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材料与食品学院 作品数:80 被引量:285 H指数:8 相关作者: 王毅 苏滔珑 李晓江 王悦辉 雷雪峰 更多>> 相关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化学工程 理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地方应用本科院校仪器分析教学设计与改革探索 被引量:2 2016年 仪器分析是化学类专业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基础课,讲解的是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的分析方法。文章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以及应用本科的培养要求,对仪器分析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进一步培养其创新意识。 黄增芳 谢辉 张景强 王悦辉 孙延一关键词:仪器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探索 酱油腐败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天然抑菌物的抑菌研究 2024年 以腐败广式酱油为研究对象,对其腐败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考察2株芽孢杆菌的耐盐特性。比较了不同抑菌物质(丁香油、柠檬醛、Nisin、乳酸、山梨酸钾)对解淀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在此基础上,以低盐广式原油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抑菌剂对酱油原油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腐败广式原油中分离的细菌主要为蜡样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和沙氏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与贝莱斯芽孢杆菌均具有耐盐性,12%的食盐可在细菌生长初期抑制其生长;抑菌剂Nisin Z、乳酸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0.2、1 mg/mL;在低盐酱油原油中添加抑菌剂组合(0.02%Nisin Z和0.05%乳酸)可较好控制酱油原油的品质。 李碧怡 陈南娟 李彤 罗晓莹 欧幼玲 郑蔓萍 李琳关键词:酱油 低盐酱油 腐败细菌 芽孢杆菌 反应条件对均相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径分布的影响及其表征 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均相沉淀法在水、乙醇两种溶液体系中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ano-HAP)晶体。考察了温度、溶液体系、L-谷氨酸(Glu)等因素对样品平均粒度及粒度分布的影响。样品分别通过激光粒度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选区电子衍射(Selected area electron diffraction,SAED)、X射线能量色散仪(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添加总钙量5%的Glu、室温、水溶液体系为nano-HAP最佳制备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样品为片状多晶体,具有较高结晶度和纯度,由Ca、P和O等元素组成,其Ca/P摩尔比为1.58。 刘文利 谢果 郑子懿 莫凯源 郑子昱 沈秀红 吴锦才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 均相沉淀法 粒径分布 氧化石墨烯-热可逆自修复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23年 以糠胺和双马莱酰亚胺为Diels-Alder(DA)反应单体,通过两步合成法合成热可逆DA反应自修复聚氨酯(DA-PU);以商用单层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先将GO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通过溶液共混和流延成膜工艺将氧化石墨烯引入到DA-PU体系中制备GO-DA-PU复合膜,研究了复合膜的微观结构、热学、力学和红外热修复性能等。结果表明:GO在复合膜中可实现均匀分布,GO改善了复合膜的导热性能,含有3%GO的复合膜具有最高的导热系数,约为0.364W/(m·K),是纯TPU膜的导热系数的2.26倍,而且在红外光照1min下复合膜的温度可升至139.9℃,约为纯DA-PU膜温度的1.93倍;GO改善了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但降低了柔韧性;随着复合膜中GO含量增加,修复效率先增加而后下降,含有1%和3%GO的复合膜经红外光照修复5min的修复效率分别为94%和96%,红外光照10min可实现完全修复,且拉伸强度高于未有划痕的样品;随着自修复次数的增加,纯DA-PU膜和复合膜的修复效率均下降,但是复合膜的修复效率仍然较纯DA-PU膜的修复效率高;纯DA-PU膜和含有1%和2%GO的复合膜的红外热修复的第一次修复效率分别为95%、103%和105%,第五次修复效率分别为78%、82%和86%,说明GO改善了DA-PU多次自修复能力。 卢家欣 黎思杏 周志敏 王可 马军现 王悦辉关键词:氧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6S管理模式在高校实验室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4 2018年 主要阐述6S管理理论的内容,根据高校实验室的现状,提出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引入6S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以无机化学实验室为例,介绍了6S管理模式在实验室环境、试剂管理、仪器管理、人员素质培养、安全工作等方面的具体应用。采用6S管理模式后实验室管理质量显著提高,这对高校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培养师生良好实验习惯、塑造实验室良好环境有着重要作用。 冯超华 刘永刚 朱岸东 郑启捷关键词:6S管理 高校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EDTA改性沸石吸附去除低浓度氨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21年 低浓度氨氮微污染水源水是当前我国给水处理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而针对性的处理技术目前还比较缺乏。改性沸石离子交换吸附处理技术被证明可以有效处理含氨氮废水。研究了采用EDTA对沸石进行改性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其吸附速率和容量,并探索改性沸石应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时的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EDTA改性可以显著提高天然沸石氨氮吸附效果,比同Na^(+)浓度NaCl改性沸石提高27.6%,比未改性天然沸石提高60.8%;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6~8,吸附时间60 min,沸石投加量0.3 g/200 mL。 张涛 赵永红 成先雄关键词:乙二胺四乙酸 沸石 氨氮 热可逆自修复聚氨酯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聚氨酯也正朝着智能化、功能化等方向发展,其中赋予聚氨酯材料自修复功能是推进其智能化方向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目前自修复聚氨酯材料研究已取得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其中在聚氨酯材料分子链主链引入热可逆Diels-Alder(DA)共价键以及在传统聚氨酯材料中引入纳米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目前热可逆DA反应的自修复聚氨酯还存在力学性能稍差、修复效率不高且修复效率随修复次数的增加迅速下降等问题,以及纳米碳材料需经改性才能引入等复杂工艺过程。从光可逆共价键修复体系和热可逆共价键修复体系两个方面简述本征型自修复体系,再从热可逆DA自修复聚氨酯体系和热可逆DA自修复聚氨酯复合材料体系两个方面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 周志敏 邓玉金 陈佳丽 黎思杏 卢佳欣 郑韩 王悦辉关键词:聚氨酯 自修复 纳米材料 动物源食品与植物源食品氯霉素残留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研究 为了评估动物源食品和植物源食品氯霉素(CAP)残留含量,采用了酶联吸附免疫技术(ELISA),对大豆蛋白粉、椰子、椰汁、白对虾、牛奶及豆奶进行了氯霉素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白对虾与牛奶CAP残留低于欧盟药残留测定限值;大... 张玉山 李碧怡 沈志华 刘永刚关键词:动物源食品 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化学强化除磷技术分析与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以某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生物处理工艺为案例,分析了对其采用化学强化除磷工艺的技术必要性,并通过静态实验与连续实验证明了该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由于进水有机碳源不足,生物处理难以单独实现总磷达标排放,必须辅助化学除磷;除磷药剂宜选用聚合氯化铝,它产生的污泥产量低,平均约为0.208 g/mmol;药剂投加量与总磷去除控制摩尔比宜为2.0左右,此时可实现出水总磷质量浓度低于1.0 mg/L。 张涛 张涛 赵永红 曹名帅关键词:磷 污水厂 中国西部背景地区PM_(2.5)化学组分特征及其对大气散射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9 2017年 于2009年春、夏和秋季在全球大气本底基准监测站青海瓦里关同步观测了PM_(2.5)中主要化学成分和大气散射系数(bsp).结果显示,观测期间瓦里关PM_(2.5)浓度年均值为(12.6±12.0)μg·m^(-3),显著低于国家年均值标准.总水溶性无机离子和碳气溶胶浓度分别为(1.7±1.6)μg·m^(-3)和(3.2±1.0)μg·m^(-3),分别占PM_(2.5)浓度的16.5%和25.4%.基于IMPROVE经验公式,瓦里关bsp最主要的贡献因子是有机物(OM)和土壤尘(FS),贡献率分别达到48%和28%,其它组分对bsp的贡献率均小于10%. 杨毅红 陶俊 朱李华 张智胜 王启元 曹军骥关键词:PM2.5 化学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