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作品数:2,189 被引量:6,251H指数:26
相关作者:张传福刘志宏梅光贵赵秦生张文海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湖南城市学院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89篇期刊文章
  • 482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73篇冶金工程
  • 54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6篇化学工程
  • 218篇电气工程
  • 144篇理学
  • 125篇一般工业技术
  • 90篇文化科学
  • 82篇金属学及工艺
  • 45篇矿业工程
  • 23篇经济管理
  • 13篇电子电信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农业科学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0篇机械工程
  • 10篇建筑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生物学

主题

  • 220篇电池
  • 198篇离子
  • 193篇浸出
  • 137篇锂离子
  • 126篇离子电池
  • 125篇锂离子电池
  • 110篇电解
  • 106篇冶炼
  • 106篇回收
  • 102篇重金属
  • 100篇重金
  • 94篇污染
  • 86篇电化学
  • 79篇废水
  • 78篇金属
  • 75篇正极
  • 74篇
  • 73篇萃取
  • 70篇熔炼
  • 67篇正极材料

机构

  • 2,176篇中南大学
  • 39篇江西理工大学
  • 29篇湖南城市学院
  • 20篇湖南工业大学
  • 18篇长沙矿冶研究...
  • 16篇长沙有色冶金...
  • 13篇湖南艾华集团...
  • 12篇安徽工业大学
  • 10篇长沙理工大学
  • 10篇中国有色金属...
  • 9篇新南威尔士大...
  • 9篇中国瑞林工程...
  • 9篇长沙环境保护...
  • 8篇桂林理工大学
  • 8篇西安建筑科技...
  • 8篇武汉科技大学
  • 8篇湖南有色金属...
  • 8篇河南中原黄金...
  • 8篇广东先导稀材...
  • 7篇江苏大学

作者

  • 86篇郭学益
  • 65篇柴立元
  • 57篇李劼
  • 51篇田庆华
  • 50篇赖延清
  • 34篇闵小波
  • 31篇刘业翔
  • 29篇肖连生
  • 28篇赵中伟
  • 27篇张贵清
  • 27篇杨声海
  • 25篇郑雅杰
  • 24篇王志兴
  • 24篇李新海
  • 24篇陈永明
  • 23篇曾理
  • 23篇杨志辉
  • 20篇胡国荣
  • 20篇唐谟堂
  • 16篇陈文汨

传媒

  • 253篇中国有色金属...
  • 225篇Transa...
  • 126篇中南大学学报...
  • 68篇矿冶工程
  • 59篇有色金属科学...
  • 49篇有色金属(冶...
  • 46篇稀有金属与硬...
  • 33篇稀有金属
  • 32篇湿法冶金
  • 27篇湖南有色金属
  • 25篇轻金属
  • 23篇创新与创业教...
  • 21篇金属材料与冶...
  • 2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8篇环境科学
  • 16篇无机化学学报
  • 16篇材料导报
  • 15篇第六届稀有金...
  • 14篇功能材料
  • 14篇连铸

年份

  • 5篇2024
  • 146篇2023
  • 119篇2022
  • 123篇2021
  • 133篇2020
  • 163篇2019
  • 166篇2018
  • 260篇2017
  • 229篇2016
  • 239篇2015
  • 219篇2014
  • 106篇2013
  • 11篇2012
  • 12篇2011
  • 24篇2010
  • 14篇2009
  • 49篇2008
  • 25篇2007
  • 27篇2006
  • 33篇2005
2,1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V活化过氧化氢/过硫酸钠降解甲硝唑实验研究
随着现代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提高,药品与个人护理品残留物在水体中的检出报道越来越多,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传统的处理工艺难以这些残留物进行有效的降解,而高级氧化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氧化能力强、...
苏荣葵
关键词:甲硝唑OH降解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铝用炭素配方计算被引量:1
2014年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的铝用炭素制品配方计算方法,通过配方实例计算对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具体描述。计算结果表明:与"逐级递推"的传统配方计算方法相比,新方法可直接利用MATLAB、SPSS、EXCEL等常用软件的现有功能简单实现配方计算自动化,计算效率和精度高;方法采用了最小二乘原理对工作配方进行求解,计算结果可最大限度满足理论配方技术要求;方法可用于处理技术要求更复杂的配方计算问题,对炭素制品配方的精细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肖劲邓松云仲奇凡赖延清李劼
关键词:炭素多元线性回归自动化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从钼酸盐溶液中分离钨和钒(英文)被引量:12
2017年
利用葡氨基螯合树脂D403从钼酸盐溶液中分离钨和钒。静态实验表明,在弱碱性条件(pH=9.25)下,接触时间为4 h时,钨和钒优先被树脂吸附。当Mo/V(Mo/W)摩尔比超过40时,分离系数α_(Mo)~V与α_(Mo)~W分别达到45和18。解吸结果显示,使用1 mol/L NaOH溶液在1 h内即解吸树脂上的钨和钒。等温吸附过程结果表明,D403对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均属于Freundlich模型。动态离子交换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D403树脂在钼酸盐溶液中除钨和钒的实用性,除钨率和除钒率分别高达90%和99.4%。
朱先正霍广生倪捷宋琼
关键词:离子交换钼酸盐
广西某地区沉积型和堆积型铝土矿溶出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模拟拜耳法铝土矿溶出及赤泥磁选工艺,研究了广西地区典型的堆积型和沉积型铝土矿中铝矿物的溶出性能及赤泥中铁矿物的分选性能。结果表明:堆积型铝土矿中各元素分布呈现各自集中、相对分散的特点,铝矿物主要为一水硬铝石,铝相对溶出率达93.58%,赤泥中的铁矿物主要为赤铁矿,铁精粉全铁含量为55.71%。沉积型铝土矿分化程度较低,各元素之间嵌布紧密,矿石中的铝矿物主要是一水硬铝石和绿泥石物,铝相对溶出率为87.73%,赤泥中的铁矿物主要是绿泥石,铁精粉全铁含量仅为31.63%。
王明理皮溅清王一霖赵志强黄桂华
关键词:铝土矿沉积型溶出率选铁
苛碱体系中低模数硅酸钠溶液的性质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测定电导率、黏度和表面张力,研究低模数(m≤1)纯硅酸钠溶液和预脱硅溶液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预脱硅溶液性质与纯硅酸钠溶液性质相似,溶液电导率随温度和SiO_(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模数的增加而降低;溶液黏度随SiO_(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线性降低;其表面张力随SiO_(2)浓度和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表明硅酸钠溶液是一种表面活性较强的低聚物。常温下,纯硅酸钠溶液的电导率、表面张力比预脱硅溶液的大,而黏度则比预脱硅溶液的小。在SiO_(2)浓度为44.7 g/L时存在一转变点,当SiO_(2)浓度小于44.7 g/L时,离子结构以单体硅酸根离子为主;当SiO_(2)浓度由44.7 g/L变化到50 g/L时,硅酸根阴离子迁移数显著减少。
连选彭志宏申雷霆齐天贵周秋生李小斌刘桂华
关键词:硅酸钠溶液电导率黏度
填充矿化状垃圾填埋物的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处理低C/N氨氮废水被引量:1
2022年
矿化状垃圾填埋物在长期厌氧稳定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学特性,使其可用于水处理工艺。以矿化状垃圾填埋物为填充物,研究其在短程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中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化状垃圾填埋物可通过短程反硝化实现亚硝酸盐积累,当进水C/N为2时NO_(2)^(-)-N积累达50%,可为后续与厌氧氨氧化耦合脱氮提供基质;批次实验表明矿化状垃圾填埋物对厌氧氨氧化具有促进作用,使NH_(4)^(+)-N和NO_(2)^(-)-N去除率分别由62%和90%增至68%和96%;连续流实验表明,填充矿化状垃圾填埋物可通过强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实现废水高效脱氮,反应器容积氮负荷达0.63 kg·m^(-3)·d^(-1),NH_(4)^(+)-N和NO_(2)^(-)-N的去除率分别为81%和91%。本研究结果可为矿化状垃圾填埋物应用于氨氮废水处理工艺,进而实现垃圾填埋物资源化利用并有效处理氨氮废水提供参考。
冯帆柴立元熊鑫唐溪柴喜林唐崇俭
关键词:氨氮废水低C/N厌氧氨氧化短程反硝化
锂离子电池梯度三元正极材料的研发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两种不同的高容量镍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全梯度镍基正极材料Li(NiCoMn)O和梯度包覆镍基正极材料Li(NiCoMB)O。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从核心开始到最外层Ni、Co、Mn三种元素浓度连续变化的...
胡国荣
文献传递
沉淀转化-热分解法制备纤维状镍粉(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以氯化镍、草酸铵和氨水为原料,通过沉淀转化制备纤维状前驱体。采用XRD、SEM、IR和DTA/TGA分析手段研究前驱体粉末的成分与形貌。结果表明:在pH=8.4~8.8时得到的前驱体在形貌和成分等方面均不同于在pH=6.0得到的前驱体,且两种条件下所得前驱体热分解的机理也不同。研究前驱体形貌、热分解气氛、温度及时间对镍粉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发现前驱体粉末在弱还原性气氛、温度为400~440°C下分解30min时,最终产品基本保持前驱体的形貌。得到的纤维状镍粉分散性良好,但每根纤维表面不再光滑,而是具有大量微孔的粗糙形态。
邬建辉刘刚苏涛张文宏罗妹妹魏涛
关键词:前驱体热分解
镁非金属功能材料在新世纪的技术进步、活力与发展
本文介绍了固体矿物(白云石、菱镁矿等)采用二段加压碳化法生产轻质碳酸镁、轻质氧化镁和氢氧化镁的方法。研究发现,在同一工艺流程中,改变某些工艺条件,利用新技术,可以开发近15种镁非金属功能材料,如食用与医用级超细轻质碳酸镁...
徐日瑶周向阳刘宏专
关键词:碳酸镁氧化镁氢氧化镁
文献传递
锰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应用与前景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结合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动态和锰资源的优势,综述了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发展态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重点对主流锰系动力材料的应用与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邓诗易李运姣习小明李普良
关键词: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共2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