主要来源于不饱和脂肪酸的脂氧合酶(lipoxygenase,LOX)代谢途径。本研究以‘玉金香’甜瓜(Cucumis melo L.cv.Yujinxiang)为材料,分析甜瓜采后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侵染和苯并噻重氮(benzothiadizaole,BTH)诱抗对其LOX代谢酶活力和C6、C9醇醛类挥发性物质释放的影响,探讨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粉红单端孢侵染可增加对照组(蒸馏水处理)和BTH处理组果实的LOX代谢酶活力,且峰值出现时间较未侵染果实提前;对于BTH处理组,果实果皮和果肉的LOX、醇脱氢酶活力峰值分别比对照组高3.49%、3.93%和5.13%、7.21%,而醇酰基转移酶活力受到抑制,抑制率分别为19.03%和14.79%。粉红单端孢侵染可促进C6和C9醇醛类挥发性物质的释放,释放量与LOX代谢酶活力呈正相关;而BTH处理组的C6和C9醇醛类挥发性物质释放量低于对照组,释放量与LOX酶活力无明显相关性。诱抗剂BTH可提高甜瓜果实采后的抗病性,并抑制挥发性物质的释放。 胡妍芸 李霁昕 王雨 王博 陈继华 张国祥 蒋玉梅关键词:特征香气 超高压处理对蛇龙珠葡萄中酚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023年 酚类物质是影响酿酒葡萄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会对葡萄酒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备受人们的重视。该文以蛇龙珠葡萄为原料,研究不同压力(100、200、300、400、500 MPa)和时间(5、15、25、35、45 min)处理下葡萄果实酚类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400 MPa压力处理和25 min时间处理下的作用效果最好。经超高压处理后,处理样品的总花色苷、总黄酮、总酚、黄酮醇类、黄烷醇类、未酰化和乙酰化花色苷酚等酚类物质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并引起其颜色参数L^(*)值的降低和a^(*)、C_(ab)^(*)、b^(*)、h_(ab)^(*)值的升高,造成处理样品颜色向深红色的状态转变。该研究结果可为超高压技术在葡萄与葡萄酒品质提升方面提供参考。 杨培玉 张波 蒋玉梅 王学庆 吕转转 韩丽婷 张潇方关键词:葡萄汁 酚类化合物 超高压处理对赤霞珠葡萄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2024年 为改善酿酒葡萄原料的香气品质,研究不同超高压处理条件对赤霞珠葡萄果实挥发性物质的影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不同超高压条件处理的葡萄果实挥发性物质进行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与香气轮廓描述对其特征香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果实挥发性物质与对照相比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主成分分析发现,400 MPa压力操作及25 min的处理时间均与果实中具有草本、果香气味的醛、酮类物质有较高的相关性;香气轮廓分析发现,一定的压力与时间处理可显著提高赤霞珠葡萄的气味强度。以上研究结果为超高压技术在葡萄酒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 王学庆 张波 韩丽婷 吕转转 陈建军 张竹林 张军强 杜建梅关键词:超高压 挥发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混菌发酵接种比例对美乐低醇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 346)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 ES488)混菌发酵对低醇美乐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混菌发酵增香性能最优的接种比例,以期为酿造高品质的低醇葡萄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将M.pulcherrima 346与S.cerevisia ES488以0.5∶1、1∶1、1∶0.5的比例接种发酵美乐葡萄醪,以纯种发酵为对照,利用GC-MS分析发酵酒样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种类及含量.【结果】不同接种比例酿造的酒样中香气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各处理组酒样中共检出9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1∶1处理组共检出70种香气物质,且乙酸乙酯、异丁醇、芳樟醇、β-大马士酮的含量比对照组增加2.5倍以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混菌发酵酒样的主体香气物质为α-松油醇、芳樟醇、香茅醇、异丁醇、月桂醇、1-癸醇、乙酸乙酯,可使酒体具有更浓郁的花香、果香味,与感官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将M.pulcherrima 346与S.cerevisia ES488以1∶1的接种比例进行混菌发酵,可有效提升美乐低醇葡萄酒的香气品质. 赵芳琴 王诗 赵丹丹 宋茹茹 杨学山 韩舜愈 祝霞关键词:低醇葡萄酒 混菌发酵 香气品质 油橄榄酒的酿造及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44 2014年 以制取橄榄油后的果汁为原料,通过调配、发酵等工艺制得油橄榄酒,进行理化指标及感官评价分析,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其香气成分,以期为油橄榄的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其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品酒精体积分数(6.42%)、总糖含量(7.84 g/L)、挥发酸含量(1.04 g/L)、总二氧化硫含量(103.05 mg/L)及干浸出物含量(27.66 g/L)等理化指标与感官评价结果均符合GB 15037—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规定;油橄榄酒中共鉴定出69种香气成分,总含量约23.44 mg/L,包括12种醇类、25种酯类、6种有机酸、8种羰基类(醛和酮)、14种萜烯类和4种酚类,通过香气成分的气味活性值初步确定主要香气成分有香叶醇、苯甲酸乙酯、辛酸乙酯和愈创木酚。 马腾臻 李颍 张莉 张彦芳 盛文军 祝霞 韩舜愈关键词: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