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787 被引量:2,475H指数:21
相关作者:何畏王含王含何畏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5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0篇政治法律
  • 218篇文化科学
  • 130篇哲学宗教
  • 103篇经济管理
  • 33篇社会学
  • 16篇历史地理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艺术
  • 4篇语言文字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主题

  • 167篇主义
  • 86篇政治
  • 81篇教育
  • 71篇马克思主义
  • 64篇文化
  • 64篇高校
  • 62篇社会主义
  • 54篇思想政治
  • 53篇意识形态
  • 50篇共产党
  • 48篇中国共产党
  • 48篇国共
  • 39篇社会
  • 36篇思政
  • 33篇政治教育
  • 33篇治教
  • 3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2篇中国式现代化
  • 31篇逻辑
  • 29篇人民

机构

  • 758篇南京航空航天...
  • 12篇南京大学
  • 10篇武汉理工大学
  • 9篇杭州师范大学
  • 8篇河海大学
  • 7篇安徽工业大学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6篇广西师范大学
  • 6篇湖南工业大学
  • 6篇淮阴工学院
  • 5篇金陵科技学院
  • 5篇浙江师范大学
  • 5篇亳州学院
  • 4篇安徽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南昌航空大学
  • 4篇江苏海事职业...
  • 4篇盐城师范学院
  • 4篇中共中央党校
  • 4篇中共金华市委

作者

  • 19篇竟辉
  • 18篇王岩
  • 15篇张勤
  • 8篇邓伯军
  • 8篇何畏
  • 3篇谭培文
  • 3篇张占斌
  • 3篇朱进东
  • 3篇唐开鹏
  • 3篇邱天
  • 3篇高鹏
  • 3篇尉海莹
  • 2篇陈江江
  • 2篇刘任熊
  • 2篇徐坤
  • 2篇朱建伟
  • 2篇张建辉
  • 2篇李利平
  • 1篇冷文丽
  • 1篇孙佳敏

传媒

  • 5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5篇思想教育研究
  • 11篇群众
  • 11篇红旗文稿
  • 10篇思想理论教育...
  • 10篇思想理论教育
  • 9篇江苏第二师范...
  • 8篇理论导刊
  • 8篇马克思主义研...
  • 8篇山西高等学校...
  • 7篇人民论坛
  • 7篇中国青年研究
  • 7篇世界经济与政...
  • 7篇学校党建与思...
  • 7篇内蒙古社会科...
  • 7篇文教资料
  • 6篇江苏高教
  • 6篇思想政治教育...
  • 6篇中国出版
  • 5篇毛泽东邓小平...

年份

  • 14篇2025
  • 130篇2024
  • 120篇2023
  • 117篇2022
  • 88篇2021
  • 97篇2020
  • 72篇2019
  • 52篇2018
  • 42篇2017
  • 23篇2016
  • 3篇2015
7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概论”课实践教学效能探究
2016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教学把理论阐释、社会现实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运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了育人的效能。要继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国内思想潮流和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应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途径中突出科研、信息技术和组织形式的重要位置,将注重学生心智和能力的培养、高校的管理创新和实践教学的方法指导融入到实践育人的过程中。
张静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效能
人与共同体关系视域中的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被引量:1
2018年
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的内涵主要是界定在"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性事实这一范围内的,具体是从三重结构中论述"政治自由"思想的内涵:首先马克思"政治自由"的主体是实践中的人,其次是重建"人"进行政治活动的场域即"共同体",最后是在政治活动中重建"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李毅赵玲
关键词:政治自由共同体
基于SWOT分析的社区应急志愿服务平战结合能力提升策略
2023年
平战结合,即立足平时,以“战时”为目的去进行的工作以及培训等,为“战时”做准备。社区应急志愿服务作为社区社会组织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已成为应急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在应急救援工作的各阶段中显现出独特的功能,其平战结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第一道防线”的应急作用。文章在明晰社区应急志愿服务平战结合能力提升的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社区应急志愿服务平战结合能力所具备的内部优势和内部劣势,其提升所面临的外部挑战和外部机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阐释,充分发挥优势,弥补缺陷,把握机遇,运用平战结合的沟通交流,探寻平战结合的社区应急志愿服务合理对策,充分运用志愿服务的应急援救作用传递和价值传递效应。
宋青励张勤
关键词:SWOT分析法平战结合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被引量:8
2019年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现代化目标之一,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陈雄吕立志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人类社会党中央
拜登政府网络安全战略的调整与中国应对被引量:6
2022年
拜登上台执政后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美国网络安全战略呈现出一系列的调整与最新动向。调整网络安全的人员和机构设置、加大对网络安全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重振与盟友及伙伴国的协同合作关系、强化与私营部门及公民社会的伙伴关系等构成了拜登政府网络安全战略的四个重要着力点。拜登政府调整网络安全战略可能加剧中美网络空间战略对峙,双方围绕数字技术、意识形态以及网络空间规则主导权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最终不利于中美网络空间关系的稳定。我国须及时评估拜登政府网络安全战略调整带来的消极影响,妥善应对美国对华网络安全施压及挑战,进而有效管控好中美网络空间关系。
邢瑞利
关键词:网络安全战略网络空间
马克思生态公共产品思想初探被引量:1
2016年
生态公共产品思想作为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重要内容,是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生态公共产品思想的生成具有深厚的客观现实基础,其理论建构沿着实践与认知、抽象与具体、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而展开。科学认识马克思的生态公共产品思想,有助于突破当前实际存在的生态困境,开创出一条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对立冲突的新思路。
张静
关键词:生态困境现实观照
5G时代网络舆论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理路——基于意识形态安全视角被引量:1
2022年
意识形态安全是网络舆论治理的终极目标,网络舆论是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以革命性技术为表征的5G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互联网时代的传统的网络舆论治理格局,网络舆论治理面临全新挑战。革命性技术强势介入下的网络舆论面临着信息传播治理、内容治理与监督管理等诸多治理挑战,由此带来了意识形态安全隐患。基于此,5G时代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网络舆论治理应从回归技术理想思维、推动公共向善技术治理体系建设,解构技术与资本共谋逻辑、加快向善资本体系重塑与构建“意识形态传播学”三个维度全面提升网络舆论治理能力,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缪锦春易华勇
关键词:意识形态安全
区块链赋能智慧城市数字化治理研究
2023年
过去20年,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大规模人口向城市群迁移带来的挑战,智慧城市被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城市化形式。以数据为载体的数字技术的创新驱动,使智慧城市的发展成为可能。进入新时代,各种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城市数字化治理理念的革新,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助推城市发展向智慧型升级,结合数字治理模式的创新,有助于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宜居度,并给未来构建智慧城市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刘政郑易平
关键词:智慧城市
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教育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被引量:1
2024年
国家安全教育是理解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的重要线索。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教育总体上经历了以实现国家独立和维护主权安全为导向、以保卫革命胜利果实和巩固政权安全为主线、以树立综合安全观念和维护发展安全为核心、以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打造新安全格局为主题等四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的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遵循“党的绝对领导”这一原则、聚焦“人民安全”这一主线、把握“常与变”“内与外”两对关系。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教育的演进历程启示我们,要积极运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来全面加强新时代国家安全教育,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新局面。
邢瑞利
关键词:国家安全教育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
拜登政府的东南亚政策:动向与评估被引量:6
2022年
拜登上台执政后,东南亚地区再次回到美国传统的战略视野中。为了凸显对东南亚的重视,拜登政府逐渐加大对该地区的各项投入,美国东南亚政策调整初步呈现出基本轮廓。拜登政府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接触,激活并巩固盟友及伙伴关系网络;寻求以疫苗援助为突破口,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注重补足经济短板,重塑有利于美国的地区秩序;继续强化在南海的军事挑衅,挑动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对抗。尽管拜登政府的这些举措已在东南亚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如何进一步落实仍面临着诸多限制。美国国内的政治掣肘以及资源投入有限、其东南亚政策与对华战略之间存在张力、东南亚国家对美国既依赖又忧虑的双重心态等因素,都将制约拜登政府东南亚政策的落实与成效。随着拜登政府东南亚政策的日趋成熟完善,必将加剧地区安全局势复杂化,中国须密切关注并审慎应对。
邢瑞利
共7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