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华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镭孙庆国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自身抗原
  • 2篇抗原
  • 2篇克隆表达
  • 2篇基因克隆
  • 2篇基因克隆表达
  • 2篇P62
  • 2篇GP210
  • 2篇LBR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胆汁性肝硬化
  • 1篇蛋白
  • 1篇氧化酶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胆汁性
  • 1篇原发性胆汁性...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突触

机构

  • 4篇北华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吉林北方肝胆...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吉化...

作者

  • 2篇李永哲
  • 2篇佟大伟
  • 2篇曾常茜
  • 1篇于顺
  • 1篇张晓录
  • 1篇张逢春
  • 1篇李尧华
  • 1篇朱立平
  • 1篇董俊红
  • 1篇金海甲
  • 1篇曾常茜
  • 1篇陈彪
  • 1篇高扬
  • 1篇刘镭
  • 1篇赵振国
  • 1篇赵振国
  • 1篇孙庆国

传媒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检验医学...

年份

  • 3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核包膜蛋白gp210、p62和LBR自身抗原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抗体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价值初探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克隆人核包膜蛋白自身抗原gp210、p62和LBR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获得具免疫学活性的纯化重组蛋白,建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初探抗核包膜蛋白gp210、p62和LBR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M15中表达;融合蛋白经NiNAT树脂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并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免疫印迹法(WB)进行免疫活性鉴定;应用表达蛋白建立间接ELISA,检测60名健康体检者、6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60例病毒性肝炎、60例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抗gp210、p62和LBR抗体。结果经重组质粒测序和酶切结果证实,gp210、p62和LBR目的基因已正确插入原核表达载体中,基因序列正确,符合表达框架;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分别在69000、62000和27000处有一明显的蛋白表达条带,WB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具有人gp210、p62和LBR抗原反应性。ELISA检测标本血清结果显示,PBC中,抗gp210抗体、抗p62抗体和抗LBR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8%、30.9%和5.9%;而病毒性肝炎组、结缔组织病组和健康体检组中,除抗gp210抗体在结缔组织病患者中阳性率为1.7%外,3种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PBC组3种自身抗体阳性率与疾病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人核包膜蛋白自身抗原gp210、p62和LBR基因,并将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应用纯化融合蛋白建立的ELISA检测抗gp210抗体、抗p62抗体和抗LBR抗体,对PBC具有较好特异性,为PBC的特异性临床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李永哲刘镭孙庆国曾常茜赵振国佟大伟张蜀澜 高扬于孟学 朱立平
关键词:自身抗原
核包膜蛋白gp210、p62和LBR自身抗原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的诊断价值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机能异常密切相关,目前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本研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gp2i...
李永哲朱立平刘镭孙庆国曾常茜赵振国佟大伟张蜀澜高扬于孟学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GP210P62LBR
文献传递
BA-ELISA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清p185被引量:4
2004年
金海甲曾常茜王振明董俊红
关键词:乳腺癌肿瘤
帕金森病病因蛋白质:α-突触核蛋白对酪氨酸羟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α-突触核蛋白是帕金森病的病因蛋白质之一,α-突触核蛋白与酪氨酸羟化酶具有相互作用。制备一个基因重组酪氨酸羟化酶,探讨α-突触核蛋白对酪氨酸羟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11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神经生物研究室完成。将携带人酪氨酸羟化酶cDNA的基因重组质粒pGEX-TH转化BL21(DE3)细菌使其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TH为标签的融合蛋白质,用谷胱甘肽-琼脂糖4B亲和层析法纯化基因重组酪氨酸羟化酶,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将α-突触核蛋白添加至酪氨酸羟化酶的酶促反应体系中。观察基因重组型酪氨酸羟化酶制备生成物特点,以及α-突触核蛋白对酪氨酸羟化酶活性的作用。结果:①基因重组酪氨酸羟化酶约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组分的1%,纯化的酪氨酸羟化酶在SDS-PAGE上表现为单一条带,可催化L-酪氨酸发生羟化反应生成L-多巴。②随α-突触核蛋白浓度递增,酪氨酸羟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原核表达方法可制备纯化度较高的人基因酪氨酸羟化酶,α-突触核蛋白对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张晓录于顺陈彪张逢春李尧华
关键词:帕金森病酪氨酸单氧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