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牛利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生理学
  • 7篇教学
  • 7篇病理生理
  • 7篇病理生理学
  • 4篇细胞
  • 3篇教学改革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膳食
  • 2篇实验教学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巨噬细胞
  • 2篇CXC
  • 2篇CXCL8
  • 2篇肠癌
  • 1篇蛋白饮食
  • 1篇低蛋白
  • 1篇低蛋白饮食
  • 1篇学案

机构

  • 1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梦之路数...

作者

  • 4篇周鑫
  • 4篇李夏青
  • 4篇刘福
  • 4篇张杨
  • 4篇牛利
  • 4篇郭建红
  • 4篇王锋
  • 4篇刘清华
  • 4篇杨艳萍
  • 1篇韩德五
  • 1篇王彦
  • 1篇杨涛
  • 1篇张扬

传媒

  • 6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病理生理学考核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7
2014年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桥梁性学科,目前该课程的考核多采用期末集中考试为主。为寻找更合理更有效的考核方式,尝试采用了"平时理论知识考核+期末理论知识考核+实验课知识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体系,有效提高了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
杨艳萍周鑫刘福牛利郭建红刘清华王锋张杨李夏青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考试改革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规律和机制的学科,能够帮助医学生建立初步的临床思维。对病理生理学传统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进行尝试性调整,在本硕班采用改良的TBL教学模式以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杨艳萍刘福周鑫牛利刘清华郭建红王锋张杨李夏青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
CXC趋化因子配体8促进结直肠癌微环境中M2型巨噬细胞趋化及浸润被引量:6
2022年
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 chemokine ligand 8,CXCL8)在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促进肿瘤恶性进展。研究发现,结直肠癌微环境中有大量M2型巨噬细胞浸润,但CXCL8是否影响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及其潜在机制尚未可知。本文旨在探讨CXCL8对结直肠癌中M2型巨噬细胞浸润及趋化作用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分析了TCGA数据库结直肠癌样本中CXCL8表达水平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并在临床组织中进行验证。随后Western印迹及qRT-PCR检测5种结直肠癌细胞株CXCL8的表达情况。佛波酯(PMA)及IL-4诱导THP-1至M2型巨噬细胞后,与HCT116、SW480细胞及过表达CXCL8的HCT116(CXCL8/HCT116)、SW480(CXCL8/SW480)共培养,检测M2型巨噬细胞趋化情况。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处理HCT116、SW480细胞,检测CXCL8表达情况,与M2型巨噬细胞共培养,分析趋化结果。结果显示,患者癌组织CXCL8表达高于癌旁组织,CXCL8高表达癌组织中存在更多M2型巨噬细胞浸润;IL-1β作用于HCT116或SW480后,CXCL8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P<0.05)。Transwell实验证实,CXCL8趋化M2型巨噬细胞(P<0.05)。综上所述,结直肠癌细胞中CXCL8可由IL-1β诱导产生,CXCL8表达增加能够促进M2型巨噬细胞的趋化,结直肠癌微环境中M2型巨噬细胞大量浸润可能与CXCL8表达升高有关。
高书华柴欣悦刘杭丰成敏蓉郑锦秀邵莹杨涛
关键词:巨噬细胞趋化结直肠癌
病理生理学转化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转化医学是医学健康领域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强调针对临床实际问题所进行的基础研究;其中心思想在于将临床问题与基础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病理生理学作为整个医学学习的桥梁学科,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主干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时刻都在强调基础与临床的衔接,因此将转化医学的思想引入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中是完全可行的。
郭建红刘福刘清华牛利王锋杨艳萍张扬周鑫李夏青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
ESP虚拟仿真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文章通过ESP虚拟仿真课程-急性肺水肿的开放式整合实验教学在急性肺水肿实验教学中的实施,论述了ESP虚拟仿真课程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和优势,可辅助实施早临床的医学生培养理念,实现基础知识的临床拓展,促进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郭建红张杨杨艳萍刘清华林茂辉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教学ESP
长期低蛋白饮食对中老年小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和脾脏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长期低蛋白饮食对中老年小鼠肝脏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和脾脏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14月龄雌性昆明小鼠数字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低蛋白组、高蛋白组、高蛋白+西罗莫司组,另设2月龄雌性昆明小鼠为成年组,分别给予标准基础饲料或自配特殊饲料,高蛋白+西罗莫司组隔日腹腔注射西罗莫司。于实验3个月末处死小鼠,制备肝脏切片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检测CD68和mTOR蛋白表达;制备脾脏淋巴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学检测脾脏CD4^+T、CD8^+T细胞百分比。结果肝组织切片低蛋白组和高蛋白+西罗莫司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细胞排列整齐、肝窦无明显扩张,时间相关性改变减轻;给予中老年小鼠低蛋白饮食或高蛋白饮食+西罗莫司,其肝脏CD68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脾脏CD4^+T、CD8^+T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脏mTOR蛋白在低蛋白组和高蛋白+西罗莫司组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高蛋白组与以上结果相反。结论长期给予低蛋白饮食有利于延缓脾脏T淋巴细胞的衰减,改善肝脏时间相关性结构及非特异性炎症改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TOR蛋白的表达相关。
王郝莹张丽君张琼郭建红
关键词:衰老T淋巴细胞
小剂量内毒素对高糖高脂膳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剂量LPS对高糖高脂膳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ynthetic diet组(n...
郭建红
关键词:LPS高糖高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纤维化
病理生理学TBL教学案例的筛选与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病理生理学作为连接基础与临床的主干桥梁学科,位于医学教育的中期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团队的讨论式教学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引入临床案例分析有利于对病理生理学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融通。一份合格的教学案例应该符合地方院校的特色、病种单一,满足不同阶段医学生的需要,并且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得以恰当的应用。
郭建红刘福杨艳萍刘清华李夏青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TBL教学案例教学改革
CXCL8通过增加M2型巨噬细胞浸润及抑制CD8^(+)T细胞浸润促进结直肠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
2024年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对结直肠癌(CRC)微环境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使用过表达CXCL8的鼠源CRC细胞株CT26细胞建立BALB/c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监测肿瘤生长情况,成瘤三周后剥离肿瘤组织并取出小鼠脾脏,一方面制备肿瘤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微环境中M2型巨噬细胞及CD8^(+)T细胞的浸润情况;另一方面制备脾脏单细胞悬液,分选脾脏CD8^(+)T细胞,在体外将T细胞与过表达CXCL8的CT26细胞共培养,细胞毒性实验检测T细胞杀伤能力。结果过表达CXCL8促进小鼠CRC移植瘤生长;过表达CXCL8的CRC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浸润增加、CD8^(+)T细胞浸润减少;过表达CXCL8的小鼠CRC细胞并不影响CD8^(+)T细胞体外杀伤能力。结论CXCL8过表达CRC细胞通过增加M2型巨噬细胞浸润及抑制CD8^(+)T细胞浸润促进CRC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
邵莹兰燕宋冰孙嘉颖杨涛
病理生理学机能实验考核体系的构建与探索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对实验操作进行量化考核,构建科学的病理生理学机能实验考核体系。方法选择2015级麻醉学专业160名学生为考核对象,在小范围建立新的机能实验操作技能量化考核体系,结合平时考核,作为其最终的实验考核成绩,并对其可行性和优势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参与考核的同学实验操作合格率98.75%,优秀率82.5%。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其中,98.75%认为新的实验考核测评模式对本人的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有帮助和提高,94.38%认为新的实验考核测评模式能够促进团队合作,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91.88%认为新的实验考核测评模式效果良好。结论新的实验考核测评模式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协作精神培养方面有显著作用,可有效促进学生的机能课程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病理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郭建红刘福杨艳萍刘清华李夏青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评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