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作品数:655 被引量:1,246H指数:12
- 相关机构: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微乳液静电纺丝制备多孔Nb4N5纤维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2
- 2019年
- 以五氯化铌为原料,液体石蜡为分相剂,采用微乳液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前驱体纤维,再经氨气还原氮化得到多孔氮化铌纤维。利用XRD、SEM、BET等进行物相及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纤维为四方Nb4N5晶相,纤维连续,直径为260 nm,由于液体石蜡分相以及助纺剂PVP的分解作用,在纤维上形成较多孔道结构,其BET比表面积为125 m^2/g,孔径为2~5 nm范围内的孔结构比例较高,同时在5~10 nm范围也存在较多的孔道结构,平均孔径为7.3 nm。采用CV、GCD及EIS等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发现,氮化铌纤维的储能主要受电极表面电荷传递过程控制的,外表面比电容贡献高,这得益于分布在纤维中的孔结构,其可为离子传输提供通道,并为电化学反应提供空间。当电流密度为5 mA/g时,比电容为151 F/g,能量密度为7.73 Wh/kg时,功率密度为3.03 W/kg,其经2000次循环后其比电容保持在95%以上。
- 崔帅魏恒勇吕东风郑雪呼世磊崔燚陈越军魏颖娜卜景龙
- 关键词:多孔纤维电化学
- 磷酸银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 2019年
- 磷酸银的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可以吸收小于520 nm的光,禁带宽度约2.36 eV,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是目前光催化效率较高的可见光光催化剂之一。但由于材料成本高,且不规则多面体微结构的分散性和溶解性差,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目前,研究者们正致力于进一步提高磷酸银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围绕制备方法和形貌控制等方面综述磷酸银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与现状,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 王婧妍张亚林石利彤李锋锋沈毅
- 关键词:光催化形貌控制
- 花状碳酸锰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表征被引量:2
- 2020年
- 以MnSO4为锰源、柠檬酸钠为形貌调节剂,水热法制备花状碳酸锰,探究柠檬酸钠掺入量对形貌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材料的组成和形貌,恒电流充放电表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电化学实验表明:水热温度180℃,反应时间24 h,柠檬酸钠掺入量4.0 mmol,可获得形貌与电化学性能较好的花状碳酸锰。电压范围0.01~2.5 V、电流密度100 m A·g^-1,容量保持率为33.6%。
- 李德山张祥杨桂英郝瑞瑞王静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水热法
- β-FeOOH/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被引量:4
- 2022年
- 为提高TiO_(2)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通过二次水热反应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获得了高度有序的β-FeOOH/TiO_(2)复合薄膜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及红外光谱(FTIR)对其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及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其光吸收性能进行了测试。最后以甲基橙(MO)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复合薄膜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TiO_(2)与β-FeOOH之间通过Fe-O-Ti键连接,成功制备出的β-FeOOH/TiO_(2)复合薄膜材料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β-FeOOH/TiO_(2)复合薄膜材料由于其构造的异质结和合适的能带结构,有效的提高光生载流子的迁移效率,并使其光响应范围成功扩展到540 nm左右。β-FeOOH/TiO_(2)复合薄膜材料在可见光下展现出了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其光催化效率比未改性的TiO_(2)样品提高60.6%,经过六次光催化降解循环试验,复合薄膜仍保持良好的连续性,且光催化降解MO的性能仍保持在94%左右。
- 董晓珠曾雄丰王建省赵英娜张文丽
- 关键词:水热法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 三嗪系成炭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8年
- 三嗪系成炭剂依据分子构型可分为小分子、线形大分子和超支化大分子,分别介绍了其合成原料、合成工艺和阻燃效果,重点对采用三聚氯氰、三聚氰胺、异氰尿酸及其衍生物等原料制备的成炭剂进行了评述,分析了不同品种成炭剂的优缺点,并对三嗪系阻燃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王悦祝展聪周鑫于守武
- 关键词:三嗪成炭剂阻燃
- 静电纺丝法制备柔性SERS基底及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乙烯醇(PVA)/银纳米粒子高活性SERS柔性基底。将硝酸银、聚乙烯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配置纺丝溶液,纺丝成膜后采用紫外光照射还原法得到纳米纤维基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对合成的纳米纤维基底进行表征。研究表明,银纳米颗粒呈球形分布在复合纤维中,粒径小于10 nm。以罗丹明为探针分子,硝酸银含量16wt%,紫外光照射3 h制备的基底具备最优的SERS性能。同时将此基底应用于烟酸药品检测,拉曼检测极限可达10-5 mol·L-1。
- 陈颖吴振刚魏恒勇刘燕梅王学沛裴媛靖亚菲曹吉林
- 关键词:静电纺丝表面增强拉曼散射银纳米粒子烟酸
- 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大粒径高吸水性树脂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使用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20和大分子分散剂马来酸接枝聚乙烯蜡1105A,考察了分散剂种类、各相比例以及搅拌等因素对反相悬浮聚合反应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速率400~500 r·min^-1、水相和油相体积比为1∶2的条件下,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复合使用S20和1105A,获得了粒径150~600μm范围的"覆盘子"形貌高吸水性树脂,吸水速度在5 min之内可以达到饱和。
- 韩云英张晓琳李慧艳吴绍刚魏恒勇吴振刚
- 关键词:高吸水性树脂
- 高温热处理碳纳米管活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为探寻既可以活化碳纳米管又对其本身的结构与性能影响较小的实验条件,该文对在碳纳米管表面构造缺陷的高温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在空气中高温热处理碳纳米管,并尝试不同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得到不同的碳纳米管样品。经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的测试,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能达到活化碳纳米管的目的,在碳纳米管表面和端部产生缺陷,引入含氧亲水基团;碳纳米管缺陷含量及被氧化的程度受到处理温度与时间的影响,高温可以有效优先活化碳纳米管的端部且较大程度地保留碳纳米管原有的优异特性。
- 刁加加常春蕊张好强张志明孙红婵安立宝
- 关键词:碳纳米管高温热处理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
- 氮化物吸波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0年
- 雷达隐身材料对提高武器装备的生存和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氮化物材料由于其自身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吸波应用材料.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氮化物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氮化钛、氮化铁、氮化锰、碳氮化硼和合金氮化物等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并从形貌调控、仿生结构设计、高温吸波特性和吸波机理等方面展望了氮化物吸波材料未来的研究趋势.
- 崔燚魏恒勇杨静凯朱彬卜景龙梁波
- 关键词:吸波材料氮化物雷达隐身
- 粗集料石粉含量对C50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主要研究粗集料不同石粉含量对C50预应力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碎石中的石粉并不总是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当石粉含量为碎石总量的2%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当石粉含量达到4%后,混凝土抗压强度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石粉含量的增加有所降低,当石粉含量不超过2%时,弹性模量降低幅度不大;适量的石粉含量提高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 姜瑞双郭永智康伟花白龙贾援
- 关键词:石粉含量抗氯离子渗透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