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病毒学研究中心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余勇张文涛方骢黄晓星彭宇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SARS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14核酸外切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 与其他RNA病毒相比,冠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被预测包含了一些特殊的RNA 加工酶,其中nsp14是一个属于DEDD超家族的3’到5’外切核酸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生化实验或者结构信息来证实这种蛋白的酶学活性。所有对其的了解都...
- 陈平江淼田波刘青珍郭德银
- 文献传递
- 丙型肝炎病毒NS5B蛋白与细胞因子丙酮酸激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输血后病毒性非甲非乙肝炎的主要病原,主要通过血液及其制品的使用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和母婴传播。目前全球大约有1.7亿HCV感染者, 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和疫苗,主要原因在于目前HCV还不能...
- 吴晓云刘清珍郭德银
- 文献传递
- SARS冠状病毒非结构蛋白14核酸外切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 与其他RNA病毒相比,冠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被预测包含了一些特殊的RNA加工酶,其中nsp14是一个属于DEDD超家族的3’到5’外切核酸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生化实验或者结构信息来证实这种蛋白的酶学活性.所有对其的了解都是...
- 陈平江淼田波刘青珍郭德银
- 文献传递
- 丙型肝炎病毒NS5B蛋白与细胞因子丙酮酸激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输血后病毒性非甲非乙肝炎的主要病原,主要通过血液及其制品的使用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和母婴传播。目前全球大约有1.7亿HCV感染者,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和疫苗,主要原因在于目前HCV 还不能...
- 吴晓云刘清珍郭德银
- 文献传递
- SARS-CoV N蛋白与病毒mRNA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SARS冠状病毒(SARS-CoV)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其基因组大小约为30,000 nt,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中的1-72个核甘酸为前导序列。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是冠状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它在病毒基因转录,翻译以及病毒颗粒包装中起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PCR的方法从SARS-CoV cDNA中克隆N基因,将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经表达纯化获得大量重组蛋白,通过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获得高纯度的N蛋白。同时构建前导RNA的转录模板,经体外转录得到地高辛标记的RNA。使用Northwestern分析技术,我们证实纯化的N蛋白在体外可以与RNA发生特异性的结合。N蛋白与病毒RNA的结合特性及其在病毒生活周期中的所起作用的初步研究,为下一步设计出有效的阻断病毒周期从而达到抗病毒目的的药物或疫苗奠定了基础。
- 彭宇李姝李朝阳王菁菁田波郭德银
-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
- 一种新型多肽类HIV-1进入抑制剂被引量:2
- 2004年
- 余勇黄晓星王琼杨雅玲田波张文涛
- 关键词:多肽类GP120膜糖蛋白人免疫缺陷病毒CD4分子机体免疫系统
- 细胞内表达的小干扰RNA靶向丙肝病毒5′保守区的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将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的5′非编码区(5′UTR)插入到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上游,并构建基于Ⅲ型启动子的表达载体,这种载体能产生针对HCV 5′UTR的小干扰RNA。然后将含有HCV 5′UTR的eGFP/luciferase和能产生小干扰RNA的质粒共转染入Hela细胞,通过测定细胞发出的荧光和化学发光强弱来观测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HCV 5′UTR特异性小干扰RNA表达质粒共转染的细胞无论从定性还是从定量上所测得的荧光和化学发光强度都明显低于阴性对照,且细胞密度经核染色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这揭示了小干扰RNA确实能引起HCV特异基因如5′UTR的沉默,且转染进去的小干扰RNA表达质粒对细胞没有毒害作用。这一工作是通过载体直接在细胞内表达小干扰RNA(siRNA)而不是化学合成的,可以使小干扰RNA在细胞内得到稳定表达,因此本研究设计的siRNA表达载体不仅可以有效沉默HCV 5′UTR,而且该系统可以灵敏地筛选更有效的针对HCV的siRNA,因而这一结果为研究利用RNA干扰进行基因治疗HCV感染做了初步探索。
- 吴叔文方骢潘纪安田波郭德银
- 关键词:细胞内表达靶向丙肝病毒小干扰RNARNA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