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8 被引量:205H指数:9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水利工程
  • 15篇天文地球
  • 11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5篇数值模拟
  • 15篇值模拟
  • 11篇波浪
  • 7篇水流
  • 5篇泥沙
  • 4篇水动力
  • 4篇潜堤
  • 4篇波浪作用
  • 3篇丁坝
  • 3篇植物
  • 3篇水动力特性
  • 3篇水流特性
  • 3篇通航
  • 3篇弯道
  • 3篇斜坡
  • 3篇孤立波
  • 2篇柔性植物
  • 2篇受力
  • 2篇数学模型
  • 2篇数值模拟研究

机构

  • 58篇湖南省水沙科...
  • 55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湖南省交通规...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湖南女子学院
  • 2篇映秀湾水力发...
  • 2篇纽约城市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广东省水利水...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湖南省水文水...
  • 1篇化工部
  • 1篇海军南海工程...
  • 1篇中交天津港航...
  • 1篇交通运输部天...

作者

  • 24篇蒋昌波
  • 16篇陈杰
  • 11篇邓斌
  • 11篇胡旭跃
  • 8篇沈小雄
  • 5篇程永舟
  • 5篇隆院男
  • 4篇姚宇
  • 4篇刘虎英
  • 3篇张贵金
  • 3篇赵利平
  • 3篇周灿
  • 3篇陈家贵
  • 2篇郭杰
  • 2篇张春财
  • 2篇石月珍
  • 2篇伍志元
  • 2篇夏波
  • 2篇王瑞雪
  • 2篇张青松

传媒

  • 6篇交通科学与工...
  • 5篇水动力学研究...
  • 5篇长沙理工大学...
  • 4篇水科学进展
  • 4篇中国水运(下...
  • 3篇海洋通报
  • 3篇水利水电技术...
  • 2篇船舶力学
  • 2篇湖南交通科技
  • 2篇水道港口
  • 2篇水运工程
  • 2篇第十四届中国...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利水运工程...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1篇2009
  • 1篇2008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船舶通过桥墩附近时的横向受力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水槽模型试验,对不同流速下船舶通过桥墩附近时横向受力情况进行试验,探究桥墩存在对通过桥区的船舶横向受力影响特征。试验表明:船舶顺流与桥墩交会过程中的横向受力变化有明显的特征,船首在上游或船尾在下游距桥墩3.6倍相对桥墩直径之外区域时,桥墩对船舶基本无影响。交会过程中船舶先受到横向推力,推力先增大并在船首在墩前区域达到峰值后逐渐转变为横向吸力,横向吸力在船桥中心交会区域达到最大后再转变为推力,随后横向推力在船尾出桥墩区域达到峰值。通航条件下,桥船受力影响相对间距不大于2.8倍桥墩直径,因此在大于2.8倍桥墩直径时船舶通航不受桥墩影响。
刘双钟佳昌胡旭跃
关键词:横向受力船模试验
斜坡平台上波浪破碎变形PIV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以斜坡平台上的波浪破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研究了波浪在斜坡平台上的传播特性。通过分析破碎区流场、斜坡平台沿程波高分布及涡量场变化情况,探讨了波浪形态演变规律。利用谱分析研究了波浪倍频能量演变。结果显示,使用PIV可以良好地获得不同时段的流场完整瞬时信息。波浪在通过斜坡平台时,波形不对称性明显,波能在平台上剧烈衰减,破碎导致涡结构扩散。
蒋昌波张陈浩姚宇邓斌
关键词:破碎区涡量PIV
海啸波作用下泥沙运动——Ⅲ.数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9
2013年
基于Boussinesq方程耦合泥沙运动和地形演变模型,建立海啸作用下泥沙运动数学模型。地形演变模型采用WENO差分格式,并将WENO差分格式与Lax-Wendroff格式和FTBS格式进行对比分析。运用Synolakis、Kobayashi和Young的实验数据分别对水动力模块和地形演变模块进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海啸波的传播、破碎、上爬、回落过程以及岸滩的冲淤变化过程,该数学模型能够运用到海啸作用下的岸滩演变研究和预测中。
蒋昌波陈杰程永舟邓斌隆院男
关键词:海啸泥沙运动数学模型WENO格式
斜坡上梯形潜堤附近流动结构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波浪通过斜坡上潜堤时的波形和非线性特性均有显著变化,同时潜堤附近会出现涡流的生成及消散现象,有必要对其深入研究。基于1:20的斜坡上的波浪水槽实验,分析规则波在斜坡上不可渗梯形潜堤附近的动力特性。本文垂向二维波浪数学模型以RANS方程为控制方程,采用非线性涡黏性(各向异性)k-ε紊流传输模型封闭雷诺应力项,利用VOF方法追踪自由表面以及采用源函数造波技术来模拟规则波对斜坡上潜堤的作用,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吻合良好。利用数值计算进一步分析了流场、流线、紊动动能及紊动动能耗散率等特性,重点探讨了堤顶水深变化的影响,得到随堤顶水深增大,潜堤的消浪作用将明显减弱。
蒋昌波曹永港陈杰郭杰
关键词:VOF方法潜堤斜坡数值模拟
弧形防波堤波浪力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在圆筒形防波堤和V形防波堤的基础上,结合离岸堤后形成V形和半圆形连续出现的韵律海岸的地貌平面形态特点,提出一种前墙为连续的半圆筒形防波堤形式。通过在波浪水槽内进行规则波物理模型试验,探究这一新型防波堤的波压力分布规律及波高、周期、水深等因素对波压力的影响。将试验结果与海港水文公式和合田良实公式计算的理论值对比分析,给出了以合田良实公式的折减系数来拟合新型弧形防波堤波浪总水平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新型弧形防波堤上的波压力随波高、周期的增大而增大,其水平波浪总力比同等尺度直墙少10%左右。
赵利平朱亚州谢奥运邹俊飞
大流量渗水堵漏复合聚氨酯水泥砂浆
2023年
【目的】为了解决因常规浆材抗冲蚀能力较弱,地基处理工程中存在的松散介质、贯穿裂缝和宽大孔洞渗漏涌水等问题,研发了一种适用于动水堵漏的复合聚氨酯水泥砂浆(PCS浆材),研究其基本性能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配比,开展动水堵漏试验,分析其抗冲蚀特性;进行典型渗漏灌浆堵漏实际应用模拟,论证不规则渗漏通道中的实际堵漏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复合聚氨酯水泥砂浆黏度、密度、黏结强度均随聚固比显著减小;密度与黏结强度随水泥占比提升;随膨润土占比增加,黏结强度有先减后增趋势;浆材最优配比为,聚固比0.9∶1、水泥∶膨润土∶骨料的质量比为1.1∶0.5∶4.0;糙率0.007 5条件下,浆液留存率超过50%。【结论】结果表明:研发的复合聚氨酯水泥砂浆在不规则渗漏通道中发泡充分,填充效果显著;对不规则大流量渗水通道堵漏损耗小、操作便捷、可靠性高、成本低,与目前常用的LW+HW堵漏材料相比,单方造价节约30%~50%;实际工程应用时,应根据工程环境条件对初凝时间进行相应调整即可。
曾来衡张熙胡铁桥李永丰张贵金
关键词:聚氨酯正交试验
礁冠宽度对珊瑚礁坪波浪增水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岸礁礁冠宽度变化对礁坪上波浪增水的影响,实验采用概化的岸礁和梯形礁冠模型,在一系列规则波工况下分别测试5种不同宽度的礁冠以及无礁冠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礁冠宽度越大,波浪破碎造成的能量衰减越剧烈;礁冠的存在使礁坪上的波浪增水增大,且礁冠宽度越大,增水值越大;增水随礁冠水深的增大而减小,并引入了一对无量纲参数合理地描述了入射波波要素对增水的影响;运用文献中基于能量守恒的理论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礁冠宽度对增水的影响,并给出模型中的礁形参数与实测的礁冠相对宽度间的经验关系式;通过分析同一礁冠水深控制下,相对增水随着礁冠相对宽度的变化趋势,发现只有在礁冠充分宽的情况下礁冠水深才是控制礁坪上增水的主要因素。
姚宇杜睿超蒋昌波袁万成唐政江
关键词:波浪破碎
Mellor-Yamada模型在波浪边界层中的运用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Mellor-Yamada 2.5阶封闭格式建立一维垂线波浪边界层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模拟线性波作用下的层流边界层和乔治沙洲南侧海岸一侧点的波浪边界层流速分布,并同理论或其他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广泛运用于波浪边界层的研究中。
陈杰蒋昌波刘虎英邓斌
关键词:边界层数值模拟
振动空化复合湿磨技术制备超细水泥浆被引量:1
2022年
大量基础处理灌浆工程,特别是服役水工混凝土结构防渗堵漏存在可灌性差、灌浆效果难以保证等难题。采用化学灌浆材料成本高,优选的超细水泥灌浆材料可灌性和灌浆效果虽有所提升,但目前干法制备成本偏高、湿法制备的粒径偏大。为克服超细水泥制备现有技术的不足,基于振动、空化、湿磨复合效应,研发振动空化复合湿磨设备。通过开展多工况试验,研究制备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参数。对比试验三种常用水灰比的普通水泥浆液,结果表明,空化振磨15 min后,水泥颗粒破碎率可得到显著提升。产生累积达19.19%的粒径小于1μm的纳米级水泥颗粒,水泥颗粒粒度D_(50)小于10μm,D_(90)小于30μm,比表面积达到700~1200 m^(2)/kg。同比国内现有水泥湿磨机技术指标,D_(90)减小达25%,且设备成本大大降低,无需多次研磨即可达到技术要求。另外,对设备进行循环运行改造即可实现连续制浆,制备效率能满足灌浆强度的要求,技术成果具备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曹培智张贵金陈安重
关键词:超细水泥颗粒破碎粒度分析
挖入式港池回流三维动力特性分析
式港池在我国分布较广泛,但一般淤积比较严重.淤积的主要原因是挖入式港池回流的非封闭性,回流结构的三维研究对挖入式港池的防淤、减淤措施的设计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PIV技术,对透明玻璃水槽中回流结构进行三个维度的切片,...
刘虎英蒋昌波邓斌陈杰
关键词:挖入式港池数值模拟水动力特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