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作品数:343 被引量:1,094H指数:13
- 相关作者:王兰珍赵俊君焦雪成张清杰王利波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濮阳市人民医院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濮阳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濮阳市首次柯萨奇病毒A6实验室检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T PCR)法对手足口病病例标本进行柯萨奇病毒A6(CoxA6)病原检测,明确病原,为手足口病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用real-time RT-PCR法对2015年5月-6月份手足口病标本进行EV(总肠道病毒)、EV71、CoxA16核酸检测,对其他肠道病毒(非EV71和非CoxA6)阳性标本再进行CoxA6核酸检测,选取CoxA6核酸1份阴性和3份阳性提取物,送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验证检测的准确性。结果 167份标本中EV71阳性17份,CoxA16阳性13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61份;4份CoxA6核酸省级验证结果一致。结论 CoxA6是濮阳市手足口病的又一主要病原,在普通和重症病例中都存在,real-time RT-PCR法用于CoxA6检测能为临床诊断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可靠数据。
- 张清杰徐国锋张玉华谢为民朱文刚卫海燕
- 关键词:手足口病核酸检测
-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MPP)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MPP感染患儿140例,均给予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结果 140例患儿中,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率为82.14%;不同性别、病情患儿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岁患儿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率为34.38%,明显低于0~3岁和4~7岁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d患儿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率为58.97%,明显低于病程≤7d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适合于低年龄段(0~7岁)、病程≤7d的患儿。
- 杨雪飞彭攀焦常锁刘爱玲田培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儿童
- 纳米α-MnO_2去除水中各形态砷的最佳条件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纳米二氧化锰α-MnO2吸附饮用水中三价砷(As(Ⅲ))、五价砷(As(Ⅴ))的影响因素。方法以高锰酸钾、硫酸锰、过硫酸铵等为主要原料,制得纳米α-MnO2,控制pH、温度、砷初始浓度和时间,采用静态吸附除砷实验,探讨除砷效果和能力。结果随着吸附时间延长,二氧化锰对砷的去除率缓慢上升,10min时即可达到吸附平衡;随着砷初始浓度的升高,吸附率呈降低的趋势;随着温度的升高,水中各形态砷的去除率随之升高;pH值越低,吸附率越高,去除砷的效果越好。结论吸附过程受pH、温度、砷初始浓度和时间的影响,在常温下,pH值小于7时吸附超过20min即可获得良好去除效果。
- 靳克林
- 关键词:砷饮用水纳米二氧化锰
- 河南省濮阳市测井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濮阳市测井放射工作人员的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面对面书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濮阳市2021—2022年测井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资料,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个人剂量监测数据、放射源种类、既往甲状腺疾病史和甲状腺彩超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结节检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53位研究对象,男性478人,女性75人,检出甲状腺结节219人,检出率为39.60%。与男性测井放射工作人员相比,女性测井放射工作人员的甲状腺结节检出风险更高(OR=3.054,95%CI:1.820~5.126);与工龄<11年的测井放射工作人员相比,工龄31~40年的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风险更高(OR=2.342,95%CI:1.268~4.335);与源库保管岗人员相比,放射性测井岗(OR=8.404,95%CI:1.095~65.514)、放射源操作岗(OR=15.674,95%CI:1.850~132.800)人员甲状腺结节的检出风险更高。结论做好放射性测井人员放射防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检查,落实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 李崇尚臧静李福冉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影响因素放射性测井职业健康检查
- 河南省濮阳市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分析
- 2021年
- 目的通过分析濮阳市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果,总结消除疟疾工作经验,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参考。方法依照《河南省省辖市级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实施细则(2016年版)》要求,在市级考核评估的同时随机抽取考核过的濮阳县和南乐县进行复核,考核和复核均实行百分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市本级得分99.25分,濮阳县、南乐县复核分数分别为98.90、98.75分;按照市、2县级权重分别为0.4、0.3、0.3,濮阳市最后得分为98.99分。结论濮阳市消除疟疾措施得力,达到了国家消除疟疾考核评估规定的85分以上的标准。
- 赵风林梁桂华谢为民宋传清王兰珍
- 关键词:疟疾
- 503例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梅毒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订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濮阳市疾控中心性病门诊2008——2012年确诊梅毒病例为调查对象,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该门诊确诊梅毒病例503例,男:女为1:1.53;20-49岁、初中以下、农民(农民工)占比较高,分别为81.11%、68.00%、43.14%,2008——2012年新确诊梅毒年均增长34.72%。结论成年女性、低学历及性活跃人群、农民(农民工)是梅毒防控的重点人群;新确诊梅毒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 彭攀
- 关键词:梅毒
- 濮阳市63例输入性恶性疟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分析濮阳市输入性恶性疟疫情及流行特征,为输入性恶性疟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收集2010年以来濮阳市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基本信息、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统计分析濮阳市输入性恶性疟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0-2014年濮阳市共报告输入性恶性疟病例63例,均为男性。58例感染于非洲国家,主要为赤道几内亚(26例)和安哥拉(9例)两国。63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年龄中位数37岁,主要集中于23~50岁之间,为青、壮年男性,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63例病例职业以农民、民工和工人为主,占到92.06%。全市五县二区中原油田均有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报告,以濮阳县居多,占到50.79%。发病后确诊所需时间中位数为5天。结论濮阳市输入性恶性疟疫情形势严峻,需要加强境外务工人员管理、宣传和检测工作,做好临床医生培训工作,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提高输入性恶性疟防控能力。
- 贾伟王兰珍
-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
- CT扫描成像对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形态学分析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形态学分析的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5月—2024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累及后踝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据CT检查中后踝关节内是否嵌入骨块分为未嵌入骨块组和嵌入骨块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踝关节骨折位置、分型、累及部位及骨折块情况,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及面积,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面积与后踝骨折相关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T检查结果显示,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患者71例,占比71.00%,后踝关节内未嵌入骨块患者29例,占比29.00%。两组性别、年龄、骨折位置、Lauge–Hansen分型、Danis-Weber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raguchi分型及Mason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患者Haraguchi分型1型(87.32%)高于2型(8.45%)和3型(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on分型以2A型(71.83%)高于1型(11.27%)、2B型(9.86%)和3型(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嵌入骨块组患者累及内踝及胫骨腓切迹发生率36.62%、73.24%高于未嵌入骨块组6.90%、37.93%,累及胫骨腓切迹长度、后踝骨折块长度长于未嵌入骨块组,后踝骨折块面积大于未嵌入骨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位置外1/3骨块(63.38%)高于中1/3骨块(19.72%)和内1/3骨块(1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矢状径2~5 mm(46.48%)高于矢状径<2 mm(21.13%)和矢状径>5 mm(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形态骨折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面积为4.71~196.41 mm2,平均(61.42±5.73)mm2。结论踝关节骨折分型为Haraguchi1型、Mason2A型,骨折累及内踝及胫骨腓切迹提示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发生风险较高,后踝关节内嵌入骨块面积与后踝骨折块�
- 李崇尚王建芳
- 关键词:踝关节计算机断层扫描
- 急性二苯氨基甲烷中毒6例报告
- 2009年
- 目的分析急性二苯氨基甲烷中毒病例,了解其临床特点,探讨其中毒防护方法。方法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随访患者及首诊医生,并收集6例急性二苯氨基甲烷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急性二苯氨基甲烷中毒病例以消化系统、肝脏损伤为主要表现,其中上腹疼痛、恶心、全身酸软、体温升高、肝功能异常等症状比较突出。结论急性二苯氨基甲烷中毒的临床特点主要为上腹疼痛、体温升高、肝脏损伤;应注意与其生产原料苯胺、甲醛中毒的鉴别。
- 苏首勋李举跃李志刚
- 关键词:急性中毒
- 河南濮阳市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现状与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分析濮阳市农村和城镇居民中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和丙型病毒肝炎(丙肝)感染状况及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取分级整群方法抽取1个县2个乡镇,每个乡镇再抽取1个村(社区),根据年龄、性别和城乡调查比例以户为单位随机抽取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个人资料,同时采集被调查者血液5ml分别检测乙肝和丙肝标志物,调查对象的个案调查表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录入到EpiData3.1数据库,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判定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收集合格问卷与标本1029例,其中男性509例,女性520例。调查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1.55%,HBeAg为0.19%,抗一HBs为50.73%,抗一HBe为0.87%,抗一HBc为29.25%,抗一I-ICV阳性率为0.29%。以抗一HBc阳性作为既往乙肝感染标志物,抗一HCV为丙肝感染标志物,抗-HBc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P〈0.05),50岁以上组最高达到51.56%,0~9岁组最低为16.61%;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P〈0.05),服务行业和农民均高于其他职业(P〈0.01)。男性理发店刮胡须、手术诊疗、牙科诊疗、内窥镜检查、输血是乙肝感染主要危险因素(P〈0.05),丙肝感染危险因素是输血或有偿献血。结论调查对象中乙肝与丙肝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避免乙肝和丙肝感染的主要措施是提高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加强医疗机构、美容美发等行业消毒工作的管理。
- 王志彬王晓利焦雪成李言彬邓永村
-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