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
- 作品数:101 被引量:301H指数:8
- 相关作者:金俊荣宋爽路长伟刘涛黄添水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北京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电影《幸存日》MattePainting解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试分析电影《幸存日》的数字绘景技术,以及笔者在参与电影特效创作时的心得,并借此探讨数字绘景对电影视觉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具体从空间的建构、软件技术以及艺术创作等方面方面进行论述,结合相关的镜头作为典型案例加以详细解析。
- 宋鹏
- 关键词:影视特效
- 论“联合考核”与“过程考核”在新闻类课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本文以《新闻评论》课程的考核为例,认为高职新闻类课程的考核应从就业、职业、专业、课程四个维度定位考核方案;基于该考核方案,在"联合考核"与"过程考核"中把控考核过程;采用学生评与教师评、阶段评定与最终评定、综合评与单项评等多维度评定方式确定考核成绩。
- 周敏
- 关键词:考试方案职业教育
- 论记者的问题意识与正确思维方式被引量:2
- 2015年
- 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正确的问题意识,正视在新闻工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不可忽视的"看不到"、"问不出"、"写不对"的突出问题。通过宏观上熟悉国家大政方针、与时俱进学理论;中观上了解社会民情、行业发展做专家;微观上以事物发展的转折点、突破点、特殊点为着手点,锻造新闻工作者的理论素养、思维方式、专业精神,更好的为时代和社会发展服务。
- 胡蕊
- 关键词:思维方式刻板印象
- 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初探被引量:3
- 2013年
- 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5个方面构建完成:建立舆情分析、研判、预警机制;重点锁定八大需要引导的事件及话题;注意挖掘关注意见领袖,研判并把握意见领袖的表达;合理设置网络议程;保证舆论共振与"雪崩"时的积极在场。
- 周敏
-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舆论
- 社会论坛对高校BBS发展的启示被引量:1
- 2013年
- 网络论坛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影响力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高校BBS作为中国网络论坛发展的先驱,历经起步、规范和平稳发展三个阶段,热闹过后,却是大学BBS的集体沉寂,反观天涯、猫扑等社会论坛,在SNS、博客、微博等新型网络社会化平台屡次冲击之后,人气依然旺盛,影响力不断扩大。分析了高校BBS和社会论坛的冷热现象、原因之后,着重探讨了社会论坛对高校BBS发展的启示。
- 杜世友
- 关键词:高校BBS
- 青少年网络微公益参与行为分析与引导对策被引量:4
- 2013年
- 微公益是指以公益精神为核心,从微小的社会需求入手,注重积少成多的公益事件。与传统的公益活动相比,微公益呈现出传播速度快、参与门槛低、交互性强等诸多特点。借助网络平台,微公益传播更符合当下青少年身心发展及行为特点,青少年群体也成为网络微公益活动的重要参与力量。结合微公益网络传播特征,具体分析青少年网络微公益的参与形式、参与原因,以及网络微公益对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对完善和引导青少年参与网络微公益活动提出建议与对策。
- 宋爽
-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
- “微语境”下青少年网络关注的引导框架——以芦山地震微博传播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4月20日四川芦山地区发生地震。与2008年"汶川地震"后媒介尤其是网络上一致的高关注度相比,芦山地震在网上引起的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媒体账号进行灾情设置对青少年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并无明显优于名人微博的影响;青少年个人账户的传播与主流媒体的报道框架呈现明显的偏差状态。运用社会建构理论对微博的消息传播进行框架分析,并对青少年的网络议程设置提出设想与建议。
- 胡蕊
- 关键词:青少年
- 审美距离的相对论——电视综艺节目模式引进热潮的冷思考
- 2015年
- 自从2010年《中国达人秀》开始,中国大陆进入海外节目引进的全盛时期,抛开了之前模仿抄袭港台、日韩的节目模式阶段,大量引进海外节目版权,创造了电视荧屏百花绽放的一时繁荣。
- 梁岩
- 关键词:审美距离深圳卫视辽宁卫视本土化改造
- 青年亚文化视角下微电影观察与思考
- 2015年
- 自2010年底中国第一部微电影出现后,微电影迅速占领市场,在近5年的发展过程中,渐渐走向成熟并且呈现多元化趋势。微电影与青年亚文化天生具有很强的粘合度,一方面,微电影身份的特殊性、传播的碎片化和创作的草根化符合青年亚文化去中心化、抵抗、不稳定等非主流文化特征;另一方面,青年亚文化利用微电影寻找到青年群体的身份认同感,向主流社会发声,表现为去中心化、多元化、消解经典、否定权威等非主流文化景观,从而达到建立主流社会话语权和获得主流社会多元化包容的目的。
- 梁岩
-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
- 创新盈利模式,推动期刊数字化转型——访龙源期刊网副总裁兼总编辑穆广菊被引量:1
- 2010年
-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带给传统阅读方式的冲击已经不再是陌生话题,对于期刊行业而言,数字技术的发展也正在悄然改变行业的格局和市场。目前国内期刊实现数字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 师静
- 关键词:总编辑副总裁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